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龙眼”背后的故事

“金牌龙眼”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强


    “热气腾腾的‘金牌龙眼’来喽,开饭!”2月16日11时30分,伊辽高速辽源收费站疫情防控一线的市运管处执勤人员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金牌龙眼”,一边说“小金子”真挺体贴人的,给力!
    “金牌龙眼”是一碗看似普通的馄饨,因形状像龙的眼睛,入口筋道,口感极佳,且出自市运管处稽查队“90后”队员金兆伦一人之手,所以才被命名为“金牌龙眼”。
    “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味道美滋滋的,最重要的是非常暖心。”市运管处执勤人员都说,山珍海味都不如“金牌龙眼”,“小金子”金兆伦这孩子真不错。
    自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市运管处在伊辽高速辽源收费站配合相关部门对入辽车辆进行检查、对人员进行测温。为有力地防控疫情,做到检查检测“无缝对接”,全处人员分成若干个小组,24小时“零间歇”坚守,每8小时一换岗。
    “疫情防控期间,正值冬末春初,天气乍暖还寒。单位食堂关闭了,市区内所有饭店、小吃店也都不再营业。执勤人员在外面一站就是8小时,饿了只能吃些面包、火腿肠、泡面对付一口。”这些都被“小金子”金兆伦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为此,金兆伦向领导主动提出每天自己包馄饨为抗击疫情一线同事送温暖的想法,领导当即表示同意并支持。
    至此,从2月4日到2月19日伊辽高速辽源收费站卡点撤离为止,这位“90后”的金兆伦,每天早早起来就开始包馄饨,中午11点半准时为执勤人员送去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元宵节这天,他还特意给大家煮了汤圆,汤圆虽小,却饱含着浓浓的爱心和祝福。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也总是冲锋在前。记得在去年稽查队一次下路检查时,自己被车刮伤后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让人敬佩。”提到金兆伦,同事辛柯蒙这样评价他。
    “他在部队当过5年兵,修养和思想境界高。在这特殊时期,他主动给大家包馄饨,细节真的让人很暖心。”市运管处稽查队队长丛鹏威说。
    面对领导和同事的赞扬,金兆伦只是憨憨地一笑说:“在大灾大难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尽一分力,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越是难的时候,咱越得往前冲,绝不退缩,我们要勇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