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记录·记着·我们的样子

记者·记录·记着·我们的样子


    说到记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光鲜亮丽、妙语连珠、笔下生花,使人羡慕和向往。是的,记者是个光荣且值得尊敬的职业。这个光荣职业的背后,是一代代新闻人的传承,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全心投入,是记者日夜兼程地采访、“爬格子”,是编辑一字、一句、一标点的反复校正……我们不能像诗人那样只忠诚自己的才情,也不能像作家那样凭想象来讲述生活的剧本,我们需时刻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弘扬正能量,宣扬真善美。我们必须是善良和正义的守卫者,是党和政府以及百姓的宣传员。在新闻路上奔波中,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平日里,我们每天都在采访各行各业不同的人,传播着社会上的各种新闻事件。而今天,是我们新闻人自己的节日,我们就与广大读者分享一下我们光鲜之外的样子吧……




让梦想在田野上飞扬

农村部记者 李及肃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二十个记者节,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1周年,欣喜之余颇多感怀。
    时光荏苒,粗略算一下,我从事新闻工作已近30年,在农村部与农民朋友打交道也有10年光景了。这期间,我同农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农民朋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说,农民朋友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很感谢这“满是泥土芬芳”的基层工作,让我有机会同农民朋友一起感知这个伟大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袤的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农合、土地确权、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两不愁三保障……一件件惠民政策落地花开。作为党报记者,我有幸成为了这个伟大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并成为了一名宣讲、解读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践行者。
    就在不久前,我去龙山区工农乡东升村采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时,村民郭玉成为使乡亲们能早日走上柏油路、为了让东升村早日变得漂漂亮亮,带头扒了自家的房子,用一等地换了旁人的三等地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不计个人得失,将“美丽乡村”建设看得比自己的“命根子”都重要,令我肃然起敬。
    王景辉是东辽县云顶镇的普通农民,在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帮扶下,他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10年来,他流转土地13000亩,间接受益的农户多达800余户、户均增收3万元。特别是2017年,他光荣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普通农民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干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的事迹深深地感染我,同样令我肃然起敬。
    还有许许多多令我敬佩的普通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同样不普通。现在,我市已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要关口,正朝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大目标进发。如何挖掘典型人物、典型经验,采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把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当做生命线,扎根泥土、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展望未来,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人人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不一样的精彩。




“暴走”在乡间小道上
周刊部记者 陈兴权




    因工作调整,已几年没有下乡采访了。曾经熟悉的乡间小路开始陌生,时刻敏感的季节交替也不再强烈。7月初,忽接报社领导指令,下乡蹲点采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久处“芝兰之室”的我,有了种莫名的心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村民期待已久的心愿。它不仅是农村环境改善与提升的“大会战”,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做好实地采访和报道,意义非凡。
    蹲点第一站是东辽县泉太镇的老营村。地处偏远的老营村,过去因贫困在东辽县出名,现在,靠环境整治速度快、质量好在辽源市上榜。
    在该村蹲点,除去繁忙紧张的施工现场吸睛外,村书记孙国民的匆匆脚步格外抢夺视线,让我印象深刻。
    形容孙国民工作的“快节奏”,唯有“暴走”二字方为恰当。
    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村民的利益相关联,尤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邻里之间、施工队伍与村民间,偶发纠纷与小矛盾并不鲜见。为此,孙国民每天要处理的村务是平时的几倍,常常是此事未消,彼事又生。在重复的路上,讲述着类似的话,是孙国民的工作任务。“东家走来去西家,西家未完有电话”是孙国民的工作特征。在跟踪采访孙国民过程中,自认为还能“走两步”的我,为了跟上孙国民的脚步,常常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孙国民每日的行程都在几十公里,徒步走的步数在3至5万间。
    我问过孙国民,在“暴走”模式下工作累不累。他坦然说累,累得到家吃了饭就睡。但为了村民居住环境早日得到改善,不累不行!
    我带着感叹完成了采访,但内心却铭记着孙国民不知疲倦的付出精神。
    把好事办好,还需要有好人。




