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中国同龄人”

我是“新中国同龄人”


    编者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而1949年出生的国人也被贴上了“新中国同龄人”的标签。他们与新中国共生共长,走过风雨沧桑,共享成功辉煌。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的七位“新中国同龄人”,以10年为单位,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片断。从他们的回忆中,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农民尚士华的童年记忆



1972年,23岁的尚士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留影是他的第一张照片


    姓名:尚士华           
    生日:1949年7月14日
    主述年代:1949年至1959年 
    关键词:大跃进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尚士华出生在西安区灯塔镇富强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
    母亲因营养不够,奶水不足,所以襁褓中的尚士华主食以面糊糊为主。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对于肉的味道是模糊的,因为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三顿,而吃得最多的莫过于大食堂的菠菜团子(大锅饭),穿的衣服裤子都是缝缝补补的,夏天,更多的时候是光着脚丫。
    1958年,国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人民公社”化。那时,辽源大地到处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变的壮观场面。为修灯塔镇丰收村的“红领巾”水库,动用了发电机和运煤的小火车。运送沙土,除了仅有的几个手推车,大家更多时候是用肩挑和手拎。当时,因为劳动强度大,生活物资缺乏,使得一些劳动力的食物涉入和体力支出不成正比。据尚士华回忆,当时同村的一个男村民一顿吃了4斤黄米饭。
    尚士华说,正是因为经历了困难时期,所以他们这一代多数人至今的生活都非常节俭。因为有经历、有感受。
    背景链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地增长。




教师张顺的水木年华


1977年,张顺荣获“先进教师”的合影


    姓名:张顺            
    生日:1949年12月27日
    主述年代:1969年至1979年 
    关键词:民办教师


    张顺是土生土长的东辽县安石镇前乡村人。因为是初中毕业,又做过三年的生产队会计,所以,1969年,20岁的张顺幸运地被村小学聘为民办教师。
    虽然是民办教师,但在张顺心里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职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白天上课,晚上学习,并敢于创新和尝试,“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也是他当时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有学生上课没听懂,他就会在课下单独为其讲解,直到学会为止;教室的桌椅板凳“缺胳膊少腿儿”,他就找来红砖搭上。为了尽量减轻学生冬天冷、夏天热的“皮肉之苦”,冬天,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上山拾柴,用来上课前生炉子。夏天,他会四处寻找较厚的大白纸,糊在教室没有玻璃的窗户上……此外,支农劳动和背诵《毛主席语录》也是当时老师和学生的必修课。“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时至今日,张顺仍倒背如流。
    1986年,国家有了新政策,在职民办教师有了到师范院校进修的机会,35岁的张顺通过考试顺利进入辽源师范学校(今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进修学习。进修期满后,他摘下了“民办教师”的标签,转正成为了国家正式的人民教师。在安石镇小学任教导主任。几年后,他又回到前乡村小学任校长直至2009年退休。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
    背景链接:民办教师是指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是为农村普及小学教育补充师资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极少数教师在农村初中任教外,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小学。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从此有了历史性的转折。1999年至2000年,全国有25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讲台。




矿工隋才的爱国情怀


隋才穿上当年的“矿工装”开心得像个孩子


    姓名:隋才      
    生日:1949年7月26日
    主述年代:1989年至1999年 
    关键词:爱国情怀


    生在矿区,长在矿区,工作在矿区的老矿工隋才是个乐观、开朗的老人。但当他面对记者,谈到与新中国同龄、今年已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未张口,眼圈却红了,眼中泛起了激动的泪花。
    1968年,19岁的隋才进入辽源矿务局成为一名一线井下采掘工人。因吃苦耐劳,积极努力,1973年通过了考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以前,他始终在井下做一线采掘工人。在当时他的基本工资每个月平均有30多元钱,且要供全家6口人生活。虽然物资紧缺、生活拮据,但他却总是乐观地认为,自己拥有稳定的工作,有贤惠的妻子和四个可爱的女儿,他很知足,很幸福。
    1989年以后,单位将隋才调到矿务局西安矿总调度室,虽然相比井下一线采掘要轻松一些,但是工资却比以前还低一些。尽管如此,他还是以感恩的心,认为这是领导的信任,所以他必须无条件地好好干。1995年左右,他每个月的工资才涨到了100多元。此时,他依然很知足,相比之前的几十元,多了好几倍。1997年7月1日,电视里直播着香港回归的盛况,电视旁,隋才激动得泪流满面。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建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当晚,他又高兴地独自喝了一盅小酒。
    背景链接: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米工杜忠提的感恩之心


