“辽源是我家 从小爱护它”

“辽源是我家  从小爱护它”


    城市环境的整治与维护,谁都不是旁观者,每个居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对于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爱家乡、做主人”“辽源是我家,从小爱护它”的思想理念,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灵魂和根本,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抓多学科渗透、抓校本课程研发、抓社团活动融合,健全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体系;突出思想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坚持“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多管齐下,持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华经典诵读、“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传统纪念日、研学旅行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烈士陵园、解方将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美丽辽源作出自己的贡献。





多寿路小学——
立德树人  从“三爱”开始


    立德方能树人。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多年来,多寿路小学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从思想与行为方面双管齐下;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倡行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方联动,形成一致的教育思想,协同共促的教育方式,以“浇树要浇根,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起了“校内五心、校外连心、教师真心”的高效德育体系,紧紧围绕着“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育人理念。
    教师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直接导师,“教师就是学生的镜子,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用自身高尚的师德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为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保障德育教育质量。该校要求全体教师做“五有”教师,即有善念、有人性、有温度、有品质、有故事。
    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实施“五心”德育。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心,抓住德育之根。以建构评价目标为重心,保障德育质量。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该校将评价过程化,让评价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改变学生的行为。学校制定了《多寿路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40条》,每个年级都开展行为规范展示活动。“一日行规示范生”“环保小卫士”等评选。以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总体目标,提出了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低年级侧重“养成基本文明行为习惯”,中高年级侧重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渗透和培养公民意识,引导国家认同。开展《好习惯伴我行》《好习惯伴我成长》班会,排演“好习惯铸就最美的梦”情景剧。关注48个生活细节争星活动。孩子们不仅在校内担当,还要在家里担当、在社会担当,三年五班的孩子们每个星期都到广场捡垃圾,“每周一检”相继在各大媒体报道。体现的是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以“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三爱”即:爱祖国、爱亲人、爱家乡。让孩子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以“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礼仪教育,包括文明礼仪,语言行动,包括餐桌上的礼仪,举行文明礼仪主题升旗仪式;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活动”节水、节电、节粮。节约各种能源。
    统一教育思想。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形成合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举办家教课堂,进一步明确家长教育的正确方法,丰富家长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注重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和社会企事业单位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




龙山实验小学——
师生同心  共建宜居新辽源


    “龙首山下,东辽河畔,美丽校园龙山实验……”每当校园里响起这悠扬的校歌,龙山实验的师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骄傲。他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建设宜居辽源尽一份属于他们的力量。以实际行动向家乡表衷心。
    该校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通过家长群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大到楼门口的卫生,小到自己家的卫生,让孩子们从小知道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干净整洁的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和打造的。教师言传身教让“辽源是我家,从小爱护他”的环保意识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通过学生辐射家长,家长辐射社会。师生齐心、家校共治,携手打造美丽宜居新辽源。
    同呼吸,共行动。为建设蓝天白云,山清水秀的新辽源,校少先队开展了“宜居城市我建设,添绿减霾伴我行”活动。学生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参加植树等方式身体力行的参与到行动中来。同学们自发的在周末时间与家长来到龙山公园捡垃圾,向随意扔垃圾的市民进行劝阻并向其宣传文明城市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也给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
    该校的教师环保小分队自发到仙人河河边,捡垃圾、做环保志愿者。整改最重要的是人心,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每一个辽源人,生态环境要靠大家共同维护,也让学生们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展望未来,每一位孩子都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龙山实验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了该有的力量。




爱护家乡  从我做起
第一实验小学  三年四班  李祉琪


    夏日的一天,我与爸爸一起走在林间小路上,微风吹拂下的辽源显得格外美丽。
    路上行人并不是很多,但偶尔也会看到与美景不和谐的垃圾,课堂上,老师曾经教导过我们,辽源是我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我们应该自觉的爱护家乡,保护环境。
    我将老师的话告诉了爸爸,爸爸也十分赞同这种观点,看看路上的垃圾,我们不约而同地开始行动,弯腰捡垃圾,扔进垃圾桶。望着更加干净的路面,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也为鼓励爸爸与我一起为爱护家乡作出贡献感到快乐。
    之后,我们来到东辽河边,望向魁星楼,我不禁感叹家乡景色的雄伟壮观,俯观辽河水,我不禁赞叹家乡涓流的清秀辽远,家乡如此美丽,作为一个辽源人也倍感幸福,内心快乐自豪。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约定,一定要一起爱护辽源,守护家乡,为家乡的美丽付出一切力量,同时,我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家乡人与我们一起,自觉行动,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家乡。让爱护家乡,从我做起。




“辽源,我爱她!”
龙山实验小学  五年七班  郑涵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家乡吉林省辽源市,就是一座有着山水灵性、龙脉相承的城市。她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渐渐萌生出建设他、保护他的想法。
    爸爸给我讲过辽源的历史,他说,富庶美丽的辽源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有着百年历史。辽源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被称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制,辽源建城已有百年历史。回顾历史,身为辽源人,我自豪。
    妈妈给我讲辽源的今天,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进步。辽源的自然景观及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丰富。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辽源还是一座物产丰富的城市,盛产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等,东丰、东辽两县是国务院命名的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人参栽培和人工养鹿、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东丰县是中国的梅花鹿之乡,“马记鹿茸”驰名海内外;龙泉春牌系列白酒多次获国际评酒会奖,欧蒂爱、天马松鹤等品牌棉袜畅销全国,驰名海外。展望今天,作为辽源人,我骄傲。
    老师对我说,爱家乡,要将浓烈的情感转化为报效家乡的志向和行动。仿佛,我在迷雾中有了灯塔的导航,立下志向有了指引,学习本领有了动力,坚持不懈有了方向。辽源是我家,我爱我的家,从小立志向,报效家乡。




“创建文明辽源  我与家人同行”
谦宁街小学  五年一班  方禹童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美丽的辽源是我的家。我生在东辽河畔,长在龙首山下,我依恋并热爱这座文明和谐的城市。
    践行文明,我有责任。作为《辽源日报》的一名小记者,作为家乡的一名小主人,我把文明践行在我的一言一行中。文明其实就藏在举手之劳里:把垃圾扔在分类的垃圾桶里;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及时关闭滴水的水龙头……这就是文明。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拥挤;过马路走斑马线,不插队……这也是文明。文明就在我的行动中,它像一场春雨,滋润了我幼小的心灵。
    践行文明,我有义务。作为新时期的阳光少年,我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文明达人”。文明更藏在我每日的话语中:见到老师或长辈,我把“您、您好”挂嘴上;不管得到谁的帮助,我总会及时说“谢谢”;打扰到别人,我会礼貌地说“抱歉、对不起”;和人分别,一声“再见”,是我给予他们的尊重;右侧礼让、发问起立、微笑、鼓掌等,是我文明的肢体语言。文明,就在我的一句句话语里。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践行文明,全家共参与。我文明的言行,让父母欣慰和骄傲。更让爸爸妈妈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公共场所,爸爸更加遵守秩序;在外出行,妈妈更加谦虚礼让;参观旅游时,爸爸总会及时制止在建筑物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公交车上,尽管自己劳累,妈妈总会把座位让给老年人;就餐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外出时,能步行不坐车,能坐车绝不开车,绿色出行,是我们一家人美丽的约定。因为我们深知:做个文明好市民,不仅仅要落实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城市之兴,居者皆有其责;城市之美,居者应尽其力。让我们小手拉大手,“以爱动情,以情动行,爱传你我”,构建幸福辽源。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