难忘的一次蹲点经历

经济部记者 赵强



    作为报社选派的第一批蹲点采访记者,7月19日至7月28日,我有幸到西安区灯塔镇谦和村开展为期10天的驻村蹲点采访。在从报社出发前往谦和村的路上,内心既激动又有些忐忑。但自己暗下决心,驻村蹲点采访一定要真正做到沉下去,要“身驻”农村、更要“心驻”农村,才能写得出既鲜活又有灵气的新闻报道。
    我蹲点的谦和村位于灯塔镇政府北部9.4公里处,辖区面积5.1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人口1050人,耕地287公顷。
    入村伊始,当我看到谦和村里的树绿花红、街道整洁时,便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村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抓人居环境的提升。“村里于不久前实施了旱厕拆除改造,原有的260余座违建旱厕顺利拆除。同时,我们扎实推进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并积极组织村干部对村级河道开展巡河行动……”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武的一席话让我对谦和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路有了大致了解。
    10天的驻村蹲点采访,我与村民和驻村干部亲密接触、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民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党员干部的干劲儿以及当地村民们的精气神儿。村干部一大早跑到农户家中宣传改厕、走进养殖场排查污染隐患、深入一线河道巡河“找茬”。村民们或在大柳树下乘凉打牌,或在清透河边舀水浇地,悠闲自在、不亦乐乎……
    随后,我采访的《“跑腿书记”这样抓人居环境》《弯柳树下的村庄》《“村民说事”多了一份绿色福利》三篇富有真情实感、散发泥土芬芳的新闻报道陆续见诸报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也令我自己喜笑颜开、倍感欣慰。
    回想起驻村蹲点采访的日子里,我在烈日下与村干部行走田间、在绵绵细雨中与村干部巡河、在大柳树下访谈村民……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这次深入基层驻村蹲点的采访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这次采访,给我的不仅是新闻业务素质的提升,还有更极为宝贵的生活体验。




基层,新闻的“沃土”

摄影部记者 刘鹰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基层——新闻一线,是新闻工作者心的一线、智的一线、身体的一线和思想的一线。因为,只有深入基层,新闻才有生命力;只有“一头汗两腿泥”才能挖掘出党的方针政策在干群生产生活中发挥出的作用、呈现出的效果,才能采写出接地气、有底气、有灵气的报道,心里才能踏实。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十多年的基层采访让我感悟出“镜”由情造,“相”由心生。所以,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巴的表述,报道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因为,在贯彻实践群众路线、坚持“三贴近”的新闻工作中,只有身在基层,才能实现采访深入、才能“弯下腰”感同身受地与受访者交流沟通、才能忘记彼此“工作角色”进入一种“生活角色”的融入、才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真实的每一个瞬间。只有脚下沾上芳香的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出同群众的真情,才能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能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心得体会与工作实际实现无缝融合,切实报道出导向正确、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
    一路走来,一路聆听!一路前行,一路感动!每当思考的笔、镜头伸向最基层,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就能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只有那些浸润着汗水咸涩凝成的带着露水、泥土的新闻,才能将有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新闻呈现给读者,不愧对新闻人的尊严和执著。




心有所持 笃定前行

编辑 范家郡



    2019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我在新闻岗位上度过的第十个记者节。
    2009年,我进入辽源日报社从事报纸编辑工作,正式开始了我的新闻工作旅程。我每天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从编稿、组稿到精细加工、三级审稿,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在保证稿件质量和版面美观、庄重、大气的同时,也为自身掌握和提高编校技能不断地积累着。
    编辑工作需要经常加班熬夜,“还差5分钟到0点,今天下班回家真早!”23点55分,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句话,收获了很多朋友的关心。还有一位同事在加班熬夜时在微信“朋友圈”写道:“等稿的心情就像是进入游戏时看到的Loading……”熬夜,对于一名纸媒编辑、尤其是党报编辑而言,实在是习以为常了。我们长期进行夜班修改,每当万家灯火、亲人团圆时,正是我们工作最忙碌的时候。通常,每当我们披星戴月回家的深夜,路上已空无一人……编辑虽然辛苦,但因为热爱,我们为之倾其所有。从业10年,我忘记了自己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但在这10年时间里,我编辑了1500多期版面和万余篇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作品,真正“第一时间”见证了辽源的发展与变化……
    编辑是一个“为别人做嫁衣”的职业,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编辑的职责是对新闻稿件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必须要做到用客观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编辑工作涵盖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组织版面内容、主导设计版面样式、排版校对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有较强的稿件综合处理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专业的理论素养,更要有很强的政治政策大局意识。在处理稿件时,必须要把好关,避免错误引导和不良影响,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编辑工作之中,保证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得真实、准确和人民群众的心声表达得切实、及时。
    每年的记者节,其实对于每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是365天中的普通的一个工作日。这天,仍然有人在路上奔波采访,仍然有人在熬夜加班编辑修改稿件……总之,无论在哪里、做什么,我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尽自己的职责、展新闻人的风采、用满腔热情书写梦想……




