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一鼓作气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

咬定目标一鼓作气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
——2019年辽源市扶贫日活动记事


    编者按: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辽源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快开展,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期间,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扶贫日系列活动,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市委组织部


    按照《辽源市2019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委组织部联系共同包保单位市委老干部局、市社保局,组织机关党员分别于10月15日至17日到东丰县东丰镇今胜村开展扶贫活动。
    走访慰问送温暖。组织机关党员到今胜村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贫困户目前的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问题等情况,征求了他们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贫困户提出的寻医看病等需求,我们及时进行了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帮助研究解决;走访过程中,我们对年龄大、劳动能力缺失贫困户的庭院卫生进行了集中打扫,进一步密切了包保帮扶部门与贫困户之间的关系。
    实地调研解难题。深入到今胜村与村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就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工作进行了集体座谈交流,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思路、重点任务、推进措施进行了共同探讨,并对村里提出的下一步工作设想,跟踪做好相关事项的协调联系,帮助其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西安区


    组织产业指导员集中在灯塔镇会议室进行了培训,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讲解。
    针对去冬今春雨雪少、可能发生春旱情况,深入村屯开展了玉米种子的选择、栽培技术培训。通过以上技术培训,为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积极协调市植物检疫站来我区进行新型喷头使用技术培训并为我区贫困农民购买价值近5万元的喷头。
    积极协调市供销社来我区进行春季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两天时间,聘请了4位专家进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农”信贷、棚室栽培技术、商标注册等有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并参观了市农科院现代化温室和周家酸菜基地,共有产业指导员和贫困村农民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培训,为灯塔镇24个益农信息社每个补助0.73万元(包括购买了电脑、电视、路由器、牌匾等设施),帮助各行政村选择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市、村委会等场所建设益农信息社,通过对每个益农信息社的培训,选配了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信息员。目前,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通过验收,实现了全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益农信息社采用统一平台、统一制度、统一编号、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标牌的方式,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标准建设,确保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四项服务”全面落地,将益农信息社打造成为农民电子商务服务的“一站式”窗口。
    积极协调市供销社来我区进行秋季送科技下乡活动,主要活动有组织产业指导员和贫困村农民到长春农博会参观学习一天,组织产业指导员和贫困村农民在灯塔镇会议室开展培训一天,聘请4位老师,讲授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玉米病害防治技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
    到金河村、沐雨村、碾山村进行了调研,征求农民有哪些需求。到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次,培训农民500人次。




    市卫健委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惠民服务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确保主题教育在卫生健康系统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10月17日,在第六个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市工会沙永福副主席带队,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县卫生健康局,辽河医院共同到共安村为贫困人员开展“走访慰问,扶困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过程中,辽河医院医护人员免费为贫困人员开展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常规、血压、心电图及B超检查。医生根据贫困人员的病情按照“精准扶贫,一人一策”原则,提出明确诊断、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辽源市卫生健康委将以主题教育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惠民义诊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广大贫困群众身边,用实际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东丰县


    2019年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为了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东丰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开展了扶贫日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来,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力量,全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开展调研慰问帮扶系列活动。县委书记郑一明、县长曾海洋等包保县领导率先垂范,到村入户开展扶贫日调研、慰问、助力秋收等活动,与贫困户共同劳动。各乡镇、部门包保干部入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汇编》,开展共同劳动、助力秋收等帮扶活动。
    开展评选表彰宣传系列活动。将选树一批扶贫干部,树立典型,引导社会各界关心脱贫攻坚动态,动员关注参与扶贫公益。推荐优秀干部参加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和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激励各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担当奉献、奋发有为。
    在县政府门前举办了以“扶贫帮困人人参与,美丽东丰处处祥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县扶贫办、卫健局等15个部门通过展板、条幅、咨询台、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展示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果,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开展学习培训系列活动。举办全县行业扶贫干部培训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各行业部门惠民政策和省考评重点内容,进一步提升扶贫干部工作能力。
    开展服务指导系列活动。组织产业指导员深入贫困村,为贫困群众进行产业和就业辅导,切实增强脱贫技能。开展电商培训、电子商务扶贫交流和企业对接活动,对已建成的“供销e家”电商综合服务站进行指导,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开展公益慈善系列活动。联动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进党政机关、进事业单位、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医疗单位各科专家,开展“服务百姓扶贫义诊”活动,为贫困患者提供无偿诊疗服务。开展医疗保障扶贫政策普及活动,重点就如何参保、就业、待遇保障方面进行解答。




