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 让未来更加精彩
让历史告诉未来 让未来更加精彩
——从“东北小上海”现象启示中激发出奋力赶超的新时代辽源精神
2019年3至7月,市委党校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昔日辽源‘东北小上海’现象”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相关单位、访谈相关当事人和知情人,对辽源曾经创造的“东北小上海”辉煌历史的由来、主要特征、取得的经验和对现在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的深刻启示进行了系统梳理汇总、总结提炼。具体报告如下——
“东北小上海”现象的由来
辽源被誉为“东北小上海”,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当时辽源工业发展水平的代名词,寓辽源的轻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轻纺、轻化工业的产品质量、品种、效益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创造了多项国际国内领先和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的骄人业绩。1982年9月,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我们的祖国”隆重播出了“被称为‘小上海’的新兴城市——辽源市”,使辽源声名远扬。
辽源“东北小上海”现象是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辽源经济、文化等呈现快速发展繁荣的局面。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分四个阶段,即:初成阶段(1951-1965年左右)、发展阶段(1966-1979年左右)、鼎盛阶段(1980-1989年左右)、萎缩阶段(1990-2002年左右)。
初成阶段(1951-1965年左右)
辽源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上世纪二十年代,新兴的煤城建起了电厂和铁路,还有充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支援解放战争,兴建起被服加工、枪械修理、粮油加工以及围绕民生的手工业发展,奠定了辽源轻纺工业的基础。1951年,当时的辽东省委部署所辖辽源等五个城市与上海市对接,组织人员多次去上海进行项目考察、招揽人才,仅1953年—1954年在上海招聘了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了诸多技术和项目,创办了纺织、化工等企业。这一时期,首批重工业主导产品洗煤选煤等设备也相继批量生产。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引进人才拓展到天津、哈尔滨、沈阳和长春等地,创办了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企业。
以引进上海技术人才和新上项目为起点,仅十多年时间,通过“土法上马”“母鸡下蛋”的方式,“攻缺门上短线”、一厂变多厂,地方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新建和改建了棉织厂、针织厂、丝绸厂、石油化工厂、油脂化工厂、中药厂等40多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体、其它门类同步发展的工业结构和布局。
截至1965年底,工业总产值由1951年的0.4亿元增至1965年的1.7亿元,企业达220家,企业职工人数由1951年的2.5万人增加到1965年的9.1万人,GDP由1951年1.3亿元增加到1965年的2亿元。“二五”计划期间,辽源市工业总产值排在吉林省第三位。
发展阶段(1966-1979年左右)
这段时期,辽源开展“学上海、学电厂,深入开展增产节约活动”。轻工业局和骨干企业纷纷交流学习上海的经验做法,使得地方工业各厂有30种主要产品成本降低、质量升级。
这一时期,辽源轻工业发展初具规模,纺织、化工、电子工业获得发展,塑料工业崛起,形成22个门类、30个系列,一些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化工工业新上项目有烧碱、双氧水、电影胶片的生产线;电子工业新建改建无线电二厂、三厂、电子材料厂、仪表厂等国营和集体企业达26家,新上项目无线电接插件、计量仪器、无线电仪器等生产线,多项产品走在国内电子行业前列,军工产品闻名全国,如无线电七厂生产试验老化台于1980年应用于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多次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塑料行业新建塑料一厂、二厂、四厂、六厂、人造革厂等8家塑料企业,新上项目塑料薄膜、小商品、凉鞋和增塑剂生产线,品种多、产量高,占全省塑料产量的21.8%,居全省第二位。
截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由1966年的2.2亿元增至1978年的6.2亿元,企业达686家,企业职工人数由1966年的7.7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18万人,GDP由1966年2.4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4.9亿元。
鼎盛阶段(1980-1989年左右)