做好校对工作 服务新闻事业

校对 孙嘉筱



    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是属于我的第六个记者节。每到这个节日,我总习惯性地回头看看自己这一年来走过的路、想一想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和成长,进而凝聚起继续前行的力量。
    进入报社6年,从事报纸的版面制作、文字校对工作也有6年了。在一次次版面制作和圈红改错中,尤其对于报纸的校对工作,我从陌生变得熟悉、从磕绊变得熟练,千百张报纸校对下来,也有了自己一点儿小小的心得。
    做好校对工作,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校对,是决定报纸质量的关键环节工作。大到稿件的标题、正文,小到出报的时间、栏题图标,只要是印在这张新闻纸上的任何内容,都逃不过校对员的眼睛。每一次校对,都是对报纸的一次“美容”——修改一个标题,就像“修身”;校正一个标点符号,就像“点痣”……在一遍又一遍的圈红改错中,稿件中的疏漏和错误被不断“消灭”,报纸的“颜值”也在不断提升。
    做好校对工作,要有一股“坐住板凳”的定力。一校、二校、三校……日复一日,校对员的工作重复琐碎,又时刻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做得久了,难免枯燥乏味,这也正是考验一名校对员能力毅力的时候。越是重复琐碎的修改,越考验校对员精益求精的品性。只有在重复琐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耐心、保持热情,才能做到标准不降、尺度不减,才能发现每个细小的错误,保证每一份报纸都经得起万千读者的检验。
    做好校对工作,要有一种“胸为帅谋”的自觉。校对员的本职是勘误改错,但又绝非仅止于此。身为校对员,要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自觉做记者和编辑头脑的延伸,心中要有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新闻意识和读者意识,在校“对错”的同时也要校“是非”;在校“异同”的同时也要校“优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报纸变得更有新闻价值、更受读者欢迎。
    做好校对工作,要有一份“始终如一”的热爱。没有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就不可能在报纸上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就不可能在枯燥、重复的工作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就不可能在做好本职的同时又跳出本职,实现工作创新。
    在这个记者节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只有保持对新闻工作始终如一的热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校对员、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美容师”。这也许也应该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不变 一如往昔

要闻部记者 陈博琳



    此刻,你看到这版文字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采访的路上,也许正在采访某件事或某个人。我们每天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但当我们拿起笔,面对采访对象时,眼中的那种坚定与求真的眼神从未改变,因为,我们是记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已故老者的故事,采访这位老者事迹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哽咽流泪。这位老者就是我的老乡、大科学家南仁东。
    2017年,我在通化的一次特别采访,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南仁东,他不仅仅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天眼之父,而是一个形象更加立体,意外闯进科学殿堂的南仁东。
    1945年春天,南仁东出生在辽源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儿时的他天资聪慧,学习成绩门儿门儿5分。从小在各方面都异于常人的南仁东以吉林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但,考入清华的他并不如愿,而且还萌生过想要退学的念头。原来,南仁东一直向往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大师,报考的也是建筑系,且高出录取线50多分,但清华一句,“我国天文学更需要人才”,便将他分到了无线电系。 1968年,刚出校门的南仁东就被打成“臭老九”,下放到了通化市无线电厂。
    在通化“锻炼”的十年里,南仁东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活着,就要做点儿事儿。”
    1969年,南仁东独立完成了小型便携式收音机整体外形设计;1970年,南仁东组织研发十千瓦电视发射机;1971年,南仁东再次走在了时代的潮头,开始研究生产计算机……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就是我的老乡,一个极具工匠精神、敢为人先的南仁东!
    南仁东在北京读书工作期间,很多通化的好友都进京看过他,有的直接住到他家。翟所增就是其中一位。他对记者说:“我南大哥就像我爸一样照顾我,在厂里的时候给我介绍对象,帮我规划人生,从北京回来之后,我发现我随身携带的书里夹着很多现金,我一猜就是我南大哥给我的,他生怕我过得不好。” 80岁的张凤桐回忆说,那年我让小南给我捎北京同仁堂的药,我以为他都忘了,后来从北京回来的他连家都没回,就把药给我送来了。听说他在贵州还帮助了很多困难学生,我们一点也不意外,这就是南仁东的风格。”这,也是我的老乡,一个重情重义的南仁东!
    回到辽源,关于南仁东的报道见报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一天,一位突然出现在报社的老者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是南仁东的一位老友,说看了我写的报道以后非常感动,感觉南仁东并没有离开,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想来见见我。临走时,老者握着我的手对我说:“孩子,谢谢你!从你的文章当中我读出了属于我的珍贵回忆。” 
    当你看见我时,我和我的新闻在报纸上;当你看不见我时,我和我的新闻在路上。四年多的时间里,见习记者到本报记者的转变过程中,我收获过感动,见证过幸福,流过汗与泪,尝过苦与甜,这其中所有的滋味我都倍加珍惜,当看到见报稿件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赞许时,我知道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对我来说,能记录这个时代,能为辽源这座城市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的初心所在。
    最后,愿我们心中热忱和匆匆步履一如往昔。




