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园丁”换上“战袍”

当“园丁”换上“战袍”
本报记者 付晓娇

    一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志愿者对进入鑫阳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本报记者 张建树 摄


    如果这几日你在某些路口看到了孩子学校的老师,请不要惊讶。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假期里,龙山区教育局的机关干部和区属学校的教师接到区领导协助社区进行防控工作的指令后,转换角色,换上“战袍”,奔赴战场。
    在短短的时间里,由320名党员志愿者和青年教师先锋队组成的46个志愿小组集结完毕,将助力全市15个社区、50多个卡点,进行全天24小时守护。很快,她们来到“新”的工作地点。在卡点处,询问、登记、发放通行证,面对陌生的工作,她们看上去似乎又那么熟练,因为身上的这份使命让她们奋力前行。
    虽然我市疫情相对稳定,但越是这样越要严防死守,越不容我们放松警惕。从疫情发生的那一刻,最先忙碌起来的是班主任老师,她们每天都要统计孩子们的出门情况、在家情况,有新的消息及时在班级群里告知家长,叮嘱出门在外的同学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慌心理,树立积极的心态。
    如今,值守在各个卡点的老师们更是克服种种困难,把担当和职责放在了第一位。在鑫阳小区卡点处,记者看到正在执勤的一实验小学志愿者教师王静波和刘东芳。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她们不放过任何车辆,仔细询问、认真登记。在她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四个字——辽源力量。刘东芳说:“在接到校领导的工作指示后,我们所有参加疫情防控的老师都克服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我的同伴王老师家里有两个孩子,小的还很小,为了不让孩子找她,她早早就起来,然后抱着衣服悄悄走出去,白天就让姐姐照顾妹妹。这让我心里特别难受,但是又被我们老师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没有参加上防控工作的老师,她们也想着各种方法来支援我们,有送防护用品的,有老师家属开车陪着值班跑腿、印材料的,甚至还有社区居民给我们送热水、包子、零食、口罩和手套。这更加成为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所以面对再多的困难,我们不怕!”
    在这次防控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儿。多寿路小学的刘雁鹏老师是名老党员,因为家中父母生病需要他的照顾,所以校领导并没有安排他。当刘雁鹏得知前去卡点值守的大多是女同志时,他为父母请来了护工,然后主动请缨来到了卡点处,并申请在夜班执勤。刘雁鹏的举动打动了所有多寿路老师的心,不愧是一名老党员,越是国家有难的时候,越体现了那份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教师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她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人民教师的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课。她们用平凡善良的心,向社会证明她们最美的样子。春已到,花将开。她们深信,迎接她们的胜利曙光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