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 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中秋时节 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华夏儿女对中秋圆月的独有情怀,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中秋佳节就像一个满载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的容器,盛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国的依恋、对幸福的追求。无论时移世易,中华儿女的情感世界、精神血脉总是相通,重情重义、爱国爱家、天人合一,这些本质的精神元素古今连贯。
中秋传统文化更是离不开溯本求源。追寻那质朴的价值源头,从环环相扣的文化链条中了解中秋节所承载的文明成果沉淀和最本真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今,将月饼放在中秋节俗文化环境中,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让它充当精神的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也已经成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今以富有文化韵味的方式过节,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秋月明——浓浓家国情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抬起头凝视天空中的满月,会吃着香甜的月饼,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在国人心中,中秋这个日子便是由月、夜、家组成的。
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中秋夜各种有趣的风俗,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中凝成永恒的快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清辉月色洒向人间,千里人心共盼团圆。皓月当空,尝着母亲做的糕点,品着父亲买来的月饼,佳节的传统文化韵味便随着情感升腾;远在他乡的游子,遥寄祝福或是思念着自己牵挂的远方,成了中秋情感传递的固有模式。中秋,奔忙于事业的人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希望故乡亲人的日子和善如昔。
满月作为团圆的象征和美满的寓意,使人们在阖家品尝月饼的同时,也品尝生活的甜蜜、家庭的温馨。“家”的概念和认同,在这一天显得如此美好、如此重要。当然,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和群体最小的组织,也并非总是花前月下,有时也会遭受突如其来的意外。诚如苏东坡在那首流传千古的词中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譬如当汶川大地震袭来时,无数个家顷刻受到重创,艰难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子弟兵、解放军奋战救援的同时,全国每家每户几乎都伸出了手,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正是无数个“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才支撑起我们的“家国”。当我们享受中秋节的诗意时,应当感恩生活、感恩大爱、感恩“家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此时此刻,我们对“家”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家国”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场和生存源。
中秋节作为民族佳节能穿越千年,至今兴盛不衰,因为它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合家团圆,举国同庆;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民为邦本,国运昌盛。我们应当感谢先民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于一体的节日。
传统文化——我们的精神原乡
古今连贯、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的心灵河床、是我们的精神原乡。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共同的文化底色,不管是承载着厚重的故土情怀,还是诉说永恒的家国话题,或是从中品味文化魅力,它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融于民族血脉。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传统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的文化魅力,更深层地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从中体会传统节日这一文化符号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历史价值与社会能量。
月亮是中国人向往之地,她生来就对中国哲学具有启蒙意义。嫦娥服下的“不死药”登月后引发的月下相思、中秋团圆,左右了中国文人思维和文化的走向,吴刚砍伐的月桂树“树创随合”的奇异能力,给中国哲理暗示一种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支配着华夏民族生产与生活,还给民族注入了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宁静的智慧品格和天人和谐的追求。中秋节更是在儒家文化的渗透下、在的浓墨下,祭月的成分、祭祀的色彩也渐渐地淡去。月色的朦胧、娇美引发历代文人雅士无限遐想,中秋明月高悬恰恰成为天涯海角的游子们的精神依托。著名诗人王维写下了“独在异客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记载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思乡情节,揭示了人类最纯真、最本源“天人合一”的思亲“图腾”。从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传承东方文明“丝带”,无论你漂泊在天涯海角,“思乡”就是你的民族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是我们民族和国家从容前进、自信发展的基石。据报载,1988年初,世界各国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的联合宣言中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其实,中国不仅有孔子、老子、墨子等百家诸子,也不仅有曾领先于世界且门类多元的古代科技,还有包括诗词在内浩如烟海的文学和艺术。近年来,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引领人们回归精神原乡,重建文化自信。仅就荧屏同类节目而言,《汉字听写大会》在听说读写中触动亿万人心;《成语大会》带着故事让我们一次次重温人文哲思和汉语经典;《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再一次唤醒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在时光的涤荡和人类的创造运用中越来越魅力无限。
忆古思今——千年文化藏底蕴
中秋传统节日,历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月圆之时,汉族“摸秋”、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高山族“托球舞”……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也已经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这既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
中秋节作为一种民俗节庆被确认,古代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记载。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象征三秋之正中,万民同乐迎佳日。明清之际,中秋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然而其意义远不在节日本身,而在于其蕴含的厚重的文化韵味和意义。月饼只是人们对中秋节的一种习俗和纪念,象征了团圆幸福、家庭美满,象征了亲情骨肉团聚、象征了丰衣足食、象征了喜庆祝福。因此有“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的习俗,在古人的中秋意境里,多少游子遥望星空中的月亮,思量着与故乡的距离,思念故乡的亲人。在这样的意境之下,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古老的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重大节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让我们固守数千年家庭团圆的“血脉之恋”,让古典的先人在精神气质继续传承,让现代人也能体会到古人的高雅,“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享受到古人“月到中秋分外明”时的喜悦。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薪火相传,沐古出新,愈加蓬勃繁茂。我们祖先在千百年前曾创造的光耀百世的文明成果,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蕴含着骄傲和自信。
中国“旋风”——让传统文化走出去
“全世界都说中国话”不再只是一句歌词,而成为事实。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影响力。比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到时间节点,就能在国际上刮起一股中国“旋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在接受国形成文化认同?这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五千多年文明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也可用多元载体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质,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做好传播,让传统文化自身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历史积淀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孕育着无数的文化瑰宝。名动中外的唐三彩、青花瓷,寓意隽永的织锦与刺绣,情节波澜、文字俊秀的四大名著,无一不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让人高山仰止。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让这些文化瑰宝走出去,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对促进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建设文化大国、提升国家形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气质同屏共振,我们定能光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文化家底”,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纵观当下,中华传统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要让它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找寻新的切口,在传统与现代的道路上创新方式,找准传播平台,不断发力,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绵延不绝,才能走得更有底气。
节日风气——文化遗产该厚重起来
迎中秋、贺佳节、共团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和传承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腐蚀,让节日回归到传统文化的主题上,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芳香和味道,让文明之风、廉洁之风、团圆之风在这个中秋盛行。
现在的中秋节缺少了传统文化的气息,作为中秋节传统文化之一的月饼,有的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已缺失了传统的意义,在“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之下打上商业的烙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谊也在无形中戴上了利益的“枷锁”。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戚朋友间也失去了往日的亲情交往,在这个难得的月圆之夜也不再“举杯邀明月”,那些关于中秋节的美丽传说,有的似乎也已经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甚至,让人有些遗憾的是时下不管是网络、舆论还是常见的媒体上,近些年来每到中秋节,呈现给我们最多的除了月饼,恐怕还是月饼,而真正意义丰富的其他厚重中秋文化,却是逐渐减少。更让人纠结的是除了中秋节我们缺少必要的节日文化宣传烘托和传承之外,其他的诸如端午节、元宵节等,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一点,从我们的孩子一代对这些节日的认识如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穿新衣和领压岁钱、元宵节就是吃汤圆等一知半解和过于肤浅简单的观念中,可见一斑。
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主席曾精辟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而包括中秋节等在内的节日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很好继承的载体。
显然,让中秋节等节日传统文化味更厚重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做到这些,无疑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过好中秋节,就要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的科学技术三者结合起来,丰富我们的节日民俗事象,让中秋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增强节日的吸引力、感染力,让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美在中秋!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