    市发改委


    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当前,无数党员干部行走于贫瘠之地、田间地头,在天南海北,在群山之间,与贫困群众一起辛勤耕耘,用实干创造美好未来。
    发改委包保的贫困村是东丰县南屯基镇永兴村,该村有贫困户25户62人,自包保该村以来,发改委各级领导同志多次走访调研该村,了解贫困户实际困难,从多角度为贫困户解决实事、难事。
    今年的扶贫日,恰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节点,发改委积极联系沟通永兴村村支部,了解包保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将主题教育的“十个一”同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将好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头上。
    当得知部分贫困户缺少过冬衣物等物资,缺少必需的生活用品等情况后,委机关党委马上组织了自愿捐赠活动,收集整理八成新以上,干净整洁的羽绒服、棉衣、毛衣等物品四十余件,并购买了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必需品第一时间送到了永兴村爱心超市。
    贫困户吴桂珍大娘已经年逾古稀,家中因病致贫,欠下外债十几万,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还债,家中3个孩子待养,眼看着家家户户都在秋收,吴大娘心急如焚,一旦变天,辛苦一年的收成就有可能付之东流。得知这种情况后,发改委的党员志愿者二话不说,主动挺身而出,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直接赶往田间地头,不作秀、不走过场,撸起袖子就是干,为老人家解了燃眉之急,吴大娘一个劲的邀请大家去家里吃饭,结果这帮志愿者们只是和大娘一起同自己的劳动成果合了张影就都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临走告诉大娘,不用担心,明年,我们还来!感动的大娘几近落泪,一次次地念叨着感谢共产党。
    随后,机关党委结合此次扶贫行动组织党员开展了座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十个一”与扶贫日相结合活动,让大家感触颇深,虽然现在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伟大祖国全面复兴任重而道远,全面富裕不是个别人的富裕,今后一定要立足本职岗位,多作贡献,把辽源经济搞上去,要真正消灭贫困,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东辽县


    10月14日至17日,东辽县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走访慰问,送去温暖。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县级领导、乡镇及县直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帮扶责任人,深入包保村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捐赠捐物,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送去了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活动日期间,各乡镇、各部门悬挂宣传条幅820余条,发放扶贫宣传材料9000余份。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积极跟进,在黄金时段播放扶贫日系列活动新闻,在全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日“大宣传”格局。10月17日,县卫健局、教育局等14家行业扶贫重点部门本、单位门前或站前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了现场宣传活动。共制作宣传展板45块,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深厚的社会氛围。
    多措并举,创新载体。全县各单位通过下乡镇赶大集、深入村屯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了公益慈善系列活动,极大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生活困难。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县、乡医疗单位各科专家及医护人员,在县城及各乡镇开展了“服务百姓扶贫义诊”活动,为贫困患者家庭提供无偿诊疗服务540余人,无偿为贫困群众赠送10000余元常用药品。县医疗保障局深入到泉太镇等乡镇开展医疗保障扶贫政策普及活动,现场解答医疗保障帮扶政策。
    入户指导,解决问题。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各级包保帮扶部门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指导活动,组织全县产业指导员和具体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对秋收中遇到困难的贫困户,产业指导员联系村镇安排人员优先对贫困户进行抢收,并对个别贫困户粮食储藏进行指导,避免粮食霉烂,改善储藏环境,尽早降低粮食水分,以免贫困户受到损失。




