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也没想到咱这趟沟能变成现在这样儿!”

    从前鲜有人至的偏僻山村,如今变成了旅游打卡地,双休日、节假日,自驾游的私家车从沟里排到沟外。用村民王喜林的话说:

“做梦也没想到咱这趟沟能变成现在这样儿!”

本报记者 王茵


    安北村位于辽河源镇东北面,是一个坐落在山沟儿里的小村子,5组在这趟沟儿的最里面。
    稀稀落落的几十户人家散布在山林之间,地理位置偏僻,手机没有网络,电视信号有限……不过在这个小角落里却有着两处泉眼,泉水汩汩流淌,清澈甘洌,寒冬不冻、酷暑不枯,是东辽河的发源地。
    2019年初,随着东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的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与治理水污染同步推进。
    这一年的春天,百万亩造林拉开序幕,4月15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与辽源市和东辽县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在泉眼边种下了数百棵梨树。
    自这一刻起,安北村5组变得热闹起来:土地流转、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打造景观……
    不过一年的时间,香水、白梨、六月鲜,成千上万棵品种不一的梨树苗相继落户,昔日偏僻的穷山沟如今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只不过桃树变成了杏树:放眼皆为杏林,甬路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村民王喜林说:“自己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五十多年了,做梦都没想过,这趟沟会变成现在这样儿!”
    “早先,这泉眼藏在山脚下,想要走过去得趟草甸子,还得扒树坷垃,可费劲了。你看现在,这路修得宽绰、平溜,一直通到泉眼边儿。”
    2020年6月2日,市委书记柴伟来此调研,和正在泉眼边铺鹅卵石甬路的王喜林攀谈起来。
    王喜林告诉柴书记:“从去年到今年,咱这趟沟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修路了、种树了、牛皮癣一样的荒山变绿了,垃圾和牛粪遍地的现象也没有了。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梨花,每到节假日、双休日,开车来玩儿的人可多了,野餐的、拍照的,那车从沟里一直排到沟外。”
    王喜林说,自己家的三垧多地已经全部流转了出去,一年净得两万多块钱。现在自己在给种树大户打工,一个工一天给80块钱。“年纪大了,也不想去城里打工了,守家在地,挣得也不少,挺好的。”
    柴伟告诉王喜林,今年县里还会在这儿建设原石小路、木质长廊、休息凉亭,还会修木质吊桥、种花海……到那时,游人会越来越多,“有了‘人气’就会有‘钱气’,到时候组织大伙儿发展民宿经济、康养经济,赚钱的机会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