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米线” 文明新风尚

坚守“一米线” 文明新风尚


    火车站出站口划出“一米安全线”,防止人员出现接站拥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面增设“一米线”,提醒候诊患者保持距离;商店超市收银台前大家自发排起间隔一米的队伍……随着全民战“疫”成果持续向好,“一米线”渐渐成为新风尚。短短一米的距离,彰显出市民的文明感,夯实着城市的安全感。
    “一米线”作为排队秩序控制人流疏导所必需的规范设置,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标尺,更是文明素养的考场,需要每个人多一些“一米线”的意识。为了良好的生活秩序与他人隐私安全,请广大市民文明自觉地一起遵守“一米线”距离,守护生命健康安全。



辽源日报社食堂实行错时错峰错位就餐制度。

商场工作人员为顾客测量体温保持一米距离。 

中国建设银行辽源市支行营业部内储户在“一米线”外等候办理业务。


公交公司组织市民排队乘车,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大润发超市内称重区顾客自觉站在“一米线”标识内。




    “一米线”隔出安全距离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不少城市的道路和小区相继解封,公共场所人数增加,聚集风险也在升高,在疫情防控时期,保持安全距离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发起倡议,号召开展“一米线”行动,交谈、就餐、乘坐公共交通时都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疾控中心在发布健康返岗提醒时也明确提出,在商场、超市等地要按照人均占有2平方米的容量计算顾客流量,引导顾客彼此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人群过度拥挤。短短一米的距离,是为了让每个生命能更健康地生活,是为了未来能让每个人更好地靠近。
    “您好,请您站在‘一米线’外等待测温。”一道红线,隔开了九洲小区执勤的志愿者与居民之间的安全距离。所有进入小区居民在线外等候测温、登记,人员间隔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一米线”在社区门口施划后,负责站岗执勤的在职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引导测温者在“一米线”外测温,并提醒其他进入社区的居民,要间隔一米远,并依次排队测温。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测温的时候,由于和居民间的测温距离不好把握,难免让居民有些顾虑。有了这条“一米线”,测温的时候距离有保障了,居民也安心多了。在疫情期间倡导“一米线”行动,很有必要。毕竟,病毒传播,交叉感染令人防不胜防。倘若个人没有良好的防护意识,在与人打交道时不懂得保持安全距离,或者在排队时人挤人就会埋下交叉感染风险隐患。尤其是伴随着复工复产,保持安全距离更为重要。距离不仅仅产生美,还有我们的安全感!过去,有个成语叫亲密无间,现在,应该倡导一个新词:“亲密有间”,要保持一米的间距。
    如今,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上抗疫一线,但是外出时自觉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排队,也是一种战斗。只要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意识,我们一定能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一米线”彰显秩序礼仪


    “一米线”主要应用于人流集中场所。比如,银行等需要排队行业会在距营业柜台或窗口一米处画线,并在一旁挂牌,以提醒顾客在线后排队等候。这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兼有维护公共秩序、保持公众距离的作用。可以说,“一米线”虽然是一条小小的提示线,但它却是一条“规则线”。
    一些市民之所以对“一米线”不够重视,归根结底还是意识的问题。有的人意识不到随意盯着他人输密码、打开钱包等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即便自己被后面的人近距离偷窥也觉得不碍事。更有甚者,不愿意遵守规则,不屑或不愿排队,随意插队成为习惯。于是,大家都往前挤,导致公共服务场所的办事窗口很容易形成一窝蜂“围问”“围办”的混乱局面。而在我市多家银行自助取款点,大多数银行ATM机前都设有“一米线”。记者发现,在大什街附近一家银行的取款机前,一位取款的中年女士后面排着一名年轻男子,这名男子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候,并没有注意自己的双脚早已迈进“一米线”内。采访中,一位市民说:“我感觉每次取钱排队时,后面的人都离得很近,输入密码时总感觉会被人盯着,特别不放心。”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一般ATM机前取款人少的时候还好,人一多也就不注意了,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及时提醒大家在线外排队。
    其实,“一米线”虽然是一条小小的提示线,但它却是一条“秩序线”,是一个人文明素质高低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一位市民都应自觉遵守“一米线”的规则,在公共场合排队时即使没有“一米线”标志,也应该做到心中设定“一米线”,让“一米线”真正成为一条“文明线”。每一个人都该在心中有一条“一米线”,尊重“一米线”,守住“一米线”的边界,做到予人方便,予己方便;予人安全,予己安全,让“一米线”尽显秩序之美、距离之美。




