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防老”怎样才是“都挺好”?
现代人“防老”怎样才是“都挺好”?
核心提要:
一部《都挺好》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家庭问题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我们还在为苏大强的无理取闹咬牙切齿时,父母的养老问题已无形地穿插在我们的脑海里。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日常谈论的问题,更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增至2.48亿左右,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平均三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位老人。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养儿防老”和“养老送终”是“孝文化”的核心释义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多样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人口流动性增大,超过老年人口半数的“空巢老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群体。此外,目前中国大量的“四二一”家庭结构(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父母二人和一个独生子女),加重了养老的负担——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子女有心无力、长辈孤独老去,传统格局下的“中国式养老”面临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安置老人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论。
现代养老模式多元化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递增,国民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人口流动活跃、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等社会问题,养老模式也由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衍生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
首先是家庭养老,中国有句俗话:养儿防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就是老人在家中接受儿女子孙的赡养和服侍。在这种模式下,子女既能减轻经济压力,老人也能感受家庭的温暖,安享晚年。其次是机构养老,有学者在研究论文《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究》指出,机构养老是由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事务执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的模式。与家庭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是一种通过付费方式获得起居照顾服务的养老模式。当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分为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并尝试这种养老模式。还有一种社区居家养老,关于社区居家养老,在《中国老年人养老模式的研究进展》(2019)是这样描述的:它是由政府牵头,依托社区,依靠专业化服务,以家庭为核心,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的。这种养老方式借助家庭和社区街道政府的通力合作,一方面减轻了子女养老产生的经济、人力、时间等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要求。
伴随着养老产业的完善发展,养老服务要求的提升,目前,我国养老产业涵盖种类丰富。据《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智能养老产业体系,并呈现“创新、整合、应用、共享”的新趋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问题,养老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当前我国养老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政府领导和市场协调的共同努力下,“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望终将实现。
当下养老现状该何去何从
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理念与文化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已日益显现出不适应。自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们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他们的重任。
现在,中国绝大多数人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是由于当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以想象,随着老年人更长寿,独生子女们成人后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母以及他们父母的父母,人口学家称之为“四二一”问题。这意味着,“80后”在赡养老人问题负担逐步加重。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80后”称自己无法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主要原因来自三方面:一是面临的生活压力过大。一位某地产公司工作3年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刚生完小孩,但是却因为经济条件,和老公还在租房住,每月除了缴房租,孩子的开销是一大部分,所以月月财政吃紧,对于父母赡养实在力不从心。其次,就是来自工作的压力。面对竞争激烈就业市场,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已实属不易,而找到一份高薪又稳定的工作更加困难,很多“80后”为了经济独立等现实问题,只能被迫从事着高投入低回报的工作。从事销售工作的王先生给记者透露:每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每月还1500元房贷,全家生活开销控制在1500元,给孩子攒上500元今后上学的费用,朋友、同事的应酬控制在500元,只剩下1000元,再给双方父母一些钱,基本上所剩无几。尽管已经参加工作很长时间,但是经济压力很大,没有任何积蓄,目前根本无法赡养父母。随后,在受访群体中,一部分人表示觉得自己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此外,一位“50后”对记者说到,对“80后”无法赡养“50后”表示十分的理解,并且表示并没有指望自己的孩子赡养自己,他们更加希望帮助子女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现阶段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老龄化社会加剧,养老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已是迫在眉睫。老龄人口呈现增速化、失能化、空巢化等特点,养老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而对于我国近年来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衍生出的许多养老问题,特别是当下养老现状该何去何从?更是需要全社会关注,共同助力和参与。
简释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
传统的居家养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就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里互致问候、闲唠家长。环境熟悉,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路,闻着厨房的灶烟也能回到家。能有子女“床前百日孝”,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传统的居家养老在家庭原有的平台之上进行,养老成本相对比较低。当今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子女数减少,加上当前老人与子女共居向分居转变,由于独生子女居多使得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更加困难。对于子女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就业压力、社会竞争使得不少子女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相应地减少了与老年人的照顾时间,使得不少人陷入“事业人士”与“孝顺子女”角色的冲突当中。这就对传统的居家养老发起了尖锐的挑战。
而如今的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或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养老照顾,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社区是城市老年人生活和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保留了传统在家养老的形式,利用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就近而又便利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心理和物质需求,让老年人拥有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减轻其子女的日常照料负担,弥补社会养老机构的不足,能较好地解决老年居民的实际问题,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养老机构“爆冷”背后有哪些顾虑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当下很多独生子女不得不面临赡养4位老人的局面。为了使老人的生活能得到有效保障,养老院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然而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多家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高。为什么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呢?