基于之前打下的雄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市委、市政府明确“工农并进、以工业为重点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与科研单位协作开发新产品,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据统计,到1985年,纺织化纤、塑料产品、龙泉酒、紫禁城老年皂、白卡纸、葡萄糖等产品均形成系列化、名优化。市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1337种,创产值8.23亿元,实现利税近1.7亿元。同时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取得了成效,以纺织、电子和塑料企业为代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速了工业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质量、工艺技术居全省领先。纸张、纺织品、服装、医药、化工等产品出口量不断扩大,销往美、日、印尼、东南亚、西德、非洲等9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近十年的企业改革发展,辽源工业比较发达、产品丰富、市场繁荣兴旺,在东北小有名气,吉林省委几次派人来辽源调研工业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很多地区也纷纷来辽源学习考察。
截至1987年,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6.7亿元升至1987年的13.7亿元,企业达773家,职工人数由1979年的19.1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25.9万人,GDP由1979年的5.1亿元增加到1987年的12.4亿元。
萎缩阶段(1990-2002年左右)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加之“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国家政策调整等主客观因素,传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问题显露出来,绝大部分企业亏损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辽源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和尝试,稳步推进改革,建立了全省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辽源市茶叶公司、全省第一家挂牌上市公司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在资源枯竭和市场经济作用下,昔日辽源“东北小上海”失去往日的辉煌。至2002年,辽源的决策者带领全市人民开启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截至1998年,工业企业由1990年的798家下滑至1998年的169家,企业职工人数由1990年的26.8万人下滑至1998年的24.5万人,工业总产值1990年至1998年期间徘徊在23.4亿元左右。
“东北小上海”现象的主要特征
经济快速发展 一方面,新建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当年的辽源以“母鸡下蛋”“小燕垒窝”“滚雪球”“小土群”等方式快速扩张,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地方工业企业由1956年的306家增加到1987年的768家,其中仅电子行业于1964年—1979年就新建了26家企业;另一方面,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
工业门类齐全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辽源工业形成了煤炭、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塑料、化工、食品等38个行业门类,产品达870多个品种,成为全省工业门类最多、最全的城市之一。
轻工业方面。纺织服装行业拥有74家企业;电子行业拥有26家企业;化工行业有25家企业;食品加工业拥有74家企业。此外,还有自行车制造、造纸、印刷、木材加工、金属制品、工艺美术加工等门类。
重工业方面。有重型机器厂、钢管厂、车床厂、汽车电器厂、电机厂等43家企业,煤矿配套企业有十四厂、机电总厂等9个厂家。
产品质量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辽源不仅制造出了至今驰名的“红双喜”乒乓球,也制造出水晶鞋油、梅花牌三环链、东亨鞋、辽河味精、龙泉米醋、松鹤牌弹力女袜、蓝天牌大棚膜等当年叫得响的产品。七十年代,辽源很多工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级、部级、省级行业标准,在全国名列前茅,赢得国内和省内同行业的赞誉。碳纤维材料应用到第一颗人造卫星,钢背复合材料轴承荣获国家“六五”攻关奖,并应用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上,“六六”金属浆用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防腐年限超过当时从苏联和日本进口的产品。八十年代,吉林省第一台电视机在辽源组装成功,吉林省第一台家用洗衣机(水晶牌)在辽源诞生,吉林省的第一台电子钢琴在辽源问世。驰名中外紫禁城牌香皂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荣获尤里卡银奖。据1988年统计,辽源矿务局机电厂的耐磨水洗泵荣获国优金牌产品,金蝶牌截齿、龙泉春酒等5种产品获银牌,赤龙牌纯毛衫等25种产品获部优以及155种产品获省优。
另外,辽源出口的产品不断增加。六十年代重型机械减速机、浓缩机、浮选机和双螺旋分纸机开始向朝鲜、东南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出口;七十年代,防雨绸夹克衫、灯芯绒裤子、人造毛坎肩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针织泡沫革出口越南;八十年代,丝织、编织、袜业等纺织工业龙头企业的名牌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