    守住“一米线”需要每一位践行者坚持


    许多城市积极推广“一米线”行动,在医疗卫生机构、商场、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增设“一米线”标识,号召市民在排队、就餐、交谈时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疫情期间,“一米线”就是安全标尺,而要守住“一米线”的安全边界,需要全社会共同担起责任。
    记者发现,虽然在超市门口,大多数人都能自觉地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待测温和登记个人信息,但也有个别人不愿意排队、不愿意登记。在公交车进站时,需要测温和出示身份证,有些人还是习惯紧跟着前面的人,唯恐上不了车。诸如此类现象,已然让“一米线”的功效大打折扣,甚至于是形同虚设,当其成为普遍现象时,排队秩序以及办事效率也就会造成负面影响。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社区和物业应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商超应落实经营场所通风消毒、排队收银“一米线”、合理控制客流量等措施;用工单位需要引导员工践行“一米线”行动,优化办公流程,采取网上办公、缩减坐班时间等办法;媒体也不妨加大对“一米线”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从个人角度来讲,与他人保持“一米线”的距离,应当成为一种文明自觉,去实实在在地践行。这样才能让“一米线”真正成为安全线。严防死守看似是最笨的办法,但仍然是最好的办法。越是胜利在望,越不能掉以轻心,越要咬紧牙关不放松。“一米线”需要人人落实在行动上。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当好“一米线”的践行者、倡导者和守护者,让“一米线”从地上刻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把战“疫”时养成的好习惯坚持下去,在具体行动上要守住“一米线”,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一米线”作为排队秩序控制所必需的设施,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标尺,更是文明素养考场。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让“一米线”不仅成为一种卫生习惯,更要成为一种文明习惯,将排队文明等安全间隔保持下来,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有序、更安全。




    “一米线”是科学战“役”的需求


    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办事人流量增加,为进一步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风险,很多地区推出了“安全一米线”防控管理措施,对办公区域、食堂就餐、政务接待等容易引起人员聚集的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进一步降低飞沫传染风险几率,有效实施科学战“疫”。  
    事实上,疫情当前,正是因为严格按照科学防护的要求行动起来,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疫情形势才得以在短时间里出现积极变化。这份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正是我们齐心抗疫的信心和底气之所在。因为,疫情防控是总体战,科学战“疫”的能量,就蕴含在“一米线”这样的细节当中。广大市民强化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居家、不聚会,这是细节;职能部门推出便民服务,畅通网上渠道,做好“接诉即办”,这是细节;企业单位优化办公流程,采取网上办公,缩减坐班时间,这是细节;商超市场变通售卖方式,引导购物秩序,发力物流配送,这同样是细节。
    这些“一米线”的细节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负责,这也是科学战“疫”的需求。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积极响应“一米线”的倡议开始,让“一米线”逐渐发酵成一种新的公共意识,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在防控疫情战役中所能做的最直接贡献,更是保护我们得来不易的阶段性疫情防控成果。
    交谈要保持一米距离、办公席位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打饭和就餐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每一个人都应时刻牢记保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守护距离,捍卫规则,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共筑健康文明科学的防疫途径。
    “一米线”,是科学的一米,也是底线的一米。它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它也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个人文明水平。从现在开始,让“一米线”成为公共场所的持久规范。“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战“疫”的重中之重还是严防死守,紧要关头不可松劲,更不能掉链子。随着人员交互频率增加,尤为需要相关各方强化细节意识,把问题想在前头。我们看到,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意识地将候诊区座椅加大间距,并通过家庭医生“微信上岗”为签约居民解答问题。不少单位食堂的“隔离就餐”模式,更让人吃出了考场的感觉。用细节的改变,直面严峻挑战,这或许是疫情之外,我们得以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