    市农业农村局


    在我国第六个扶贫日来临之际,按照市扶贫办印发的《辽源市2019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通知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参与扶贫日活动,10月17日,由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胡凤涛带队,深入东辽县泉太镇老营村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开展了主题党日座谈活动。在老营村村部会议室,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胡凤涛交流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己的学习体会,从不忘初心就是对组织忠心、不忘初心就是对工作尽心、不忘初心就是对群众关心、不忘初心就是对规矩上心等四个方面交流了学习体会。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座谈。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胡凤涛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辽源农业农村发展变化,重点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等方面畅谈了70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老营村书记孙国民从老营村发展变化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了自己的体会,感受到70年来农民实现了由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从吃粗粮变成了吃细粮;由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还开通了客运路线;由泥土房变成了砖瓦房,村庄越来越美丽整洁,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领导,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村生活会越来越好。座谈中还对老营村今后做好扶贫攻坚、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听取了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情况的汇报。认真了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帮助脱贫干部就遇到的困难想办法、找对策,鼓励“第一书记”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开展向老营村捐赠法律农业技术书籍等活动,共捐赠了60余本书籍,捐赠的书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蔬菜家用技术知识问答》《豆类及杂粮生产技术》《水稻生产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手册》等。
    入村期间,走访慰问了驻村“第一书记”。并深入住地,实地了解工作生活状况,让驻村干部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龙山区


    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为进一步营造扶贫济困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10月17日,龙山区精心组织,通过“送关心、送政策、送健康、送技术”的“四送”举措,积极开展扶贫日活动。
    入户走访送关心,扶贫救困献真情。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张恒军、区长李鹏飞等区级包保领导率先垂范,到村入户开展调研、慰问活动,详细了解贫困村脱贫后续发展思路、贫困户目前脱贫情况,同时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各乡镇、各包保部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秋收、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整理杂物,切实改善贫困户的家庭环境卫生,提升了贫困户的精气神儿。
    营造氛围送政策,精准扶贫助脱贫。通过选树扶贫干部典型、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和《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汇编》,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扶贫日活动的知晓度,扩大扶贫日宣传的影响力。各行业部门通过给群众讲解扶贫政策,接受群众扶贫政策咨询,真正让贫困户对扶贫政策听得懂、记得住、能运用,帮助他们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扶贫义诊解难题,关爱身体送健康。组织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计生专干到贫困户家中为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对贫困户的健康状况进行详细了解,认真解答贫困群众提出的问题,讲解医保报销、大病救助等健康扶贫政策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医疗保健知识,提高贫困户的健康意识。
    提升能力送技术,担当作为展成效。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举办全区行业扶贫干部培训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干部扶贫工作能力,落实好行业扶贫政策;以“激励脱贫光荣”导向,组织产业指导员进村入户,为贫困群众进行产业指导和就业辅导,切实增强脱贫技能。
    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扶贫日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凝聚了脱贫攻坚思想共识,形成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残联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扶贫日系列活动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组织召开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会议。市残联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全面梳理了残疾人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在深入总结以往助残脱贫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残疾人工作实际及贫困残疾人的脱贫需要,制定了相关活动计划,为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奠定了基础。
    多举措开展宣传活动。市残联于国庆节期间在《辽源日报》刊发了专版,就我市残疾人扶贫、教育、就业、康复、体育等工作进行了专题宣传,为我市扶残助残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组织基层残联组织利用宣传板、LED屏上大力宣传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相关政策,向社会传达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正能量,倡导扶残助残风尚。
    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各级残联领导带领部分机关干部,深入到包保村贫困户家中打扫卫生、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帮助贫困残疾人秋收、为贫困户平整园地等活动,准确掌握两项补贴发放情况,入户对接残疾人贫困户帮扶要求,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产业扶持项目需求情况,解决贫困残疾人实际问题。
    加大残疾人培训工作力度。为精准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实用技术需求,全市各级残联通过摸底调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实用技术的培训。
    开展就业扶贫基地调研活动。为更好地了解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及运营情况,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深入东辽县辽河源镇裕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龙山区走访,实地对基地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与基地创办者、务工残疾人、辐射带动残疾人户代表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就基地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本版稿件、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