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
辽源,曾有东北“小上海”的美称。这里曾是东北三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是很多上海人的第二故乡,很多上海人也和辽源人喜结连理。那时的辽源,曾有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董乙弟。如今,董老已经95岁高龄,除有些视力障碍外,身体健康。近日,记者来到董老家中拜访,听老人口述当年那段峥嵘岁月……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赶上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我市为了解决地方财政来源和煤矿家属就业等问题,开始筹办地方小型工业。当时苦于一无项目、二无人才、三无设备投资,本着自力更生创办地方工业的理念,在省政府(辽东省)的倡导下,采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发达地区引进的办法,我市把靶心瞄准了上海,派人去上海进行考察,引进项目技术,招聘人才。
当时,我市从上海“无中生有”地引进了一大批项目,有针织内衣、绒布(灯芯绒、平绒、金丝绒)、丝绸、针织袜以及服装制作等项目,有轻工、化工、塑料加工、油脂化工产品(如香皂、肥皂、甘油、脂肪酸、鞋油等)项目,还有日用塑料用品(如牙刷、木梳盒、纽扣等)、化工产品(如有机染料、小苏打、糖精)、电化工业产品(如电解石盐、电解水、氯气、电石、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硝化纤维、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项目。其中,生物制药产品(如乳酸钙、柠檬酸)项目,填补了当时的市场空白,被列入东北生产儿童药品的唯一厂家。同时,我市还以上海模式筹建了东海服装厂。
这些行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省内都有名气,其特点是:有新产品、种类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学习上海经验取得了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例如,辽源的糖精每吨卖价最低5万多元,年产70至80吨,上交国家税金40多万元;灯芯绒被四平和梅河口百货站全部包销;水晶牌鞋油被东北评为名牌产品;乒乓球被中央二轻部定为三大生产厂家之一;尼龙袜是东北唯一厂家;味精生产是吉林省内第一家;纯粮发酵9度米醋在全国闻名;泡沫塑料及人造革生产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我市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出我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砂子炉项目上应用;研制生产的碳纤维新材料为我国原子弹发射所采用,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肯定,研发人员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和奖励。因此,省委几次派人来我市进行调研,其他地区同志也到我市学习经验。吉林日报社曾派编辑部主任王旭等数人到辽源调研工业发展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工厂都有从上海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这些新产品都是由上海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研发主角。调研人员对此很感兴趣,在总结辽源工业发展中提出了辽源市是东北“小上海”的说法,后在全省传开。
引进项目就必须引进人才。但是,那些上海人才来到辽源也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咱们就得给人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聘请来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不变,还给解决住房,生活上从优补给一定的细粮,带家属的给安排适当的工作等。1963年春节,上海来的工程师都没回家,我就把他们请到我家来吃饭。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请人吃饭。我老伴儿给他们包的东北酸菜馅饺子,大家吃的香,聊得高兴。后来,我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当中有些人退休返回原籍后,还经常给我写信,表达想念和珍惜在辽源期间的时光和友情。上海工程师张雪纯在病重的最后时刻还捎信儿说要见我一面。
记者感言:在辽源的工业发展史中,东北“小上海”的称号尤为响亮,它不仅是辽源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辽源百余年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宝石,是辽源人引以为傲的经典话题。原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董乙弟老人是东北“小上海”时期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之一。作为主要负责工业发展的市领导,东北“小上海”的建设与繁荣,他功不可没。再提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在为之骄傲的同时,更应该将老一辈辽源人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传承下去,引领勤劳智慧的辽源人再创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
——辽源市原副市长、95岁董乙弟口述辽源故事
本报记者 王超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赶上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我市为了解决地方财政来源和煤矿家属就业等问题,开始筹办地方小型工业。当时苦于一无项目、二无人才、三无设备投资,本着自力更生创办地方工业的理念,在省政府(辽东省)的倡导下,采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发达地区引进的办法,我市把靶心瞄准了上海,派人去上海进行考察,引进项目技术,招聘人才。
当时,我市从上海“无中生有”地引进了一大批项目,有针织内衣、绒布(灯芯绒、平绒、金丝绒)、丝绸、针织袜以及服装制作等项目,有轻工、化工、塑料加工、油脂化工产品(如香皂、肥皂、甘油、脂肪酸、鞋油等)项目,还有日用塑料用品(如牙刷、木梳盒、纽扣等)、化工产品(如有机染料、小苏打、糖精)、电化工业产品(如电解石盐、电解水、氯气、电石、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硝化纤维、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项目。其中,生物制药产品(如乳酸钙、柠檬酸)项目,填补了当时的市场空白,被列入东北生产儿童药品的唯一厂家。同时,我市还以上海模式筹建了东海服装厂。
这些行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省内都有名气,其特点是:有新产品、种类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学习上海经验取得了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例如,辽源的糖精每吨卖价最低5万多元,年产70至80吨,上交国家税金40多万元;灯芯绒被四平和梅河口百货站全部包销;水晶牌鞋油被东北评为名牌产品;乒乓球被中央二轻部定为三大生产厂家之一;尼龙袜是东北唯一厂家;味精生产是吉林省内第一家;纯粮发酵9度米醋在全国闻名;泡沫塑料及人造革生产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我市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出我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砂子炉项目上应用;研制生产的碳纤维新材料为我国原子弹发射所采用,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肯定,研发人员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和奖励。因此,省委几次派人来我市进行调研,其他地区同志也到我市学习经验。吉林日报社曾派编辑部主任王旭等数人到辽源调研工业发展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工厂都有从上海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这些新产品都是由上海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研发主角。调研人员对此很感兴趣,在总结辽源工业发展中提出了辽源市是东北“小上海”的说法,后在全省传开。
引进项目就必须引进人才。但是,那些上海人才来到辽源也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咱们就得给人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聘请来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不变,还给解决住房,生活上从优补给一定的细粮,带家属的给安排适当的工作等。1963年春节,上海来的工程师都没回家,我就把他们请到我家来吃饭。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请人吃饭。我老伴儿给他们包的东北酸菜馅饺子,大家吃的香,聊得高兴。后来,我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当中有些人退休返回原籍后,还经常给我写信,表达想念和珍惜在辽源期间的时光和友情。上海工程师张雪纯在病重的最后时刻还捎信儿说要见我一面。
记者感言:在辽源的工业发展史中,东北“小上海”的称号尤为响亮,它不仅是辽源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辽源百余年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宝石,是辽源人引以为傲的经典话题。原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董乙弟老人是东北“小上海”时期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之一。作为主要负责工业发展的市领导,东北“小上海”的建设与繁荣,他功不可没。再提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在为之骄傲的同时,更应该将老一辈辽源人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传承下去,引领勤劳智慧的辽源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