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在行动
专项整治在行动
龙山区
东吉社区
控违拆违再发力
电子大楼后的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
本报讯(记者 徐楠)3月26日,龙山区东吉社区联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市公安局东吉分局东吉社区警务室、龙山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电子大楼后的违法建筑进行依法拆除。
据了解,该区域个别商家受利益驱使,私自搭建楼台、门斗、板房等,扩大房屋使用面积,挤压区域公共空间,给同楼住户和周围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破坏周边环境、影响市容市貌,控违拆违,实乃民心所向。
拆违当日,雨雪霏霏。违法建筑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中轰然倒下,工作人员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整个拆违工作秩序井然,进展顺利。小区内共有10处违建。其中,居民自行拆除5处、执法人员强制拆除5处,清理面积达400余平方米。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拆违中队中队长宋峰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成库存违建的拆除工作,对违建业主晓之以理,人性化执法,力求还居民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福阳社区
整齐划一添新绿
龙山新城小区内私搭乱建的围栏进行依法拆除。
本报讯(记者 徐楠)3月26日,龙山区福阳社区联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市公安局向阳分局福阳社区警务室、南康房屋服务中心,对辖区内龙山新城A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现场整治重点为小区内多处被居民私自开垦、用树杈围栏、圈地种菜的“小片荒”,以及存在的违法建筑。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前期分区走访、逐户通知,为圈地居民和违建居民讲解相关政策,劝说其自行拆违和清理围栏,以保证通知、宣传到位。
自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该小区平整菜地近百处,拆除违建30余处,小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南康房屋服务中心主任韩斌告诉记者:“整治行动结束,平整后的公共绿化用地,将实现整齐划一,种植花草树木,为老百姓提供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活环境。”
新兴社区
环境整治通“脉络”
市医院小区内违章建筑物被依法拆除。
本报讯(记者 徐楠)3月27日,龙山区新兴社区联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龙山大队、市公安局东吉分局新兴社区警务室、区住建局,对辖区内市医院小区等部分弃管楼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市医院小区建于2004年,由5栋楼房组成,有392户居民。小区内私搭乱建和私开“小片荒”现象比较严重,群众意见较大。在本次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前,新兴社区党委积极发挥业主委员会和网格党支部作用,入户走访,讲解违建危害,动员居民清理堆放物、拆除违建、平整“小片荒”。
截至目前,在居民自行拆除和工作人员帮助清理下,已拆除违章建筑13处,面积达540平方米,平整“小片荒”2000余平方米,为下一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打通建设“脉络”。
市医院小区居民赵兴江告诉记者:“小区只有清理了‘小片荒’、拆除了违章建筑,才能更好地重新规划。建设美观舒适的宜居环境,对于居民来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西安区
拆出实效赢民心
西安区太子公园仙人河东侧违建被依法拆除。
本报讯(记者 赵强)3月25日,由西安区政府牵头,西安区住建局、西安区应急管理局、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西安大队、市公安局仙城分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对西安区太子公园仙人河东侧违建进行集中拆除。
早6时,执法工作人员在四周拉起警戒线,在确认屋内无人员停留后,大型钩机进入现场开始拆违。“政府这次是动真格了。”在太子公园对面的仙城物流园区,商户李涛向记者直言,这片违建非常影响市容市貌。今天终于被拆除了,真是一件好事儿。
行动当日,共出动工作人员50余人,动用执法车、钩机等20余辆,拆除违建8处,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拆除搭建围栏2000余米。西安区住建局负责人刘宝莹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开展联合拆违行动,对仙人河两岸违章建筑及建筑物进行整体拆除,为河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攻坚拆违不停歇
仙城客运站东侧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
本报讯(记者 赵强)3月28日,星期六。西安区住建局、西安区应急管理局、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西安大队、市公安局仙城分局等相关部门放弃假日休息,积极投身至拆违工作中,联合对仙城客运站东侧二手车交易市场一带的建筑物及违建进行集中拆除,再掀“拆违”高潮。
早8时,在拆除现场,执法工作人员拉起警戒线,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稳定工作。随后,一台大型钩机进场开始作业,在钩机的一阵阵轰鸣声中,连片建筑被整体依法拆除。“这片区域的建筑集中拆除后,真的是为群众谋福利的好事。”家住西安区桥北小区居民唐晨对记者说,相信这里被重新规划建设后,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此次行动,共出动工作人员60余人,动用执法车、钩机等20余辆,拆除建筑物及部分违建6处,涉及建筑物1500余平方米,违建1000余平方米。“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和对违建零容忍的决心,拆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这是大家加班加点的成果。”西安区住建局负责人刘宝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拆违工作,加大仙人河两岸违章建筑及建筑物依法拆除力度,为河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报记者 魏利军 张建树 吴培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