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投票“热”的“冷”思考

网络投票“热”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 咸凯慧


    有人认为,网络投票方便快捷,应当广泛运用推广;也有人认为,网络投票有很多明显的缺点,如被滥用则会沦为绑架人们情感的工具,让本应公正的投票变成靠人脉或金钱去刷票的闹剧,失去应有的公信力,让选举结果变得毫无意义。笔者的观点更倾向于后者。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来自亲戚、朋友的关于“先进工作者评选”“孩子参加XX大赛评选”等等的拉票邀约。面对亲戚、朋友抑或同事、领导的拉票请求,你该如何抉择?很多人就会为了友谊、为了亲情、为了客气等诸多原因,只管按照编号投票就是,而不去深究评选的内容和目的,更不在意参选者是“成葫芦还是瘪葫芦”。拉票的人可能不厌其烦,而帮忙投票之人却不胜其烦。在这种帮忙与被帮忙中,我们消耗掉的是自己的人情资源。
    现在,很多情况下有人如果想在网络投票中胜出,要么靠人情刷票、要么用金钱买票,让网络投票进入“不拼能力拼人脉、不拼实力拼财力”的怪圈。这样一来,网络投票的结果很容易被人为操控,它将不再代表“民意”,评选的真实性、公平性不复存在,评选结果更不会令人信服。若要让社会公众更公正地参与网络投票,我们就要对网络投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对待网络投票需要我们理性、再理性。理性对待网络投票就要做到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发挥网络投票的优势,也要尽量规避其在运行中的问题。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充分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和规范,强化监管,尽力消除各类乱象,助推网络投票回归正轨、发挥应有功能。除此之外,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要理性对待网络投票,在参与各种投票活动之前,参与者应看清投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共同努力让网络投票成为社会公正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