我与版面的故事

版面制作 侯辰豫



    11月8日,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来。这个记者节,也是属于我的第五个记者节。每逢记者节,我都要认真地检视一下一年来我的工作情况——如何能让自己制作的报纸版面更美观、让人看着更舒服?这是我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在记者节这个重要的节点,我思考得就更宽泛、更深刻、更精细了。
    2017年4月,我接手副刊版面设计制作的工作,那是我初次作版面设计。因为生疏又不好意思请教前辈,排版自然就很迷茫,用“手忙脚乱”形容我第一次排版再贴切不过了。但是前辈们不仅没有笑话我,还主动传授我制版经验,教会我一些设计技巧,帮助我完成了自己制作的第一块版面。接下来的工作,通过向前辈们学习,我体验到了设计、美化版面的乐趣和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两年的时间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最先进的版面设计。哪个网站有图片素材、哪种报刊哪块版面被评为优秀版面、哪种颜色搭配起来更好看……都成为我关注的焦点。我通过与不同的编辑合作、制作不同的版面,学到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这些都促使我不断地成长。
    但是,我在工作中也必然遇到一些难题:稿件文字多,版面排不下;稿件文字少,空余地方大。每次都是排了又排、试了又试,自己总是不满意。通过与前辈们沟通后才明白,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设计版面有时也要善于打破常规、要有创新……每当我看着自己设计制作的版面一块比一块好看,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种感觉的原因只有一个——把最好的版面呈现给读者。
    《辽源日报》是中共辽源市委机关报。作为她的副刊,版面设计不仅要庄重、大方,承载、传递正能量,更要灵活、生动地展示党报副刊的亲和性。在担任设计制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每看到设计优秀的版面就会储存到自己的手机里,时常翻出来看看,将它们复制到我的脑海里、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整合、加工、创新,以便用在我未来制作的每一块报纸版面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专刊部记者 王超



    有的人能将兴趣爱好变成工作,而我,把工作变成了兴趣爱好。
    20多年前,我家就住在辽源日报社附近,所以经常能看到辽源的“大手笔”。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着莫名的敬仰和崇拜,却又觉得遥不可及。虽然自幼喜欢文学,10岁开始便每天写日记,文科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但因为严重偏科,导致高考失利,与新闻对口的专业失之交臂,阴差阳错地学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农业。2008年,在大专毕业两年之后,我机缘巧合地进入辽源日报社成为一名“准记者”。从那时起,也真正燃起了我的新闻记者梦。我要努力学习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采访技能,努力成为一名记者,一名文字和摄影都能胜任的“双栖”记者、一名像前辈老师们那样受人尊敬的合格记者……
    一名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外行”,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谈何容易?但是我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日俱增,成为一名合格记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也因此,我珍惜领导派给我的每一个采访任务,挖空心思努力写好每一篇新闻稿件,拍好每一张新闻图片。
    转眼间,我已在辽源日报社工作11个年头。在报社领导的关怀下、在前辈老师们的指点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我也由当年的“外行”成长为一名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专业记者。褪去曾经的青涩,如今也已过而立之年。业务上一直在砥砺前行,爱党、爱辽源、爱《辽源日报》的这颗心早已得到了传承。
    新闻事业光荣而神圣,新闻之路没有尽头。
    “您好,我是辽源日报社记者王超。近期,我们策划了一期主题专刊,想采访您……”
    “本报讯(记者 王超)”“本报记者 王超”“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超 摄”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成长和历练。
    每一个署名,都是《辽源日报》为我记者生涯留下的永久记忆和宝贵财富。




