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真正的明星

他们才是真正的明星


    核心提要:
    我们的媒体上一度充斥着许多关于文娱“明星”的新闻——他们保镖成群、他们有豪车别墅,这样的“明星”,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
    但是,有一些人,也许没有明星们光鲜亮丽的外表、没有明星们的豪车别墅,可社会的发展进步却时刻都离不开他们。比如,那些在战争年代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那些在和平年代战斗在各条战线的普通劳动者,还有在新时代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时代楷模,他们充分体现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厚重、感人至深,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支柱,他们,才是一颗颗光芒万丈的明星。他们做惊天动地事,他们是隐姓埋名人。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渝,他们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




他凭一己之力养活了大半个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回到母校武汉四中(前身为博学中学)“寻根”。袁隆平和学生们的交流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求学热情。


    曾经,有无数粉丝为追星挤爆了机场建筑。现在,科学家能成为大学生狂热追捧的“明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说明了科学家也有更多的人去追捧和崇拜。平心而论,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演艺明星比科学家更容易受到追捧是一种常见现象。现在,中国终于有了一位现象级的“明星科学家”,实属不易。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90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他对杂交水稻和他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怀有的赤诚初心,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未变。“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袁隆平曾经写道:“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于是在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袁隆平在演讲时所指出的那样,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
    当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成为全民偶像,这是一种觉醒,也是幸事。即便不是所有追随和追捧袁隆平的人在未来都会有袁隆平那样的成果,但愿意追随袁隆平的步子,未来或许同样能收获充实的人生。这既是袁隆平成为科学明星的价值,也是莘莘学子追随和追捧“科学明星”的社会意义所在。




六老汉创造的“人间奇迹”



    中央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提起治沙造林,大家总是会想起蚂蚁森林,那一点点绿色的能量最终也可成为茁壮的树苗。在现实中,确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沙漠绿洲的奇迹;他们,用38年的时光诠释了属于共产党人的初心。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是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等六位农民,在1981年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的集体林场,挺进八步沙治沙造林,并立下了子继父业的治沙誓约。三代人,三十八年,用生命还原绿色,创造了林进沙退的奇迹。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是荒漠变绿洲的持续奋斗者。201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六老汉”三代人不惧恶劣环境和治沙造林的重重困难,坚持“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三代人,坚守初心、忠于使命,扎根荒漠、压沙造林,用生命和汗水成功击退了风沙的侵蚀。把曾经的黄沙荒漠变成了今天的林海绿洲,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绿色奇迹。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更是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要明白,明星的光环应该在这样一群人身上,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更要将其与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与勇担使命、干事创业结合起来,与爱岗敬业、接续奋斗结合起来,将楷模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新时代英雄的“冲锋号角”



2015年4月26日,在云南麻栗坡,杜富国向雷场外转运炸药。


2019年4月15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杜富国与妻子王静一起散步。


    “让我来!”是“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用生命奏响的时代强音,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吹响的冲锋号角。
    2018年10月11日,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发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弹体,身为作业组长的他深知这种手榴弹当量大、危险系数高,他立刻向上级报告险情,在接到上级“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与同组作业的战友艾岩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便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轰响,手榴弹爆炸了,爆炸瞬间,他下意识向艾岩一侧倒去,阻挡了爆炸时产生的弹片和冲击波,保护了战友,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让我来!”任务面前,杜富国同志总是自告奋勇、挺身而出,用一次次“让我来”的生动实践,演绎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使命责任。敢担当,关键时刻,杜富国同志总是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用“敢担当”诠释共产党员无所畏惧、敢为人先的优秀品格。危急关头,杜富国同志总是冲锋在前、舍己为人,用“惊天一挡”的英雄壮举,书写新时代红色传人的铁血荣光。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入伍8年,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他用血肉之躯向祖国报告:我守护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鲜血换回来的。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
    负伤后的杜富国仍然坚强乐观,心态积极,对生活充满信心,渴望再上雷场。今天,我们学习杜富国,就要像他一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险和困难,都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不怕艰苦、不畏牺牲,始终保持一种战斗姿态,将使命责任扛在肩上。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杜富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军人的优秀代表和时代楷模。他用自己的行动使军旗更加的鲜红,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时代的英雄,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张富清和他的报功书、立功证书。

