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黄牛奔小康

    辽源市那丹伯镇家家养牛、发展“牛”经济,这里的农民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牵着黄牛奔小康
《吉林日报》记者 栾哲 邹鹏亮 唐暘


    走,到那丹伯买牛去!
    那丹伯镇的西门塔尔牛远近闻名,这两年,新疆、湖南、河南等地的客商都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养牛,让这个曾经的清朝皇帝围场再次扬名四方。
    那丹伯是满语,意为“七家子”,而今,因为家家养牛,发展“牛”经济,这里的农民富起来了,牵着黄牛奔向小康生活。
    一进入辽源市那丹伯镇新华村,记者耳边不时传来“哞哞哞”的牛叫声。吸引记者目光的不是大片碧绿的庄稼地,而是农户家房前屋后的一个个牛舍,三五头,七八头,最多的有十几头。7月,虽是农闲季,可是那丹伯镇的农民却一点不得闲。每天按点给牛加水添料、收拾牛舍,照看小牛犊,合计着小牛犊长到多大卖,还得打听着啥时候行情好、能卖上价儿。
    村民们养牛都愿意找村书记耿大军讨主意,耿大军是村里的养牛带头人,他的“养牛经”头头是道,从养牛到卖牛,再到黄牛经纪人,大家服他。耿大军说:“这两年,大伙儿通过养牛腰包渐渐鼓起来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有滋味了。”
    地少人多是那丹伯镇致富路上的“拦路虎”。尤其是新华村地处半山区,百余户人家在地里“刨食”,再精耕细作,在地里“绣花”,也没有大奔头。
    怎么办?2018年耿大军当上了村书记,村里秸秆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养牛!
    从1头到10头,从1家到10家,村干部带头,一点点带动村民开始养牛,如今新华村的黄牛数量已经超过了1300头,户均3头牛,去年村里的养牛户户均收入达到了4万元。
    76岁的王士胜是新华村7组贫困户,儿子遭遇车祸,家里日子捉襟见肘,为了帮其渡过难关,村里白给王士胜3头幼牛,手把手教他家人养牛,仅4个月时间,就挣了4000多元钱。看着圈里的9头牛,王士胜的儿子王刚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养牛好,来钱快。”村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9头牛按现在的市场行情,能卖30万元左右,还还饥荒,也不少剩,过日子够了。
    “不卖,不能卖!脱贫不是目的,养牛要致富!”王刚打断了我们的对话。
    老王家舍不得卖牛,韩为才正好相反,他家的牛勤倒腾。这不,前段时间卖了两头牛,赚了5万多元。低价买牛,高价卖牛,见利就走,这种“区间养殖”的模式让韩为才一家尝到了甜头。前几年他带着村民到城里干泥瓦匠的活儿,打工赚钱,如今这些人都纷纷回到村里养牛。韩为才花了20余万元买牛,还特意买地盖牛棚,从3月份养牛,开始买了5头牛,后来又不断地买了几头牛。记者寻到韩为才时,他正在自家牛棚里摞着秸秆,成袋装的秸秆大概有3米多高,这是黄牛最喜欢的美食。10多头黄牛在棚里转来转去,一会儿喝水,一会舔一下盐料。
    “这比出去打工好多了,一天最多忙活2个多小时,收入还不少。”韩为才心满意足地说。
    光养好牛不行,关键是得创出名气、闯出销路、做出产业。目前,那丹伯镇养殖存量达到7万头黄牛,养殖户800多户,经纪人队伍发展到500多人,年交易量20万头,交易额达到3亿元。那丹伯镇也成为东北非牧区最大黄牛交易集散地,黄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那丹伯镇的黄牛经纪人都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
    刚送走一位河南老客户,耿大明和记者聊了起来:“我们这儿的西门塔尔牛可‘牛’了,新疆、湖南、河南等地的牛贩子都来这儿买牛。”在圈内提起金诚牧业的总经理耿大明,名气响着呢。自2002年开始做黄牛生意,耿大明从当经纪人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如今有了自己的牛场和企业,年收入近50万元。
    耿大明年轻、脑筋活,在网络平台开通直播,教大家识牛、养牛,解答疑难问题,很快成为直播平台的“小网红”。他说:“最好的西门塔尔牛是第四代,最大的特点要看‘六白’,白头、白纹、白眼、白蹄、白尾、白耳根。”而今,那丹伯镇像耿大明这样的经纪人越来越多,他们平时帮村民的牛看病、打疫苗,听说谁家卖牛还帮其找销路,解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让村民养牛养得舒心、安心,服务市场的同时也搞活了市场。
    为了做大做强黄牛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那丹伯镇政府近几年开始规范销路,从为养殖户和客户“牵线搭桥”,规范流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交易。那丹伯镇围绕当地黄牛产业,倾力打造“第一牛镇”,帮助村民走进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耿大军的微信名叫“村长很忙”。7月10日,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新华村成立黄牛应急观察基地,买完牛可以把牛拉到村里进行应急观察,提供秸秆饲料。”此举解除了外地客商的后顾之忧。
    村干部很忙,村民也很忙,那丹伯镇新华村在忙碌中,牵着黄牛奔向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