以“辽源吉D微风”内容生态搭建为例浅谈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新媒体部记者 吕琳



    辽源日报社推出的“辽源吉D微风”微信公众平台,以“政务发布、主流媒体、个体用户”三方叙事模式,搭建内容生态、深耕内容价值,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主流媒体+政务发布”的权威叙事模式。“辽源吉D微风”的优势在于与权威部门合作,多个政府部门选择第一时间在其平台上发布权威内容。今年以来,发布的《辽源市养犬管理条例》《辽源市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实施办法》等政务新闻,引起市民强烈反响,总点击量超过30万次、转载超过2万次。不但扩大了政务信息的传播力度,而且真正实现了内容上的形态各异与分众传播。
    “主流媒体+用户”的互动叙事模式。“主流媒体+用户”的互动叙事模式表现在双方共同进行内容生产与叙述,这种互动叙事让内容兼具了用户的创新活力与主流媒体的价值取向。在“12·8”发热事件中,“辽源吉D微风”报道了《辽源多人出现“发热症状”追踪报道》的文章,全文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全知视角和对事件的宏观把控。多位患者现身说法,聚焦微观,有力地辟除了谣言。“辽源吉D微风”的内容在“主流媒体+用户”的双元叙事视角下真正具备了深度与广度。
    “主流媒体+个体”的突发叙事模式。突发新闻是“辽源吉D微风”平台内容中的一部分,在这类新闻事件中,当事人个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内视角叙事虽然不及主流媒体全知视角叙事的深度,但却能在微观层面展现新闻事件中的某些信息。“微风”建立了粉丝信息群及爆料领奖机制,在对内容严格把关的情况下,依靠“众人之力”,挖掘出更多重要的新闻信息,以“众人之力”让内容生态焕发活力。
    “辽源吉D微风”让内容焕发活力才能让主流媒体汇聚人民的力量和声音,保证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主导权与竞争优势。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搭建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生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报社小老人儿”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发展

新媒体部记者 季式学



    我从传统媒体记者过渡到新媒体记者已有5年的工作经历,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在很多人眼中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技术方面被新媒体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新媒体可以“名正言顺”地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作为一名媒体记者,我觉得两者却是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如果将两者比作两种餐饮模式,我认为新媒体是“快餐”,而传统媒体是“大餐”。
    新媒体记者不仅要将眼见为实的新闻以最快速度言简意赅地呈现在网络平台上,供读者浏览,还要将政策类新闻内容及时解析成百姓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网络谣言予以快速辟谣……新媒体拼的是效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广,它可以在分秒钟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以视频、图文或是直播的方式传遍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网络时代,新媒体可以让足不出户的读者对世界各地信息了如指掌。
    2017年11月25日,“辽源吉D微风”记者凌晨抢新闻,报道了《辽源300辆公共自行车昨夜全部上线》,24小时内点击率4.1万。
    同年10月19日,“辽源吉D微风”以《辽源提前供热啦!》为题报道的新闻,仅两天阅读量达7.8万。
    2019年9月3日,“辽源吉D微风”发表了《城市节当日,辽源市民可免费看电影、坐公交车》的报道后,得到了读者的积极留言,阅读量近4万。
    可见新媒体传播之广、速度之快。
    网络时代,新媒体 “吃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媒体,只有新媒体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如同“大餐”,每一道菜好比每一篇报道,传统媒体的记者不仅和新媒体记者一样深入一线实地采访,结合采访内容深思熟虑写出精品文章,更需要编辑精挑细选对记者的文章,做到合理搭配,使其内容更有营养的呈现给读者,深思熟虑后的报道内容有高度、更有深度,白纸黑字间展现的是公信力和权威性。




