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
前言:今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12月7日为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进一步营造宪法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我市将开展宪法进企业、社区、农村、机关、校园、军营及网络七个主题活动日,宣传新中国成立70年宪法发展历程、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在全社会形成维护宪法、捍卫宪法、弘扬宪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宪法发展主要历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建国纲领和建设蓝图,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人民宪章,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954年9月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五四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目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人民宪法”。
1982年12月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党的领导和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和奋斗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
习近平总书记说宪法
新时代,我们党更加重视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宪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12年12月4日,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2018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上专门就现行宪法修改、宪法实施、宪法宣传教育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2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的重要讲话;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018年12月,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19年10月,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八二宪法颁布施行后历经五次修正
1988年4月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改内容有两个:一是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一次被写进宪法;二是土地使用权商品化首次获得法律承认,对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
1993年3月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作了9处修改,其中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等写入宪法。
1999年3月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虽然只有六条,但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2004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次修宪的一大特点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8年3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将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及时载入庄严的宪法。
宪法走进人民、走进生活
宪法兴则国兴,宪法强则国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近年来,我市以“12·4”国家宪法日为载体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不断深入,积极开展宪法进公共交通场所、宪法进宾馆、宪法进万家等活动,不再让宪法“高高在上”,而是让宪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深入人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观念,使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我市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掠影——
宪法宣传进万家
开展宪法进宾馆活动
宪法宣传走进乡(镇)
交巡警支队西安大队在我市宪法主题公园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南康分局利用大润发LED 显示屏播放宪法宣传片,向市民普及宪法知识
西安区灯塔镇石河中心小学校全体同学开展《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
辽源市“国信公证杯”宪法法律知识电视竞赛
宪法进宗教活动场所
宪法宣传走进车站
吉林银行金汇支行在我市宪法主题公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讲话精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公室已连续在《辽源日报》宪法宣传学习专栏刊发了五期宪法相关知识。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我们面向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推出宪法知识测试题,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法治辽源建设。
答题人将测试答卷报送或投寄至我处,我们将在满分获得者中随机抽取100名给予适当奖励(参考答案下期公布)。
投寄地址: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大街3912号永辉大厦3楼辽源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联系电话:0437-3278958
宪法知识测试题
单位: 姓名: 联系电话: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年通过的。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2.我国宪法规定,(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
A.公民 B.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 D.工农联盟
4.宪法以( )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序言 B.法律 C.文件 D.决议
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设立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 C.基层群众自治 D.特殊的经济制度
6.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多数通过。
A.1/4.2/3 B.1/3.2/3 C.1/5.2/3 D.1/4.1/2
7.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8.多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5年 B.4年 C.3年 D.2年
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产生。
A.街道办事处任命 B.居民选举 C.选民选举 D.群众推荐上级任命
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二、填空题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
3、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 )的变化而变化。
4、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
5、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 )相抵触。
6、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 )宣誓。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行使国家立法权。
9、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 )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0、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 ),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本版稿件、图片由市司法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