文化繁荣社会进步 艺术人才济济、影响力大。辽源市京剧团成立于1947年,是东北地区乃至国内最早的京剧团。五十年代,聘请京剧名流加入剧团,形成了编剧、导演、作曲、演员、舞美和灯光音响设计的完美结合。多次邀请国内著名演员秋楚生、荀慧生、齐啸云等来辽源合作演出。1958年5月在沈阳上演的《林海雪原》成为著名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模版。六十年代,京剧团配合党的宣传工作,编创的现代京剧《雷锋》《首战平型关》《江姐》《王杰》《焦裕禄》《海岛女民兵》等剧目,在东北三省汇演,好评如潮。七十年代京剧团排演现代京剧《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等走遍河北、天津、内蒙和东北各地,广受好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编创《第二次握手》《高山下的花环》《蒋筑英》等,为京剧艺术改革作出大胆尝试。辽源京剧团在半个多世纪发展过程中,收徒传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老中青艺人。
辽源市吉剧团在东北地区也有很大影响力,著名的二人转皇后筱兰芝,国家一级演员,唱舞俱佳的高手,著名曲目《大西厢》《兰桥》等,观众百看不厌。他几十年的舞台艺术实践影响着二人转艺术的发展,辽源也成为东北地方戏曲的重地,聚集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地方戏人才。此外,辽源的评剧团、话剧团在东北、省内也是闻名遐迩。
群众性文化活动全方位开展。工矿企业、学校大多都有宣传队,比较有名是矿务局“红孩子”宣传队、电机厂宣传队等,各居民委的社会主义大院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辽源“东北小上海”现象出现的成因分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绘制辽源发展蓝图
客观因素:
自然资源方面 辽源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煤种为汽煤和长焰煤属动力煤种,主要用于机车运转、火力发电,不适合做深加工。同时,因地处丘陵地带,水流速急、不易储水,尽管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仍显贫乏。
人力资源方面 虽然部分劳动者有养蚕、酿酒、榨油、印染、纺织、造纸等手工业技术基础,但高级别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缺乏。
有利因素:
设施资源方面 五十年代初期,辽源就已有西四、西梅两条铁路,可经四平、梅河口中转,南至大连港入海、北至绥芬河出境、东至丹东联结朝鲜,物资调入调出有交通保障。
市场环境方面 辽源除宜做强以煤炭采掘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外,发展轻工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为贯彻落实辽东省大办地方工业方针,当年的市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重工业背景下,确定投资小、吸纳就业充分、生产民生日用消费品的轻工业为辽源地方工业发展路径,并把靶心瞄准上海,多次派人到上海考察,学习借鉴其发展轻工业的先进经验,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工业项目。难能可贵的是围绕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几任班子不改变初衷,几十年不改变方向,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政策连续性,先后制定出“中小型为主、分散建设”、“改变产品品种单一、工业落后局面,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及“遵循改革开放、增强企业活力”等发展方针,狠抓落实,抢抓机遇上项目,使地方工业蓬勃兴起。
克服困难、勇于攻坚,破解辽源地方工业发展瓶颈
大力引进人才 五十年代,多次派人到上海等地与专业人才面对面交谈,宣传政策,引进人才。六十年代以后,又从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招聘了一批知识型研发型人才。引进的外地人才带理念、带技术、带项目、带信息,成为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力筹措资金 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办企业,用土坯和砖头盖厂房,用油毡纸和破木板搭简易席棚子做车间,夜以继日的大会战研究改造旧设备,并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有厂房、车间或工人不用的,拿来用,不另建、不另请;其二向外筹措。1980年后,辽源工业企业通过向外筹措资金创造效益。其三向上争取。整个“东北小上海”建设三十多年,共争取到上级投资2.5亿元,是地方工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大力发展项目 在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主要上马了第一针织厂、油脂化工厂、第一化工厂等轻纺、轻化工业企业;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主要上马26家电子企业及8家塑料企业,做到“人无我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市委市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八十年代后,市委市政府强调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搞科技横向联合,提高企业科技研发水平,做到“人有我优”。如1974年,辽源无线电三厂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成功了第一台DDC工业控制计算机,1975年同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生产了两台DTS-140系列计算机。
凝心聚智、艰苦奋斗,发扬干部群众的创业创新精神
辽源曾属盛京围场,弛禁招垦后,大批移民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入辽源,到这片刚刚解禁的土地上,屯垦、挖煤、做生意,在与艰难环境的抗争中,久而久之形成了辽源市民特有的勤俭奋斗、敢拼敢闯、敢为人先、注重团结的精神品格。