杜忠提的工作证


    姓名:杜忠提        
    生日:1949年12月15日
    主述年代:1999年至2009年 
    关键词:感恩之心


    杜忠提的祖籍是河南省西平县。1970年,21岁的他来辽源投奔其兄。随后,进入辽源粮食加工厂工作,直至2009年退休。
    虽然当时哥哥是厂领导,但杜忠提却没有因此搞特殊、走捷径。反之,他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在一线车间当了30多年工人。
    1980年,他因在厂里表现突出良好,经过组织的考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工作更加努力,感恩之心也日益加重。
    后来,因全市需要大量供应玉米面和玉米碴,所以,杜忠提和同事们要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在车间生产。由于通风差等原因导致车间的环境非常的潮湿、寒凉,杜忠提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尽管如此,忠厚老实的他没有声张找领导,也没有打条请病假。而是一如既往像没事一样强撑着继续工作。他认为,是党和国家给了他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能吃得饱,穿得暖已经非常知足。所以,他不想因为个人原因,给单位和领导添麻烦。
    2009年,杜忠提正式退休。但当时,他的腿因为多年严重的类风湿早已不能独立行走,需要拄拐杖才能勉强挪动。
    2013年,他和老伴儿搬进了新苑小区55平方米的回迁楼。但因每月退休金多数都要用来吃药治病,所以没钱装修,至今,他们仍然住在没有装修的毛坯房里。
    尽管生活艰苦,身患病痛,但心怀感恩的杜忠提却经常在日记中记录着自己的收获与所得,表达着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生在新社会真好,没有战争……”“共产党好,习主席亲……”“今天新苑社区的同志又来看我了,党和人民都没忘了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祖国的同龄人,我祝福我们伟大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背景链接:感恩,是一种内心情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于他人,是宽容、温暖、责任。感恩大自然给我们衣服食物,让我们吃饱穿暖。常怀感恩之心,内心自然平和。常怀感恩之心,生活自然快乐。因为感恩,才会满足。人人怀有感恩之心,社会自然和谐。感恩的最好方式是珍惜,珍惜已经得到和拥有的一切,哪怕得到的还有缺憾,哪怕拥有的不如所愿,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老三届”孙凤珍的豆蔻年华

上世纪60年代,时值豆蔻年华的孙凤珍第一次在照相馆拍照


    姓名:孙凤珍           
    生日:1949年10月26日
    主述年代:1959年至1969年 
    关键词:上山下乡


    1949年10月,孙凤珍出生在我市一个工人家庭。父母共生育8个孩子,她排行老六。1959年,10岁的孙凤珍与大她一岁的姐姐和小她一岁的弟弟一起进入西二坑的“富二小”上了小学一年级。同年,全国开始经历“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孙凤珍虽然经常“挨饿”,但懂事的她却总是把仅有的一点儿食物留给其他姊妹吃。不仅如此,她也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因为她谨记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只有学习文化,将来才能为国家作贡献,成为有用的人。”
    1967年,初中二年级时,18岁的孙凤珍和同学们一起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被分配到西安区灯塔镇高古村的知青点,他们是“老三届”。上山下乡的日子,让孙凤珍这个城市孩子体会了集体户的生活,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以及城市里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1969年,经人介绍,孙凤珍与高古村男青年孙某结婚、生子。从此,在这里安家立业。至今已有50个年头。现在,虽然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但她也没有回城,一直住在高古村,因为她早已离不开这片土地。
    留在农村生活的孙凤珍一直保持着当年的勤奋和上进,带领全村人抓生产、搞致富。据介绍,她是原西安区灯塔镇高古村村主任,西安区人大代表。
    背景链接: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为缩小城乡差距)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其中,包括两大模式分别是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是以农场模式为主。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现象。




