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
——辽源市原副市长、94岁董乙弟口述辽源故事


编者按


    谈起辽源的工业发展史,东北“小上海”的称号尤为响亮,它不仅是辽源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辽源百余年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宝石,是辽源人引以为傲的经典话题。今天,我们重拾记忆,穿越到斗志昂扬的年代,以此激发全市人民的干劲儿,创造更大的辉煌。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到原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董乙弟(以下简称“董老”)同志,他是东北“小上海”时期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之一。作为主要负责工业发展的市领导,东北“小上海”的建设与繁荣,他功不可没。近日,记者来到董老家里,拜访已94岁高龄的董老,听他给我们口述了当年那段峥嵘岁月……




董乙弟个人简历




    董乙弟,1926年8月生,1948年1月参加工作。
    1950年5月转为正式党员,籍贯天津市宁河县。
    历任西安县民主政府举办的青年干部学习班学员;
    西安土改工作队举办的エ人业校教员;
    北寿区区长助理;エ商科科长;
    辽东省针织厂厂长(现在营口);
    辽源市政府生产管理处主任;
    企业科科长;
    辽源地方工业局局长;
    辽源市工业生产委员会主任;
    辽源市政府副市长;
    辽源市生产指挥部副主任;
    辽源市革委会副主任;
    中共辽源市委常委、副书记;
    四平行政公署专员;
    辽源市政府副市长;
    中共辽源市委顾问。



94岁董乙弟向记者讲述大跃进时期的辽源故事


1950年,董乙弟荣获西安市(辽源市)“一等一级”工作奖状


    1973年国庆节期间,董乙弟(右一)带队在辽源市电影胶片厂施工现场参加建设。





    辽源工业发展的“十年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工业战线,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横向经济联合和联合企业集团等改革措施在企业得以贯彻实施,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提高,呈现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我市工业企业单位数至1987年末达到773个,比1978年增加87个,平均每年增加9个半企业。全市工业职工1987年末达到16万人,比1978年增加3.4万人,增长率27%。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61262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40560万元,比1978年增长1倍以上。
    198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47162万元,比1978年增长1.32倍,平均每年递增9.8%。不含村及村以下的工业产值为137151万元,比1978年增长1.21倍,平均每年递增9.1%。拥有5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42个,利润达百万大户逐年增加。
    “六五”期间以来,我市技术项目337项,其中:用外汇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34项,总投资3.5亿元,购置设备1.1万台(套),新、改扩建厂房27万平方米。1987年全市固定资产完成8854万元,比1978年增长3倍多,经过技术改造,改造了企业面貌,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我市工业企业的经济实力,为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协调发展。改革十年来,我市工业结构得到调整,在优先发展轻工,努力增加人民生活消费品生产方针指引下,我市轻工业发展比较快。1987年轻工业总产值达66279万元(含村及村以下),比1978年增长1.43倍,平均每年递增10.4%,高于全市工业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都有增长,其中:白酒、食用植物油、棉布、丝织品、机制纸及纸板等增长幅度较大,分别是1978年增长2.7倍、1.5倍,80.7%、95.5%、96.2%。重工业稳步向前发展,1978年重工业产值为80883万元,比1978年增长1.04倍,平均每年递增8.2%。增长幅度较大的产品产量有水泥、红砖、交流电机、钢芯铝绞线、烧碱,分别比1978年增长2.09倍、1.8倍、1.57倍、1.47倍、1.17倍。轻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7%上升到1987年的45%,重工业产值由1978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3%下降到1987年的55%。
    集体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更快。1987年我市集体工业总产值达34559万元。比1978年增长1.04倍,平均每年递增8.3%。其中:乡镇工业产值为7950万元,比1978年增长1.22倍,平均每年递增9.2%;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达10011万元,比1978年增长8.7倍,平均每年递增28.7%。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87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678万元,比1978年增长1.39倍。其中:实现利润2003万元,比1978年增长3.5倍。全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有很大提高,由1978年的5558元,提高到1987年的9943元,增长78.9%。




    到上海“挖”人才


    辽源是因煤而兴的城市,有大批矿工家属需要安排,发展地方工业是最佳的选择。
    辽源市诞生的第一个地方国营企业为针织厂,主要生产内衣。从上海买设备招聘工程师和技工,总计100余人。从此以后逐渐引进一批工人,这就使辽源学习上海地方工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上海工程师江大军等工程技术人员来辽后,建立了第一化工厂,生产小苏打,糖精等,后来又借聘了上海某化工厂的夏工程师生产电解双氧水。
    以上海第一制皂厂工程师陈亚芳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辽源建立了制皂厂,生产香皂、肥皂、甘油、皮鞋油和脂肪酸。
    以上海私营塑料厂潘宝泉技师为代表的一部分技工建立了辽源市塑料厂,主要生产塑料制品如牙刷、乒乓球、纽扣等民用生活用品和文体制品。
    上海制药厂工程师李道绪、吴兴复来辽创办了制药工业及生物化工产品如乳酸钙等。
    上海某化工厂工程技术人员郭兴汾、王根源来辽创办了辽源电化学工业,生产电解石盐和电石有机化工厂。后来因工业调整将郭兴汾、王根源调入人造革的开发研究,生产出漆布后转为人造革,即后来的人造革厂。王根源并参与威光材料的研制。
    上海工程师王志昭来辽源创办了味精厂,生产味精和葡萄糖。由于1953年针织厂迁址营口,留下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和矿山家属就业问题需要解决,又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引进人才,开始创办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以张雪纯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辽创办了纺织工业,恢复了针织厂,又创办了丝绸厂、棉织厂。薛义谋主抓平线、金丝绒、灯芯绒等线类产品;王继昌主抓丝绸行业;由上海第一袜厂来的朱科长筹建了第二针织厂。
    1960年8月,我市与上海纺织局协商由上海纺织局派上海丝绸工业公司经理陆沛山,上海纺织公司负责人汪剑凡、袁步宽和上海国棉二厂负责人单湘等数人来辽创建了化纤厂 。




