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共建共享模式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报告,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生态篇(下)
    百万亩造林概算投资需103亿。实施如此大手笔生态工程,改变传统的造林思路、提升造林质量和效益并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是必然选择。为此,我市在多方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创新思路,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


创建共建共享模式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本报记者 王茵


    实施百万亩造林,钱从哪儿来、地从哪儿出?这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巨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方向,也是路径。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动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辽源在推动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尝试。
    在与林业局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记者得知,为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和途径,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机制和模式,我市组建了辽源绿色生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从事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利用、资源开发及相关领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服务,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等业务。
    据林业局负责人吕明介绍,集团成立后,与国内专门从事营林造林、林产品加工和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央企—中国林业集团进行了多次对接,并于12月3日在第四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与中林集团、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政府发挥林业发展战略决策、制订规划、申报项目、行业服务、组织协调等方面优势;中林集团发挥资金投入、技术引领、加工利用、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优势;中产联作为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组织,在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协调、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行业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和优势。三方共同探索政企合作、央地合作、行业横向纵向合作、重点林业项目推动机制,共同谋划辽源市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林、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林木种苗、林产品加工贸易、森林旅游康养等林业项目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市政府组织开展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林、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林木种苗、林产品加工贸易、森林旅游康养等林业重点产业发展前期工作,会同中林集团、中产联开展重点林业产业项目规划调研、前期论证等工作。
    吕明表示,在与中林集团对接的同时,我市还先后对接了深圳铁汉生态、湖南九九慢城杜仲产业、长春北佳集团、省新型城镇化投资公司等企业,随着中林的成功入驻,更多社会资本也将逐步进入辽源。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保障百万亩造林工程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辽源市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辽源市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清收还林等工作的通知》,指导造林工程稳步、有序开展。建立健全百万亩造林工程检查监督机制,加强建档建制等基础工作,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市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定期对县(区)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情况进行督查。制定《辽源市百万亩造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进一步规范百万亩造林工程的管理与监督。各县(区)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市林业局抽调专业人员分别组成检查组,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和抽查,准确掌握各县(区)具体建设情况,为兑现省政府补贴资金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学理念、创模式、建机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辽源在探索、在实践,也在探索与实践中收获成功、收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