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的乡土声音

期待更多的乡土声音
本报记者 李及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振兴乡村更需要资源下乡,更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引领农民参与到投资少、收益好的项目中来。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东辽河百里河道两侧种植沙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市“两会”刚刚启幕,来自乡村基层的代表、委员关于乡村振兴的议案和提案引来广泛关注。
    这些群众声音对怎样更好激活农村要素、改善农村环境、补齐县域经济短板,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都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来自农村生产生活一线、乡土气息浓厚的声音越多,就越有利于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农业农村现状,让有关部门更真切地听到农民的真实呼声,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献计献力。
    期待乡村基层代表、委员提出更多接地气、有利于“三农”事业发展的好议案、好提案,也期待相关部门更好地倾听乡土声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