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山区:奋进2020
新使命 新任务 新征程 新期待
龙山区:奋进2020

汽贸小镇招商入户有序进行。
鸿图锂电新建项目试生产车间。
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花开果香助增收。
龙山区发展驶向快车道。
奋斗造就幸福,实干铸就大业。
这一年,龙山区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
这一年,龙山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1.56亿元,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9.5亿元,增长3.3%;
这一年,龙山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实现27300元和14000元,增长3.7%和4.9%……
回首2019年,龙山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市委、市政府探索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径的新征程中,勇于解放思想、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保持了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龙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视察吉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委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市委“五大改革”“六个体系”建设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主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开创龙山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聚焦转型升级突出补链强链
对标全市“211555”发展目标,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补链条、聚集群、促升级,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重点推动华纺科技与汽车、家电、家居等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对接合作,鸿图锂电、国能、国醇等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利源精制重整复产及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落地,谋划实施巨峰生化1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加强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龙山。
◆聚焦乡村振兴突出产业兴旺
以产业项目化、项目产业化思维谋划和发展农业经济,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谋划万亩国家级中草药种植产学研基地项目,实施一批精品农业、生态采摘与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探索土地深松、代耕代种、集中耕种等农业生产形式,以农业产业协会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做精做强“周家酸菜”“天山河”“够够购”等优势品牌,建设龙山区与绍兴市越城区地产品展销中心等战略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聚焦消费热点突出多元培育
立足中心城区优势和空间,构建特色鲜明、产业互动、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围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及服务业发展平台,重点实施欧蒂爱智能实验室、欧蒂爱研发中心和柔性订单制造平台、中远物流园、新龙塑胶中德产学研创新制造实训基地等项目,推动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落地,打造东辽河、渭津河、仙人河两岸及市中心特色街巷夜市街区,实施越野滑雪+轮滑训练基地项目和北国红豆旅游项目,谋划建设网红直播基地等多元产业,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级。
◆聚焦产城融合突出共建共享
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唱好东部生态新城、寿山产业新城“双城记”。以“一山两河、四岸一湖”生态水系建设,打造集高端商住、文化教育、旅游康养、商贸服务、生态观光、都市农业六大业态为一体的东部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重点推进栾架山运动步道、渭津河生态廊道、东部生态新城起步区两横三纵街道和水电气热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汽贸小镇二期和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项目开工建设,启动琵琶小学、演艺广场、研学基地项目和区中医院、康养中心等项目。推进龙山工业开发区与寿山镇镇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产业外溢承接示范城镇、开发区服务功能配套发展城镇、全域乡村文化旅游节点城镇,重点实施寿山镇镇区道路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工程、镇区河道明渠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渭津河两岸、东环路土地整理收储项目,建立塘坝、湖泡、山林自然资源档案,逐步推进河湖连通工程,打造干净整洁、通透开阔、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空间,建设“宜居龙山”。
◆聚焦文化引领突出厚植内涵
深度挖掘整理龙山区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凝练具有龙山特色的文化符号。围绕“文化+历史”“文化+政府”“文化+资本”,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长白山文化、东辽河文化、关东文化、琵琶文化、梅花鹿文化为主线,系统研究扶余后期王城、七一古城、工农古城、魁星楼、西安煤矿特别支部等历史遗迹,挖掘梳理龙山泥人、沙氏木雕、徐派鹿茸等非遗技艺,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提挡升级,推动龙泉湖、红豆谷、硅泉谷和大良、山湾、永治田园综合体协同互补发展,激发文旅经济活力。
◆聚焦生态文明突出导向思维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项目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龙山高质量发展。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强化农业用地管理,持续开展畜禽粪污治理行动,加大秸秆打包离田力度,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施灯杆河、榆树川河及其支流堤防加固、生态护岸工程,推进永康、永治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谋划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农乡(镇区)污水干管工程二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渭津河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发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场等项目。
◆聚焦和谐稳定突出系统治理
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社会事业、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打通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和盲点,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四个不摘”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改扩建连阳路小学,谋划建设琵琶小学,新建、改建友谊路幼儿园等6所公办幼儿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提升域内金融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关注城市深度贫困人群,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田蓓蕾 赵强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田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