在昔日“东北小上海”时期,历届市领导班子在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工业学大庆的铁人精神”过程中,通过开展推典型、树样板、做宣传活动,正确引领并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创新精神,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甘于奉献、敢于争先、勤俭奋斗、团结协作”创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和劳动者。
各级干部发扬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精神。以王嗣文、董乙弟、靳中儒、赵金波为代表的各级干部们二十余年奋战在工业一线,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经常深入工业企业考察调研生产情况,协助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为了改变辽源落后面貌,招人才、跑项目,几夜不合眼,做规划、报材料,撇下病床上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几个月不回家,没有公交车,就走着去,腿脚十几天不消肿、甚至累吐血晕倒在地。
外来技术人才发扬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的精神。外来技术人才在辽源享有“四给”,即“给身份、给工资、给住房、给细粮”的政策,市领导还与他们交朋友,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这些技术人员深感党恩,有的怀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把辽源市当作第二故乡,与辽源本地人团结协作、创新技术和项目。
职工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当年著名的“小指标竞赛”“小布衫不干”“小半夜精神”的“三小”精神正是辽源人创业创新、奉献奋斗的生动写照。辽源发电厂职工不等不靠,没设备自己造,捡来的砖头、用过的竹杆、揭下的毡纸、留下的皮带、要来的碾盘,一颗旧螺丝钉都是宝贝,缺乏技术和经验就边学边干,缺少人员就晚上搞夜战,五天五夜不合眼,终于造成了制砖机器。二针织厂的领导及职工,为完成外贸出口生产计划,背着米袋、带着行李,吃住在车间,改造设备、设计花型,一丝不苟地对待出口产品,漂白袜子的洁白度已经达到了外贸标准,但职工们仍精益求精、力求更好,测水温、找原因,消灭微小洁白色差,产品受到外国人好评。
“东北小上海”对当下辽源的启示
“东北小上海”是一段令辽源人骄傲的辉煌记忆,尽管这种辉煌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有着今天无法复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因素。但留给我们的精神和情怀依然引领和感召当代辽源人。在调研访谈中,每位受访者提起当年都眼睛发亮、情绪兴奋,言语中充满敬意和自豪。前辈们热爱家乡、造福一方的历史担当,让辽源大发展快发展的责任感,让辽源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公仆情怀和坚定信念,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与勇气,开阔的视野与大手笔谋划,以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奋斗精神,时时触及我们的心灵,不由得深深地思考。
追溯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解决当前辽源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同样有着借鉴和启示。
启示一:辽源发展要有信心
当年的辽源百废待兴,我们的前辈抱着必胜的信念,用令人敬佩的创业创新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东北小上海”的辉煌。
当下,辽源最需要的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解决辽源的发展问题,辽源人的信心首先要树起来。我们既要看清楚辽源发展的差距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看到经历七十多年发展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比较优势。辽源的工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拥有33大类工业行业,形成了具有支撑力的主导产业,其产业规模达到了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这些高素质的产业就是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启示二:辽源发展要有顶层设计
“东北小上海”时期辽源人的发展目标,就是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解决日常生活用品短缺和就业问题。因为目标清晰明确、决策得当,地方工业发展快速。
