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讲台的追梦人
情系讲台的追梦人
——记东丰县实验小学教师李东霞
本报记者 付晓娇
22岁,她登上三尺讲台,投身于心爱的教育事业,一干就是18载。李东霞,作为东丰县实验小学教师,她坚持做班主任工作,奋斗在教学一线,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初心、坚守热爱的事业。
不论在偏远的乡村小学,还是在任务繁重的实验学校;不论是面对照料幼小孩子的困难,还是面对照顾受伤父亲的抉择,她从未退缩过、从未放弃过。每次谈到教过的学生考入某名牌大学时,李东霞脸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那是她对教育事业忠诚的表白。
然而,李东霞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更有取舍的伤痛。那是在她父亲遭遇车祸受伤的时候,面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和一旁企盼的母亲,她犹豫着是否请长假照顾父亲,是否提请校领导为她更换工作岗位、退出班主任行列。思虑良久,她没有跟校领导提出任何请求,而是选择与母亲轮流照顾父亲。每天下班后,她匆匆忙忙打车赶到梅河口医院,接替母亲照顾父亲。这样忙碌的第十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下班后赶往医院,却突然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孩子放学后没有回家。她立刻改变行程,开始寻找孩子。在找到并把这名学生送到家后,她匆忙赶到医院,而此时的父亲却再次摔伤。在母亲埋怨的目光中,父亲的伤残已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
师爱是从师之魂。多年来,李东霞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爱学生,用强烈的责任感来教育影响学生。虽然她患有严重的后背肌筋膜炎,稍一劳累就会剧烈疼痛,但为了心爱的学生,她从未请假休息治疗,只是利用中午休息和下班时间按摩缓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慈母般关爱。
2017年,李东霞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叫孙小光的孩子,父母离异,母亲出走,音信全无,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与年迈的爷爷、智力不健全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孩子的衣服长时间无法换洗,极其邋遢,学习成绩不好,性格也非常内向,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班级的角落里,不和同学一起玩耍,班级的其他孩子也避之不及。李东霞经常与孙小光聊天谈心,给他洗衣服、买文具用品、课余时间为他辅导功课,用母爱般的温暖关怀着他。渐渐的,孙小光的衣物整洁了,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在她目前所带的班级中,还有一名学生因脚踝部骨折,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班级小便,李东霞坚持为学生倒尿桶,像母亲一样照顾他。这样的言传身教直接感染着其他学生,孩子们都主动配合老师关心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作为一线教师,李东霞把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平日里,她不肯错过每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是哪个年级的课,她都会用心听、用心琢磨,取之精华,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李东霞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等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课改开放日”活动中,她为全县老师作观摩课《她是我的朋友》,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县第二十届评优课活动中,她执教的《长城》一课,荣获一等奖。 她制作的课件《位置与方向》,荣获第十一届省中小学优秀课件大赛一等奖。她制作的教具“气体反冲演示器”,在县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她撰写的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吉林省首届小学生说文解字大赛中,李东霞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李东霞的从教经历,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却是“向上向善、求进求实,扎根一线、奉献终生”的教育坚守,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她还将全力奔跑,继续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