企业干部田欣的风华正茂

上世纪80年代,田欣任矿务局工会主席期间在会议上讲话


    姓名:田欣           
    生日:1949年3月19日
    主述年代:1979年至1989年 
    关键词:辽源矿务局


    1957年,田欣8岁,因父母工作调动,随之由四平市梨树县定居辽源。虽然没有生在辽源,但这里却有让她今生都无法割舍的辽源矿业集团。
    田欣小学是“大队长”,中学是团支部书记,下乡之后也是集体骨干。1970年2月,在集体户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回城之后她被分配到辽源矿务局十四厂。先后任厂团委书记、宣传部长及工会主席。
    在岗期间,田欣始终以“共产党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人经常“埋怨”她,放在工作上的精力太多,而对家庭关心的太少。每当这时,她总是强调:“企业壮大是辽源发展的前提,而辽源发展又直接关乎全市人民的生活,我们为企业牺牲一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又何尝不可呢?企业的大家庭好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好。我不图钱、不图利,只想多为厂里作点贡献。”
    田欣是我们《辽源日报》的老通讯员,当年,辽源的几大媒体上也经常见其名、闻其声。同事们经常羡慕地表扬她:“报纸有其名,电视有其影,广播有其声。”
    1979年,结婚四年的田欣和丈夫住在单位分的平房里;1985年,他们就已住进了40平方米的供热楼;到了1997年,她们一家已经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矿务局“干部楼”。由此可见,当时辽源矿务局是何等的“风光”。  
    时至今日,田欣始终以辽源矿务局为荣。也因此,她至今仍居住在20多年前的老楼里。她曾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仍然选择辽源矿务局,为那里奉献自己的一生。至今她还时常念叨当时矿区人民的口号:“爱矿山、做主人、现身煤炭实业。”
    2004年,田欣从辽源矿业集团十四厂工会主席的岗位上正式退休。但多年来她退休不退岗,任辽源矿业集团老体协秧歌舞蹈协会主席,西安区东山社区社会组织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
    背景链接:辽源是因煤而兴的城市,素有“煤城”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辽源矿务局相继成立十四厂、煤机厂、截齿厂、水泵厂等九个厂家。生产矿物开采相关产品60多种,畅销全国130多个矿务局,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煤炭集团,也是中国煤炭行业百强企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是辽源矿务局最辉煌的时期。




企业家孙宝成的“黄金时代”


孙宝成在自己厂里的办公室


    姓名:孙宝成            
    生日:1949年8月7日
    主述年代:2009年至2019年 
    关键词:民营经济


    辽源市原金属结构厂工人孙宝成曾是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代表。1965年参加工作,1977年任车间主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成为辽源第一批下岗工人。为了自谋出路,孙宝成做了15年的业内(金属结构)“中间商”。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好政策的不断出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2005年,56岁的孙宝成乘着国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东风,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辽源市宝丰矿山机械厂。为我市及外地相关企业,加工生产一些较有难度的关键零部件(工装、金属型材等产品)。我市的启星铝业就是其合作伙伴之一。
    创业之初,对于办企业孙宝成是零基础。不但问题重重,还应对一部分亲友的不理解。亲友觉得,年近花甲的他,应该等待退休过夕阳生活。但天生敢闯敢拼的孙宝成认为,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又大力倡导、发展扶持民营经济,自己应该做一番事业,实现自己创业梦的同时,也为辽源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开始,企业逐步走入正轨。十余年来,孙宝成带领厂里的20余名职工,以诚信为本,用心做“精品”。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辽源宝丰矿山机械厂已连续两年成为我市年均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纳税人。
    现年70岁的孙宝成,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每天比工人来得早走得晚,平均日工作在10小时以上。同时,他也经常开着车往返于自己工厂与客户单位之间。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自认为心理年龄最多不超过50岁。就像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正处于黄金时代。
    背景链接: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