顶层设计是发展方向的引领,今天的辽源已经结合实际做好了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市委提出的“211555”产业布局,既充分考虑辽源的产业发展基础,也远瞻国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走向,像袜业+纺织业闯出了“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名号;蛋品加工业正在向打造“中国蛋都”迈进;轨道列车型材+高精铝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认可度;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且列入了全省医药健康走廊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掌握一定核心技术,被纳入了省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计划,具备了爆发式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落实“211555”战略,一方面要学会用未来的思维去解决今天的问题 ,办好今天的事。要瞄准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契机,突出项目谋划的精度深度,同时做好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狠抓落实,形成用小目标保大目标,小思路保大思路的工作态势,围绕“211555”战略,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每个人都应该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做到久久为功,亦如当年的“东北小上海”一样,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
启示三:辽源发展要有人才支撑
得人才者得发展,得人才者得天下。“东北小上海”的辉煌最关键的是靠人才的支撑。正是当年辽源聚集一批国内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并培养出一批产业技术工人,才创造了 “东北小上海”现象。
当下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仍需做好人才战略这篇大文章。完善高端人才的引进机制,发扬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传统,搭建创新平台,发挥我市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强化校企合作,提升产业技术工人的素质与能力,从细节之处去研究制定政策,使其能够真正做到拴心留人。同时新时代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新的人才观,实施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不求所在,但求所为。
启示四:辽源发展要有担当奉献精神
领导干部是城市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有一批敢担当勇作为甘于奉献的领导干部队伍。当年正是有这样的一批干部才创造出“东北小上海”的辉煌。
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要重拾当年的敢担当勇作为甘于奉献的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和培育“忠诚尽责、开放包容、创新有为、提质争先”的新时代辽源城市精神。一要强化领导干部想做事的情怀。二要建立可操作、能落实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考核制度。三要提高领导干部能担当的能力与本领。
启示五:辽源发展要营造良好氛围
城市的发展需要自上而下共同发力。当年“小上海”的辉煌创造正是在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努力下形成的。上有市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进行大胆的尝试,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下有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敢于创新、勤于研究、肯于吃苦,一门心思地围绕自己产品做文章、下功夫。全市上下和谐地演奏出了“经济大合唱”的最强音。
当下辽源发展需要形成上下同心合力围绕经济工作共谋发展的氛围。需要解决目前存在上急下不急的问题,即上层领导着急,机关干部对发展处于观望,基层群众对发展不抱希望。因此,要从观念上解决经济发展合力的问题,通过组织全市开展经济发展大讨论,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共谋经济发展的大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主体、定完成时限的责任落实机制,推进目标任务的实现。
启示六:辽源发展要强化集群和品牌效应
作为资源型城市,当年的辽源依托煤炭让工业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集群效应和产业链条。
集群式发展与品牌效应相互助推是拉动经济的最好助力。推动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发展产业集群和推动品牌战略上下功夫。以袜业为例,东北袜业园棉袜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国第一的水平,但是品牌林立,质量良莠不齐,高端品牌少之又少。集群效应不够强,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大,需要在集群式、产业链条和品牌培育上发力,打出组合拳,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双赢。其他如新能源汽车、蛋品、高精铝产业也是如此,要聚焦优势资源谋划项目,做强做优,提升品牌竞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追寻历史探求真相不是要沉迷于过往的辉煌,是要立足当下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矛盾和困难丝毫不亚于过往,辽源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拿出前辈们的创业创新精神,需要我们依靠全市人民齐心合力,需要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求发展的机遇。今天,我们别无选择,亦无捷径可寻,只有脚踏实地、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对准一个目标,矢志不移再创辽源辉煌!