    “一米线”的安全意识贵在坚持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朝阳区农光里社区,几十家商铺门前的地面上都画上了“一米线”,市民有秩序地在“一米线”外排队购物,这成了疫情下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如果说以前遇到的“一米线”主要起着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排队秩序的作用,那么现在的“一米线”又兼具了防止人与人交叉感染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大家互相不知道谁是新冠病毒携带者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就存在很大的被传染风险。国内外发生的多起聚集性群发病例、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传染多名密切接触者的病例都深刻说明了这一点。正因此,疾控多次强调,人与人要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疫情当前,一米是医学上公认的致病传染区域,也是远离传染源的安全距离。我们不仅需要在公共场所重视“一米线”,更希望将“一米线”清晰标定在每个人心里,真正让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成为社会常态。
    虽然各地已全面开始推行“一米线”,但是在一些城区的部分商超柜台、蔬菜摊前,肩并肩、人挤人的扎堆儿现象仍然较普遍。就此,有人建议,随着疫情防控稳定向好,生活需求爆发式增长,人流量迅速增加不可避免,“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人流迅速聚集,比如实行提前预约、‘一米线’安全距离排队,做到客流有序入场。这些目前都有成熟的措施或手段”。同时,在商场、超市、餐厅、公园等公共场所,可配置保安、导购员或志愿者,控制人流密度,当场提示、疏导。另外,应设立预案及切实措施,以应对突发状况。
    疫情没有结束,防控不可放松,文明养成见诸点滴小事,也依赖对规则的共同呵护。相关企业、部门不能只划出一条“一米线”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引导、不断坚持,让“一米线”的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常态风景线。




    “一米线”也是“文明线”


    “一米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跨越文明与道德、尊重与谦让的底线,自觉地站在“线”外,看似止步不前,但人们的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却由此前进了一大步。
    对此,记者走进仙城社区,有几幕让人记忆犹新:遛弯、扎堆闲聊……但凡在公共区域扎堆,总有戴着红袖章的人出现,善意提醒,即使戴着口罩,也请保持距离一米的文明距离;便民服务大厅,办事居民能自觉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秩序井然,等待的时间虽长,但没有抱怨和不耐烦;办公区域,工作人员之间交谈、开会、用餐时始终保持不少于一米的距离。
    “一米线”不仅仅是距离线,更是“文明线”。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随着复工单位的增加、营业商户的增多,人员流动量的加大,人员聚集风险随之而来。仙城社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好三个“一米线”,从细微处筑牢疫情防线。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门前专人负责测温登记,提示办事人员注意间隔一米的距离。办事窗口前贴有“请在一米外等待”的黄线标识,旁边立有“请办事人员保持一米距离”的提示牌。确保窗口工作人员与排队等候的办事人之间间隔一米。同时,在等候区通过粘贴座椅背贴、地贴等方式提示办事人隔位就座。短短一米的距离,彰显着居民的文明感,夯实着社区的安全感。仙城社区党员志愿者也积极参与,以“后退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为主题,深入小区、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站岗宣传。引导居民不聚集、不拥挤,自觉遵守“一米线”,得到广泛支持。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走上抗疫一线,但外出时自觉戴好口罩、排队和交谈时保持一米距离,也是一种战“疫”方式,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推动社区更有序、更文明。
    “一米线”办公,社区工作人员自觉当好“一米线”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每天上班时,体温检测合格后方进入办公区域;彼此交谈时距离不少于一米;公共空间用餐时,用餐距离不少于一米;服务居民时,服务距离不少于一米;参加会议时,就座距离不少于一米。仙城社区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实在的举措落实“一米线”,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一米线”守护的是健康安全,彰显的是文明有礼。我们都从我做起,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于细微之处践行文明自觉,用文明细节筑牢疫情防线。共同携手使“一米线”成为社区的“平安线”与“文明线”。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