    “小上海”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赶上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我市为了解决地方财政来源和煤矿家属就业等问题,开始筹办地方小型工业。当时在苦于一无项目、二无人才、三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本着自力更生创办地方工业的理念,在省政府(辽东省)的倡导下,采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发达地区引进的办法,我市把靶心瞄准了上海,派人员去上海进行考察引进项目和技术。
    从上海“无中生有”地引进大批项目,有针织内衣、绒布(灯芯绒、平绒、金丝绒)、丝绸、针织袜以及服装制作等项目,还有轻工、化工、塑料加工、油脂化工产品(如香皂、肥皂、甘油、脂肪酸、鞋油等)项目,有日用塑料用品(如牙刷、木梳盒、纽扣等)、化工产品(如有机染料、小苏打、糖精),电化工业产品(如电解石盐、电解水、氯气、电石、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硝化纤维、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项目。其中,生物制药产品(如乳酸钙、柠檬酸)项目,解决了当时市场的空白,被列入东北生产儿童药品的唯一厂家。同时,我市还以上海模式筹建了东海服装厂。
    这些行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省内都有名气,其特点是:一、有新产品,种类多;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三、学习上海经验取得了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辽源的糖精每吨卖价最低5万多元,年产70至80吨,上交国家税金40多万元;灯芯绒为四平和梅河口百货站全部包销;水晶牌鞋油被东北评为名牌产品;乒乓球被中央二轻部定为三大生产厂家之一;尼龙袜是东北唯一厂家;味精生产在吉林省里第一家;纯粮发酵9度米醋在全国闻名;泡沫塑料及人造革生产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我市与吉林大学合作研制出我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砂子炉项目上应用;研制生产的碳纤维新材料为我国原子弹发射所采用,受到了国防科工委的肯定,为国家生产了相当数量的碳纤维产品,研发人员受到了国家的表彰和奖励。因此,省委几次派人来我市进行调研,其他(县)同志也到我市来学习经验。吉林日报社曾派编辑部主任王旭等数人到辽源调研工业发展情况,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工厂都有从上海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这些新产品,都是由上海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研发主角。调研人员对此很感兴趣,在总结辽源工业发展中提出了辽源市是东北“小上海”的美称,后在全省传开。




    广纳八方人才奠定辽源工业发展基础


    引进项目就必须引进人才,但是,那些外地人才来到辽源也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咱们就得给人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聘请来的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不变,还给解決住房,生活上从优补给一定的细粮,带家属的给安排适当的工作等。1963年春节,上海来的工程师都没回家,我就把他们请到我家来吃饭。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请人吃饭。我老伴儿给他们包的东北酸菜馅饺子,大家吃的香,聊得高兴。后来,我们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当中有些人退休返回原籍后,还经常给我写信,表达想念和珍惜在辽源期间的时光和友情。上海工程师张雪纯,在病重的最后时刻还捎信儿说要见我一面。
    在学习上海引进产品及人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引进人才和产品领域,更加明确发展地方工业,要把“四新”作为重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在引进上海新产品方面,以轻纺工业纺织为基础扩大到化工行业、电子行业、机电行业中寻求发展。后来,上海方面对工程技术人员外流进行了控制,我们就把触角面向全国继续寻求需要的人才对象。我们经常去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地考察引进项目和技术,招聘了大批人才。先后建起了针织厂、无线电厂、化工厂、油脂化工厂、乒乓球厂、制药厂、人造革厂、味精厂、丝绸厂、棉织厂和化纤厂等企业。
    在1960年前后又侧重抓了电子行业,塑料的深加工,化工行业的发展,如电子行业中军工需要通讯方面的雷达设备及试播器等。
    长春引进人才主要是在“三所两校”即应化所、光机所、地方工业研究所和农业大学、光机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李涤非及徐刚、贾正义、闫炳义、吴聚义等人来辽创办了石油化工厂,増加了石油化工产品的技术力量,李涤非主抓了炭纤维和化工行业生产发展和咨询;徐刚、闫炳义主抓银粉、锌粉、高级涂料的生产,还有光机所杨万森、长春农业大学的吴兴复等人从哈尔滨、沈阳聘请的闫炳义、梁子明、任文修等人来辽生产加工食品,面包、糖果、香肠、米醋等产品,推动了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
    1964年以后,又从天津大学聘请了王智昭、周步凯等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碳纤维、砂子炉化学工业的研究发展。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大批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为今后辽源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本版稿件由市档案馆 提供 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市档案馆 提供 本报记者 陈兴权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