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住”水滴 “惜”水长流

“爱家乡 做主人 讲文明 促发展”系列
关“住”水滴  “惜”水长流


    核心阅读: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水会如此简单——当我们拧开水龙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流出供我们尽情地使用。在这一刻,缺水这个词仿佛并不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事实上,我国属于缺水国家,我们的水资源也一直都很紧张,甚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节约用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作为北方小城,辽源也同样面临着用水紧张的困境。一方面,虽然我们一直在开展各项环境整治活动、改善辽源的城市用水环境,且加快改进的步伐;另一方面,百姓普遍存在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等现象,导致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们生活在辽源,辽源的水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健康程度。节约用水,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生活。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保护辽源水环境尽一份应尽的责任。




    缺水——不可忽视的生态危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就会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感觉不到缺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又因百姓普遍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正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而制定。
    节约用水,改善城市水环境已经到了必须行动的时刻。我市这些年来一直在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水污分离工作、黑臭水整治工作、“引松入辽”工程等各项工作,正是为了保护辽源的水资源环境,也是在为市民们提供一个优质、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辽源百姓中也存在着普遍用水粗放、节水意识不强、不注重水资源保护等问题,号召全体市民共同节水的呼声还不能停,辽源的水环境也仍需加大保护力度,狠抓严管。




    节约用水,宣传、监督缺一不可


    节约用水应该是一项全民参与、共同努力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起到人多力量大的节水成果,更是为了将节水培养成全民共识。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可以说,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更是提升国家实力的战略需求。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想要开展好一项全民工程,宣传要先行,把舆论宣传工作的触角尽可能伸延到群众生产、生活中。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节水意识扎根百姓心中,才能真正地将节水习惯刻入我们的骨髓,并以足够严格的监督机制为有力支撑,才可能真正打好这场全社会的水资源保卫战。




    生活中,你注重节水吗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越是老辈人身上就越是明显:袜子穿出破洞了,缝两针再接着穿;八十年代产的枕巾能用到退休;“压箱底”的老物件多的像“找宝”……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养成了我们勤俭的美德,可当节俭美德遇到水时,却经常会做出让步。虽然提醒着自己不要浪费,但很多勤劳又爱干净的老百姓在用水方面总免不了有些“放纵”:碗筷怕刷不干净?那就多放点洗洁精再多冲几遍水吧;衣服怕洗不干净?多投几遍水好啦;卫生间的冲水马桶总是有水垢?在水箱里放个“蓝泡泡”吧……
    希望入口的食物更干净,希望穿在身上的衣服更洁净,希望居住的空间更整洁……这些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并没有错,只是通常被人用错误的方式以更大的用水量为代价来完成。这正是当今百姓日常生活用水的普遍现象:用水粗放,节水意识不强,为图方便而过量使用一些加大水污染的清洁用品。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节约用水,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注意到自己的日常行为给日趋紧张的水资源增加的压力。甚至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仗着水价不高而随意浪费,而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似只占消耗水资源的一小部分,但哪怕每人每天只节省一滴用水,以目前人口的总量和人均用水计算都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节水保资源,健康又省钱


    节约用水的最大目的就是保护好水资源,以免哪一天我们再无水可用。也许有人会觉得节水方式让自己的生活不够舒适,但想要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质,就应珍惜爱护我们的水资源。诸如很多人追求健康生活,对饮用水的品质需求有所升高,为家中的自来水安装过滤器,或是干脆长期订购桶装饮用水。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超市里大受欢迎的水产品看出来:弱碱水、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冰山水等各种类型的水琳琅满目。有的一小瓶水高达十几元,甚至是几十元不等的高价饮用水依然有人会去买,其实就是大众对高品质水资源的渴求。想要拥有高品质水资源,当然是从保护水资源开始,而节约用水也正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然,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不仅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水意识不强,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甚至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的种植和养殖活动中,农民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养殖畜牧的粪便处理上,也会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现在,水危机的阴影不曾真正远离,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水环境都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一环。




    行动起来大家一起学“妙招儿”


    很多人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但又会觉得节水的方式和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太“兼容”,不明白“节水”二字真正含义的人,总是错误地认为,节水是限制用水,甚至是不让用水。其实,节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不会随意地浪费。专家们指出,运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农业可以减少10%-50%的需水,工业可以减少40%-90%的需水,城市减少30%需水,都丝毫不会影响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水平。这就叫——“只要努力的方向不出错,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节水的小妙招儿,和大家一起为保护水资源尽一份力。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零碎废物;使用热水器时,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前面温度不高的水;先洗果蔬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摘蔬菜;洗手、洗脸、刷牙时,总让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或是停水后,不检查水龙头而导致“跑水”;发现有设备漏水却没及时报修等情况,在这里就做一些家庭节水妙招的推荐。
    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对于习惯了便捷生活的人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
    改进洗漱习惯:尽量选择淋浴,并且不要将喷头的水一直开着;建议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关闭喷头后再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再用喷头冲洗干净。尤其不要在浴室里玩闹,即不安全又浪费水。
    在公共浴池沐浴时,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清洗衣物;洗头时可以用盆接水洗,而不是在淋浴喷头下一直冲洗。
    做好马桶节水:如果厕所是老式马桶,水箱过大又没有节水功能,就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只装满水的大饮料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饮料瓶放在不妨碍水箱部件运动的地方。
    如果水箱有漏水的小毛病,要及时修理和更换水箱。还有人习惯往马桶里扔垃圾,再用马桶冲垃圾,这也是非常浪费水的习惯,建议还是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注意厨房节水:清洁果蔬外皮时,先铺一层废旧纸张,处理好果蔬之后直接将带有泥土和果蔬外皮的纸张一包就可以了,不仅节省了清洁案板的麻烦还节水。而炉灶四周非常容易积攒油污,不使用清洗剂就很难洗掉,可如果我们平时趁着炉灶还热时,用干抹布和纸巾擦拭,就会容易清理干净,不仅保持炉灶整洁还能节水。
    保持一水多用的好习惯:日常生活中水的使用是可以分级的,比如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洗衣服的水可以不直接排入下水而是用来冲厕所;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干净还可以洗菜;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保证用水管道安全:北方的冬季水管容易冻裂,造成严重漏水,尤其是在农村,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比如雨季洪水冲刷掉的覆盖沙土,冬季之前要填补上,以防土层过浅冻坏水管;屋外的水龙头和水管要安装防冻设备(防冻栓、防冻木箱等);屋内有结冰的地方,也应当裹麻袋片、缠绕草绳;有水管的屋子要堵好门缝、窗户缝,注意屋内保温;一旦水管冻结了,不要用火烤或开水烫(那样会使水管、水龙头因突然膨胀受到损坏),应当用热毛巾裹住水龙头帮助化冻。
    洗车也能更省水:很多人对自己的车都非常的爱惜,经常会到专门的洗车行对爱车进行清洁和保养。现在很多的专业洗车店都有节水方式的服务,我们可以在洗车时提出要求无水洗车。而自己动手对家里的自行车、家用小轿车进行清洁时,也不用忙着用水冲洗,而是用专门的干洗剂擦洗,也可以先用湿布擦洗,再用清洁剂和清水冲洗。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