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辽源

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辽源


中共辽源市委宣传部 汪洋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乡的建设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与家乡每个人息息相关。回望过去,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升到第二位,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进。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然而,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日常举手投足的审美,更能折射出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古语云,“从善如登”,提升文明程度从来就不易。一个文明城市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也是一种唤醒,它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会议上明确了建设美丽宜居新辽源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出了目标任务。“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需要每一位辽源人共同参与,为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美丽宜居的新辽源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做民心的守正者,打造最强正能量新辽源。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家乡的最小单元,家乡又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家庭、家乡、家国永远都是我们最初的眷恋。没有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有家乡自豪感和自信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精髓要义,也需要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发展的科学内涵,把牢正确方向,顺应时代要求,全面宣传、全面动员、全面服务,激发起全市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广大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争当守护家园的“最美逆行者”。各大企业积极支援抗疫一线,在物资生产供应、物流运输保障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捐款捐物,彰显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他们听从市委、市政府指挥,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地开展复工复产,奋力实现“抗疫复产两不误”。民心聚、人心暖、信心强,以文明之光照亮了战疫之路,这正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十足底气,也是我们勇毅前行的坚实支撑,正能量成为辽源发展新底色。
    做文明的守护者,共建文明和谐宜居新辽源。真诚、善良、美丽都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最深处。弘扬社会的时代新风,人人讲文明,人人都说家乡美,让模范的力量成为一杆旗、一盏灯,去感染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辽源和谐发展环境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努力铸就,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既是城市文明建设受益者,更是创造者,需要每一位辽源人将爱家乡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谨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语言文明、出行文明、消费文明、旅游文明、婚丧祭扫文明都是不平凡的小事,爱护环境、不乱堆乱放、不私搭乱建、不乱贴乱画,更是平凡中的不平凡。我们每个人要传颂“先进典型”,尊敬“先进人物”,树立“模范榜样”,传颂“最美妈妈”“最美医生”“最美警察”“最美劳动者”的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让最平凡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成为城市发展的根与魂,铸就匹配我们时代文明的最美辽源。
    做发展的守矩者,携手创建高质量发展新辽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明让一个城市充满生命力,更加有活力。自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红黑榜随手拍”等活动方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做到时时处处有监控,人人都是监管员。即将出台的《辽源市文明促进条例》不仅给人们的行为立了规矩、定了标准,同时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约束,这对于人们文明自觉性的形成非常重要。文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人人对标行为规范,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以共治来治理不文明,用行动争做城市的守矩者,遵守法制法律,做诚信公民;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出行者;遵守景区景点规则,让文明旅游成为城市中的“新景点”……文明需要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家乡需要我们亲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城市文明,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用每一次真善美的实际行动,让富有爱家乡情怀的辽源人民凝聚成一个强大的共同体,助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