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让你变得更好

    编前语:
    自律,不仅是自我约束,更是为了人格、品性的自我提高。自律,能让人远离懒惰,凭借勤奋和努力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自律,能让人远离堕落,不放纵和守底线进而拥有无限未来……
    惰性和享乐都深深埋藏在人类的基因中,很难改变,但也并非无法改变。想要做更好的自己,就要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去打败我们身体中的劣根性。自律,正是我们所拥有的重要武器。有了它,我们就能打败懒惰、放纵、拖延症和消极情绪,从而超越自我,培养锤炼优秀的品质和坚韧顽强的毅力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律,让你变得更好


    大千世界,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天赋,自然也会有其所不擅长的领域。我们不否认天才的存在,但仍要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绝大多数人想要取得成就,更多人靠得还是勤奋和努力。一个人无论想在哪方面有所作为,都需要有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即使是天才,也一样要靠汗水浇灌成长,毕竟没有不付出努力的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勤奋努力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一时的激情拼搏奋进容易,但若不能长期坚定不移地向目标迈进,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甚至会被同行者和后来人遥遥抛在身后。毕竟真正能打败一个人的,往往是他自己。
    人都是有着惰性的,当有舒服的路可以走时,就不会选择去走更艰难的路。一个人的惰性强于意志,就会想要一直停留在舒适区。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拖延症,明明还有一堆工作等着也不愿动手去做,玩起手机连觉也不想睡,正是因为喜欢停在舒适区不愿走出来的原因。“学习哪有看电视舒服,锻炼又怎么比得上玩游戏,工作自然不如躺在床上来得享受……”但舒服也是有代价的,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活于世,无论只是为了享受人生,还是想要成就自我,都会有所追求。不愿努力、不肯钻研,即使拥有成功也只是暂时的,终究会被人超越;工作和学习不积极、不认真,又怎能有所得?只有让意志战胜懒惰,时时鞭策自己前行,才能真正有所成长,从而获得成功。所以,自律才是追求成功、超越自己最好的武器。




    自律,让你变得更优秀


    自律,不仅是简单的自我约束,更是为了自我提高,这一点在学习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学习不仅是人生成长的必要过程,也是很多家庭向上提升的重要渠道。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特殊才艺,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天分,更重要的是长期的积累。
    多少家长为了学生的成绩操碎了心,报补习班、买名师题集,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为孩子购买各种营养品补身体、补脑子……总之,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利的事情,家长们都愿意去努力完成。但无论家长如何努力,能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包含的知识内容也很杂,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哪一样学不好都是丢分项。但没人天生就是全才,想要取得好成绩,就只能埋头苦读,牢牢掌握好相关知识。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而自律则是学生坚持学习的必备素质。对很多人来说,学习本身其实是件很枯燥的事情,不管是专职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还是边工作、边进修的自我提升,学习都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见成效的。面对书山题海,很多人都会有所倦怠,这一点在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孩子们身上格外明显。这也是很多家长头痛的原因,自家的孩子明明很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只要不让学习干什么都行。还有的孩子学东西总是3分钟热度,明明是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着学着就没了热情。再热爱学习的人都有不想学习的时候,平时学习没效率,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若是在学习时遇到一些难题更是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有可能遇到,而解决他们的最好方法还是自律。
    自律是学习路上的加油站,可以让孩子行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稳定的学习时间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把控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人保证持续稳定地积累知识,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很多时候,我们视若南墙的困难也许只是一面纸糊之墙,只要再努力努力,狠下心拼一把,就会发现成功其实就在不远的前方。学习同样如此,平时学不下去,考试时又怕发挥不好,这种没底气的不自信,也正是因为缺乏自律,平时学习时没能做到足够的知识积累。
    努力学习不只体现在考试成绩上多出的分数,更应是工作后不可放下的坚持。孩子学习需要自律,作为成人也一样如此,学习不仅是自我提升,更是为了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能更加从容应对。“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什么时候知识都应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但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的无奈和选择,有多少人出了校门就再不碰书,因为工作太辛苦、家务太多、平时太忙、自己太累……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这些只是借口,只是懒散度日不愿努力的表现。如果能做到足够自律,自然会规划好时间,从众多的工作赚钱、家庭生活、吃喝享乐中挤出精力来学习,提升自己,因为,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自律,让你变得更健康