首先,“老有所养”观念根深蒂固,一些老人住养老院怕被说闲话。61岁的刘阿姨说:“这个问题我没想过,我从来不考虑住养老院。我有好几个儿子呢,为什么要去住养老院。等我走不动了,我住谁家不行,他们能不让我住吗?我不需要住养老院。”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些老人脾气倔着呢,人还要强得很。有的八十多岁了,宁愿自己一个人住也不上儿子家,生活习惯不一样,怕跟年轻人处不到一块儿。但又不愿意去养老院。一提到去养老院就非常抵触,因为害怕被‘抛弃’。人老了,想法多。怕孤独,也怕生病,怕拖累家人,有时候觉得岁数大了没有用了,怕被嫌弃。其实,住养老院也没有什么不好,衣服有人洗,饭也有人做,还有同伴每天陪着聊天。只不过,很多人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另外,一些能自理的老人害怕入住养老院后“失去自由”。70岁的曹老伯是独居老人,由于懒得在家里开火,每天早上和中午就去饭店解决吃饭问题。曹老伯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生活,曹老伯说:“孩子都成家了,跟她们住在一起不方便,我是自己单住,不过每天做饭就比较麻烦。最初我是想入住养老院的,但看过很多家养老机构,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价格太贵,要么环境太差。最主要是场地小,不能出门,这一点最让我接受不了。出不了门,那跟被关起来有什么区别。自从发现我家附近开了这间餐厅,算是把我独居的最大困难给解决了。在这里吃饭不仅价格便宜,还能交朋友,有老年人们聊聊天解闷。天气好的时候,吃完饭还可以出去逛逛。这可比养老院美多了。”
对此,很多专注于研究养老机构的人士认为,养老院应注重多元化发展,很多问题是养老机构的适配度不足造成的。就目前来看,不管是机构的建设数量、服务质量、还是从业人员配比来说,都不能满足全体老年人口的需求。一些机构想要做大做全,其实很难。真正入住率高的那些,大多数都是有针对性地服务有某一类需求的老人。定位准确的,才能找到发展方向。大多数自理老人更适合居家养老,这类老人可以以社区养老机构为依托,解决日间照料和助餐问题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住养老院;养老院要承担的主要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失能老人在选择入住时更多的是关注机构医疗条件,因为这部分老人有很强的就医需求,但对环境要求可能不高。入住困难的主要是半失能老人,这部分老人数量大,他们既需要机构一定的专业化服务,对环境、服务质量要求还高,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精神慰藉。要解决养老机构发展与老年人需求适配度不够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等一系列措施来提升适配度总量。养老机构应注重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多给老年人一些精神关怀,同时,打通内外链接渠道,根据老年人不同需要尽可能对接一些社会资源进入养老院,使老年人生活更丰富。
·评论·
老有所养 三方共担是基础
“老有所养”是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有医疗机构做过调查,绝大多数老人由于脑力退化,无力接受新生事物,不能跟上社会进步;无力像年轻时那样思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步入不完全行为能力。很多老人虽然看似日常生活自理,但是涉及理财、医疗等复杂选择和突发状况,自己不能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家庭、两代分居和“空巢老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能靠立法要求子女探望父母等道德手段强制子代事亲。如果不提供足够的“适老社会”改革,提供足够的社会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和照料需要,在老年人前往社会服务机构时提供人手帮助,大批老年人实质上被“慢性弃老”。
虽然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在制度建设和覆盖范围上取得较大成绩,但是从成熟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上看,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总的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中国人民群众的养老问题,核心还是在于制度建设和完善。只有制度先行,才能助推我国养老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和壮大。按照目前养老保险体系需要三点,即,第一由国家强制建立,作用在于保基本,确保国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第二按职业强制或自愿建立,实现生活锦上添花;第三由个人自愿建立,实现幸福养老。同时,要出台新的激励政策,通过制度来推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我国养老发展速度,提升我国养老金整体和人均储备水平。同时,我们也看到,只有合理划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障中的责任,建立起三方共担机制,发挥三方各自的作用,才能实现我国养老三支柱齐头并进,才能真正解决好我国的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的终极目标。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