新时代辽源精神内涵释义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与准确提炼。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城市精神,当前,辽源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本着“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我们在“东北小上海精神”的基础上凝练提出新时代辽源精神——创新、求实、尽责、争先。
创新 创新是改革的生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辽源建设者刀刃向内、革故鼎新的决心勇气,是辽河儿女思变求索、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是我们这座城市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的精神品格。
“东北小上海”时期,辽源的决策者们正是基于全市产业基础情况,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态度,包容地接受新生事物,借时借势借力,做足融合文章,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追求创新、推崇创新的浓厚氛围,高度重视产品研发,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一批领先国内、省内的优质产品,打造出了“辽源制造”品牌,创新也成为了辽源这座城市特有的印记。
转型发展中的辽源,还存在着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不求有功、小成即满的狭隘思维。破除这些思想顽疾,我们的城市就必须传承和弘扬创新精神,摒弃僵化思维,以思想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破除思维定式、释放发展潜能。我们社会各界就必须传承和弘扬创新精神,打破制度藩篱,以制度创新引领管理服务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传承和弘扬创新精神,重拾善于创造、勇于突破、敢闯敢试的意志品格,以崭新的姿态推动辽源二次创业。
求实 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干事创业的方法路径,是辽源建设者正视问题、革弊立新的勇气魄力,是辽河儿女脚踏实地、着眼长远的坚韧品格,是我们这座城市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务实态度。
“东北小上海”时期,辽源的决策者们不跟风、不盲从,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研判辽源比较优势,务实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提出以投资小、吸纳就业充分的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为80年代“东北小上海”的经济大繁荣奠定了产业基础。
转型发展中的辽源,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依旧突出。要破解这些发展桎梏,我们的城市就必须传承和弘扬求实精神,摒弃急于求成的心态,保持定力、认清本底,找准优势,坚定不移的走好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七条新路。我们社会各界就必须传承和弘扬求实精神,摒弃浮躁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出实策、鼓实劲、干实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传承和弘扬求实精神,重拾脚踏实地、严谨务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的作风,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
尽责 尽责是面对发展困境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是辽源建设者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大局观念,是辽河儿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责任意识,是我们这座城市重任在肩思奋进、责任二字重千钧的行为准则。
“东北小上海”时期,辽源的建设者们秉持忠心、甘冒风险为辽源发展引进了大量亟需的人才;董乙弟等老一辈创新者舍小家顾大家,招人才、跑项目;外来的技术人才投桃报李,以辽源为家,全身心投入到第二故乡发展建设事业;本地建设者,以爱厂如家的情怀,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自己造厂房、上设备,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这方热土的责任和使命。
转型发展中的辽源,干部干事创业氛围不浓,慵懒散、躲怕推的问题依旧突出;群众城市归属感不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氛围还不浓厚。要根治这些精神沉疴,我们的城市就必须传承和弘扬尽责精神,摒弃麻木懈怠的作风,以尽责的态度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解决矛盾,开启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征程。我们社会各界就必须传承和弘扬尽责精神,祛除人浮于事的风气,以敢负责、敢担责的魄力,为辽源发展注入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拾尽责精神,锤炼本领、饮水思源,让个人成长和城市发展休戚与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辽源发展新历史。
争先 争先是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结果,是辽源建设者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是辽河儿女见贤思齐、力求上进的精神追求,是我们这座城市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决心。
“东北小上海”时期,辽源人始终以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拼敢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省第一”,在诸多国内同行业领域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上给出了“辽源方案”。塑造了全国闻名的“小布衫不干、小指标竞赛、小半夜学习”的“三小”作风,“东北小上海”时期累积的不甘落后、拼搏争先的精神财富亟需我们传承发扬。
转型发展中的辽源,面对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我们的城市应该传承和弘扬争先精神,摒弃慵懒风气,挖掘一切资源、借助一切平台、抓紧一切机会,吸引更多项目、人才向辽源汇集,为辽源发展提供更多的要素保障和智力支撑。我们社会各界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争先精神,摒弃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惰性思维,抢抓机遇、砥砺奋进,把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拾争先精神,以学先进、学榜样、敢争先、善争先,激发全市人民奋勇争先的干事激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加速发展、进位争先的思想共识。
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离不开每个辽源人的参与,只要每个辽源人都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树立起改变辽源、建设辽源、振兴辽源的坚强信心,定能汇聚起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本版图片由市档案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