    健康存在时不觉多重要,失去了却能让人追悔莫及。健康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身体无伤病,更代表的一种良好的状态,身体需要健康,精神也同样需要健康,人与人的交往同样需要健康。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时刻去维护的,如果随心所欲地去消耗,很容易失去它。保持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经常读好书,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健康;坚持做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健康;保持与家人沟通,可以让我们的家庭环境更健康……而自律,就是让人保持健康的良方。它让我们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足够自律,朋友相聚递上香烟时,才不会想着不要太伤人面子,而是会想着这对健康不利选择拒绝;只有足够自律,亲朋齐聚时面对劝酒才会放下酒杯,而不会想着只是偶尔一次喝醉也不会太伤身体;只有足够自律,面对啤酒、炸鸡、烧烤时,才会想着熬夜和不健康饮食太伤身,而不是只顾着乐呵而纵情享受;只有做到自律,才能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做到坚持学习、运动,经常与家人交流、沟通……自律让我们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远离危害健康的放纵行为,也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自律,让你变得更美丽


    美,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追求。女人都希望自己能更加美丽,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同样颜值在线。当然,也不仅仅是女人对美丽执著。事实上,对美的追求不仅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连在大自然的动物世界中同样如此。雌兽会选择毛色更加光亮的雄兽,雄性为了求偶让自己变得花枝招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美丽不仅代表着健康的体魄,同时,也代表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无数男女对美孜孜不倦地追求也逐步升级。吃的是养颜保健品、用的是美容健身仪器,有化妆品可以修饰自己的容貌,也有各种健身运动可以改进自己的形象。正是应了那句话:“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精制爱美的女人即使再忙也要打理好形象,做头发、敷面膜、挑衣物和佩饰,护肤品和化妆品更是只要出门就得往脸上擦。这些并不只是化妆品的宣传用语,更是赤裸裸的真实。为了保持好体型,有人一周七天坚持做瑜伽从不间断;为了有一个好的形象,职场女士每天宁愿早起1小时也要化妆再出门,再晚回家也不会忘了做好肌肤护理;减肥,更是一个要大毅力才能完成的目标,从饮食摄入、运动锻炼再到日常作息,只有实实在在付出才能让人体秤上的数字有所减少。而以上所说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律。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追求健康自然美,还是想要修饰出更完美的自己,自律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只有足够自律,才能做到健康饮食、作息规律、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也只有自律,才能够让人在繁忙劳累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注意自己的形象,让自己一直保持美丽的状态。




    自律,让你远离危险歧途


    每当我们观看反腐宣传片中贪污受贿者的自白时,他们总会说自己是因为一时的贪念和侥幸心理一步走错而后步步错,最后陷入泥沼无法自拔。看着这些本该前途光明的人,因一时贪念走上了人生的错路,最终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怎能不让人警惕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也有过相似的危险想法。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想要不湿鞋,那就必须做到自律。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上,也不管遇到多大的诱惑,不该拿的别拿、不该动的别动,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真正的持久之道。而想要做到这些,靠得就是足够自律,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有多少案例给我们敲响警钟:有着大好前途的官员,刚开始只是帮着亲朋解决点儿小问题,在得到对方的回报后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想着别人都这么干,然后就从一开始的偶尔帮人办事拿钱,逐渐变成了后来拿钱才帮人办事;有着过硬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每天面临大量的金钱流水,选择被诱惑做假账或是携款潜逃;甚至是一些有着平静生活的普通人,只是因为工作的便利接触到特殊的信息渠道,就敢贩卖他人的隐私信息,甚至可能是国家机密;还有某些人,在人前是“好好先生”“和平的使者”,在没人监管的网络中就成了“键盘侠”,他们或是以各人意志凌驾于他人尊严,即使面对英雄和受害者都能随意点评辱骂,甚至仅凭自己的恶意揣测就到处散布谣言、任意抹黑他人……这些人在诱惑面前选择放纵,将自律和法制抛在脑后,就算他们一时得利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最终等着这些人的只会是法律的制裁。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任何侥幸心理都要不得,只有以自律时时武装自己,才能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以免走向危险的人生路口。
    在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教养,也暗藏着品德和未来人生的走向。生活总是充满了繁琐细碎的小难题,这些小问题看似不严重,但如果轻易向它们妥协,就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偏离安全的方向。自律能让人远离懒惰,凭借勤奋和努力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自律能让人远离堕落,不放纵和守底线方能拥有无限未来……自律看起来只是自我约束的状态,其实是种自我保护,让我们时时知道前行的方向,不会轻易偏离正确的轨道。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