张富清年轻时军装照。张富清在家看书学习。




    张富清老人生于1924年,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24岁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普通战士。1948年,他在多个战役中作战勇敢,荣立多个一等功。可是7年后,张富清老人退役时,却将能证明他所有战功的证书都锁进了箱子,从此不再提起辉煌的过往。转业后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
    张富清老人的事迹让人想起那首动听的歌曲,《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原来是一首歌颂默默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贡献的人的歌,动听的歌词唱出了所有为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人的心里话。“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这仿佛就是在说老人的一生,也是在说所有为共和国奋斗牺牲的人的一生。“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祖国没有忘记每一位默默付出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也很长,与亘古的宇宙相比,人很渺小人生也很短暂,但人生也可以无限绵长,如果有人记得这个人的一生,这样的人生就能传递下去,影响一代代的人、激励一代代的人。张富清老人的事迹必将被传颂,必将激励普通人的奉献和努力。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在了解了张富清老人的事迹后,都备受感动和鼓舞。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战斗英雄,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英雄。当你将自我人生价值与时代融合,为时代奋斗和努力的时候,就成为了时代的英雄。出身贫苦的张富清老人曾对媒体说:是共产党和国家的培养,才让他成长了起来。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可以不计生死,奉献一切。
    在张富清老人身上,有太多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忘初心、不计得失、淡泊名利、攻坚克难、默默奉献……老人的事迹鼓舞着许许多多普通人,在无数平凡的岗位上闪着光。在和平时代,我们更需要向英雄学习,更需要了解曾经的血与泪,才能在面对诱惑和考验的时候,坚定信仰,迸发出强大的定力。




新时代年轻人该怎样追星


    近年来,崇拜偶像追星之风已刮得满天遍地,且越刮越大。特别是青少年好奇心重、爱模仿,视偶像为学习的对象,更希望有偶像相似的成就。适当地崇拜偶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把偶像身上好的东西,视为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鼓励,和不断鞭策自己上进的力量。就比如,很多人喜欢的电影明星,大多是他们在电影里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让人们记住了许多伟人的优秀品质、无数英雄的勇敢形象、爱国志士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的精神以及爱情的纯洁与高贵等,这些优秀品质伴随着我们成长。漫漫浸染着我们,也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里。
    崇拜本身没什么,他可以给人以力量,但这崇拜变为一种盲目的潮流,则是种残酷的戕害。在有些所谓的明星中,有的年龄仅有二十多岁,就靠一张美丽的脸蛋和一副嗓音就轻易地红遍大江南北,而他们的文化素质又能怎样,当今风靡一时的某大歌唱家,在给别人签字时,竟然把一个比较肮脏的字眼签了上去,更有甚者,某明星在驾车时撞了人后,不是去救人,而是驾车逃去,可见我们这些明星的素质有些人还是有高有低的。崇拜明星是由外而内的感染,明星满足普通人对美好的外表、生活、才艺、情感、财富的向往,普通人会因为过度崇拜明星而逐渐混乱甚至失去自己的价值观,严重者甚至会只以明星为中心,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新时代我们更该追崇那些才智卓越的人、英勇无畏的人、敢于为公道正义付出的英雄。因为,崇拜英雄是由内而外的感染,英雄能为普通人所不能之事,他的存在为普通人所受过的思想教育和自小幻想的光辉形象树立一个真实的印象,英雄直接冲击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普通人会因为崇拜英雄而模仿这种行为和处事原则并逐渐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整理
    本版图片来源于新华社、《人民日报》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