新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

新媒体部记者 侯远鑫



    做新媒体记者已经快5年了,逐渐发现,当新媒体记者那得练就“十八般武艺”——直播、摄像、摄影、剪辑视频、图片后期、出现场、文字罗列等等,不仅样样要拿得起,还要样样玩儿得精。
    新媒体的记者,工作时间为“5+2+24”,每天都要随时随地刷微博、微信、贴吧、论坛、头条等,凡是跟辽源有关的事件都会触碰到我们的神经,并从中发掘具有一定话题度的社会新闻。另外,新媒体对文字的要求更为考究,不仅要主题新颖,吸引读者,内容更要短小精悍,紧凑精炼,不能使用较多的修饰词语以及铺垫词汇。如今,新闻进入了读图时代,要求文章内有大量的图片,讲究有图、有真相,因此,无论去哪儿,随身携带相机是不可或缺的“装备”,所配的文字更要语调诙谐,还时不时地融入一些网络词汇,适应网友的阅读需求。
    现在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新媒体编辑可以随时发送推文,随时修改发布内容,可现实并非这样。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我们每天只能推送一次,只能修改一处错误。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更高的政治素养和更加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一旦出现失误,哪怕是很小的一个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掌控的影响。
    新媒体最直接面对的受众是粉丝群体,对新媒体记者的要求就不再是做一条新闻,而是要用内容来服务他们,只有这样留下来的粉丝才具有粘性,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因此,我们新媒体的定位就是服务民生。
    借着记者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借用一句话给我们以自勉:因为热爱,所以坚定,好新闻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再出发。




为成为一名好记者不懈奋斗

专刊部记者 祝琪尧



    记者,是记着故事,记录感动的人。在大家的心中,记者用简洁的言辞、犀利的语言,穿透假、恶、丑的皮囊,织就真、善、美的华裳。在社会民生的大舞台上,他们旌歌铁马,驰骋沙场。而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了记者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深知,职业媒体人看似有颗强大的内心,每天风风火火,冲锋在采访一线,突破能力强、出手快,然而,内心的煎熬几乎不为外人所知。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我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小记者,还是会成为一个有本领有担当的好记者,我只知道,我会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锻炼机会,我会把握住每一条新闻、记录好每一个话题,无愧于儿时的理想,无愧于《辽源日报》专刊部的培养、无愧于无数读者的访问与期望,更无愧于“记者”这两个闪耀光环的字样。
    曾几何时,刚刚步入专刊部的我,需要采访的新闻涵盖各行各业,对民生的问题关注特别之高,和基层接触很频繁,也很紧密,对一个入职不久的新手来说,写几千字、几千字的大稿子,是一个历练的机会,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当时也因无从下手而迷茫彷徨过。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样也使我经常能到社会的最基层去,去采写一些鲜活的东西。去工地、去企业、去街边,短短几个月下来,自己“走南闯北”,阅历丰富,迅速的成长。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素养。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写得有声有色,有的却写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
    未来,我要求自己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好记者。




在最好的年华与新闻为伍

社会部记者 高琳



    何为记者?有人说“记者是行者”,你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在纸上;你见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在路上。有记者的地方,就有真相。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二十个记者节,作为一名新记者,我深感光荣与责任。能成为新闻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人的一生,能把职业与理想结合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
    跟着老前辈的脚印,我奔赴下乡扶贫采访中,这是我之前从未触及的,当我走近、了解这些村民后,在这些朴实的农民身上,我感受到他们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强烈盼望,在领导干部身上,体会到了作为人民公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不仅给予困难群众物质上的帮助、情感上的温暖,更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记者能将看到的、听到的一切用真实、鲜活的文字叙述,发挥舆论引导,凝聚社会正能量,这也正是新闻工作的意义和魅力。
    对我来说,在未来工作中,不仅要努力提高新闻写作能力、加强业务素质,就社会新闻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还要积极寻找社会上有意义、正能量的新闻素材,深入生活写出真实、鲜活的新闻报道。
    感谢报社这一平台给我前进的动力,感谢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助我成长、也感谢记者这一职业丰富了我的人生。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吴培民  李及肃  胡希伟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