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乡实施新型城镇化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以农为本 让利于民
金州乡实施新型城镇化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本报记者 李志民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土地承包权,而转让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无疑是进行城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开启城乡一体化的一条新路径。金州乡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农为本,让利于民。土地流转的村民除每年可收获较高的土地租金外,还可得到粮食直补钱。这种做法让农民从土地里解脱出来,可再回到自家地里、或到外地打工挣一笔钱,因此,村民们称之为一举三得。许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最低收入可达四五万元。
福善村现有6个组、300多户人家。在领导的积极努力和金洲现代农业产业公司的运作下,这个村的大部分土地实行了流转,由公司集中经营,公司租用耕地为每亩每年1100元。1、2、3组为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作物。4、5、6组为千亩苗木花卉基地,数百种花卉苗木长势喜人。农忙时公司雇用近千人到地里打工,男劳力每天可赚100元,女劳力可挣80元,仅此一项,本村农民每年可多收入3万元左右。4、5、6组分别坐落在一个特别的沟塘里。这个沟塘进口小,里面却很宽阔,就像一个硕大的口袋。过去,村民把这里称为“钱袋子”。可多年来,“钱袋子”却因为交通、经营等一些客观原因没有生出钱来。金州乡实施新型城镇化以来,通过土地流转,使这个沟塘变成了千亩苗木花卉基地。农民不再为种地犯愁,转让的土地有了收入保障,自己有时间外出打工。走不出去的农民还可在苗木花卉基地打工,每天在家门口赚钱。农民王恩财高兴地说,过去的“钱袋子”终于名副其实地开始装钱了。王恩财家有18亩地,村里土地流转时,他认为这些事都不靠谱:把土地让出去,过两年没人管了,耕地弄个乱七八糟,公司走了,咱找谁算账?于是他死活不同意土地流转。一年过去了,当他看到别人土地流转后租金比种地还高,打工挣一笔钱、直补得一笔钱很划算时,2012年他主动把家里的耕地全部流转了。当年,他不算土地流转租金,在家门口打工净挣2万多元,去年打工收入3万多元。如今,他乐呵呵地说:“现在的政策真靠谱,土地流转了,咱轻闲多了,再不用为种地发愁了。闲时养几头牛,农忙时打工,在家门口收入也不少了。看这架式,咱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多。”
李金龙今年50多岁,前些年当过福善的村支书。他说,那些年只靠种地,村上穷,个人也穷,有时随人情的钱都不得不向人家借。2004年,我一气之下外出到大连打工,几年来撇家舍业很不容易。前年因孩子要上学等原因,我回到了家乡。现在咱村发展得太快了,就说农民的房子吧,过去三五万元买个挺好的房子,如今10万元都不卖。村上发展快了,农民商机多了,腰包鼓了,土地价值高了。
“公司+合作社+农户”,园区运作农民富。金州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园区运作模式,建立健全新型农业产业合作经营模式,加大农业科技、大型农业机械的投资力度。乡里在全面改善村民生产条件的同时,通过承包金、流转金、股金、薪金和保金等主要收入,全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由十几户农家组成的粘玉米合作社,两年来生产、销售形势非常好,他们的产品全部由公司包销,入社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的粘玉米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没有污染,通过公司运作已成为人们喜欢的绿色食品。在收入上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生产粘玉米2000棒,产值可达3200元,除去各种费用1020元,每亩地可收入2180元,这比种植普通玉米的收入增长了一倍多。
金州乡依托红叶岭、鴜鹭湖湿地等自然资源,建立了多功能产业体系,让农民增加收入。鴜鹭湖旅游度假区是其中之一,这是集现代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养老养生度假、民族民俗文化、户外运动休闲、生态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具有北方示范意义的乡村游和度假游的度假区,目前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常年在这里打工的当地农民有百人之多。农民高俊山快60岁了,当初在出让土地经营权时,他有些顾虑:“外出打工,人家都不爱用我,常年在外家里也不放心,土地再没了就完了。”可当他得知企业雇用他,每月还有3000块钱的报酬时,他的后顾之忧马上没有了,立即签订了合同。他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累点我也愿意呀。”
一些农民说,这里聘用的保安员、导游员、保洁员等与城里企业职工没有什么区别,有的待遇比他们还要好。
金州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最大幅度地让利于农民”为宗旨,使土地流转难题迎刃而解。农业产业投资公司也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和认可。目前,全乡470户农民的近万亩土地已经实现流转。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他们或打工,或经商,每家每户的年收入都大幅度提高。金州乡人均收入3年迈出三大步,2011年为7010元,2012年为8709元,2013年为100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