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说变化(二)

时代新人说变化(二)


编者按
    我的故事,哪怕再平凡,也是这个时代的故事;我的力量,哪怕再微小,也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这是我作为一名时代新人的所见及思考。回首往事,一路艰辛,但内心很甜。我们有幸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才会见到国家今天的繁荣与我们生活的富足。今后,我们仍将继续探索、继续奋斗,不负青春、不负理想,更不负这个新时代,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乘着时代的浪潮前行



讲述人:许万才,40岁,东辽县树安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年的我刚刚步入40岁的队伍,回顾人生的前半段,也算得上是经历了几番波澜。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年幼时最深刻的记忆是从土地开始延伸的。那时刚开始包产到户,农民们充满了劳动的热情。但每家的收入来源除了种地,也就是养几只小鸡、编几个小筐去集市上卖。种地可不是个轻松活儿,在没有畜力和农机的辅助下,我们一家四口人合力完成种地的一道道工绪:父亲刨坑、母亲撒种子,姐姐随后滤化肥,而我在后面踩坑填土。四人一起种一垅地,一天下来也就能种完两亩地。哪像现在用农用机,轻型农机也可以做到边挖、边漏种子、边填土,一趟就能种四垅地,一天下来可以种完二十垧地。
    记忆中的家里,住的是土坯房。一进门就是厨房,左边是锅,右边放柴,往前是水缸,里屋除了炕就是木箱,家里也没啥家具,连窗户都是木头制作的。墙上、棚上糊的是报纸,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老鼠来回跳动的声音……我小时候是在村小学念书,每天要走上两三里的路,一班只有十来个学生,全校老师算上校长也才八个人,而上学、放学的铃声就是校长拎着的一截铁轨的敲击声。因为学习好,我一路从小学、中学、高中念到大学。当时正赶上教育改制,大学开始从免费变为了收费。每学期1400元钱的学费和一个月300元钱的生活费,对我家来说是非常重的负担。在我上大学前,辛勤努力的父母养了四头牛,家里的生活条件在村里还算是不错的。为了我上大学,我们家每年都要卖掉一头牛来凑学费。等我大学毕业了,家里的牛也全没了。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我在大学时有奖学金,也参加学校实验田的采收工作。为了多赚点儿加班费,一天八小时40元钱的工作,我每天都能赚六七十元钱。
    作为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毕业后直接被招入德大公司,成为了肉鸡养殖的一名技术人员。当其他同事工作之余都在看电影、打篮球、交朋友,尽情娱乐的时候,我在跟着老师下乡给农民养殖户的家禽看病,为返乡创业积攒经验。没错,我走出家门,出外求学,到大企业就业,都是为了学技术、攒经验,我想回到家乡创业。在德大工作的八年时间里,我从技术员到养殖场场长,又因业务优秀被选派到德大集团在泰国的总公司进行相关技术学习。最终我带着学来的一身本领和养殖经验返回家乡辽源,开始了我的养殖、种植事业。
    有了集中养殖和散养养殖两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又得到了政府部门从政策上到资金上的大力扶持,减轻了我很大的创业压力,我的养殖、种植合作社开展得很顺利。组建种植和养殖的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和经营公司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比起过去的看天吃饭,现在则是摸着市场的脉搏经营。但是,我发现乡亲们的谋生方式与我离开时的差别不大。虽然房子从土坯变成了砖瓦,年轻人也都走出去打工了,但留下来的乡亲们生活依靠仍然是种地、养鸡、编手工品,然后坐等商贩上门收购农副产品或是去赶集散卖。我想帮乡亲们致富,也想让村子甩脱贫困的帽子,但也不知道除了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和鸡苗,还能帮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做些什么?最后,是快递和网购平台给了我机会,我把乡亲们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和物流推介出去,从打包到运送全部免费帮他们代卖。给这些产品更宽广的销售渠道,也让这些产品增加了销售利润,还带动了周边的村镇一起加入进来。可以说,我和乡亲们都赶上了好时代,如果没有电商和物流的成熟发展,我们村也不会摆脱贫困村的称号而变成远近闻名的电商村。
    我人生中走过的这40年,正是祖国改革发展猛烈迅速的40年。时代的飞速发展变化让我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技术才是根本,不想被时代的发展变化抛在身后,那就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才能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前行。




感谢命运 感谢新时代

讲述人:李恩庶,28岁,自主创业者


    我叫李恩庶,今年28岁。回首我28年的成长历程,可谓心酸与甘甜并存、幸运与不幸并存。我从小患有脑瘫病,导致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跳跃,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沟通交流,但我却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姥姥家度过。春天,我跟着姥姥去地里干农活儿。山花开了,我和小伙伴捕蝴蝶、捉虫子。姥爷手巧,用柳条给我们做哨子。夏天,我和伙伴们拎着罐头瓶、拿着笊篱下河里摸鱼,跟在大孩子身后到高粱地里掰乌米回来煮着吃。姥爷用蒿杆给我们编手枪、编蝈笼。秋天,姥姥给我们烀苞米、煮毛豆,舅舅上山割柴回来都会给我们揣回多种野果子。冬天,姥姥和姥爷会为我这个城里娃将屋内的火炉烧得更旺些。到了晚上,姥爷会给我和表弟烤土豆和黏饼子。这样的“烧烤”,至今想起来,嘴角仍流口水。
    虽然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散养”的,但却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和上进心。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我还拜师学习面塑手工艺多年。2009年,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我顺利考入吉林工商学院,学习电子商务营销。大学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经营手机充值和游戏装备等业务。
    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定回乡创业。虽然,这条路是艰辛和曲折的,但我坚持了下来。2014年,我开始摆地摊卖软陶手工艺品,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委屈,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之后,我又在欧亚商场租了一个摊位,但由于经营不善,不但没赚到钱,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凑不上……2015年,我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各地纷纷出台了鼓励大众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主动找到了我,让我加入园区,成为园区孵化器的一分子。我加入之后,他们帮我注册公司、办理税务登记、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带我参加东北亚贸易博览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让我的事业从一个小作坊蜕变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类企业。正是在这里,我和我的合伙人王天威相识,也正是由于他的加入,让我的公司得以转型,从以销售成品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逐渐演变为以教育培训为主、成品销售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给我的事业插上了翅膀。
    以前,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企业或个人为一个证件要跑很多次相关部门的相关新闻。从我注册公司以后,深有体会。每月报税,需要跑很多个窗口,报一次税就要一两天。那时候每月月初,一想到要报税,我就头疼。2018年,我市开始推进“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政务办理工程,将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整合在一起,打破管理界限、规范办事流程,让群众看得清楚、办得明白,一件事儿甚至几件事儿都能实现“最多跑一次”。现在,我报一次税只需在一个窗口、十多分钟就办好了。除此,“公司变更”“商标注册”等业务都变得很简单。“最多跑一次”真正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办公成本,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2016年,我来到辽源市特殊教育学校结识了一群和我一样的孩子。看到他们对生活的坚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点儿事情。经过多方努力,特殊教育学校“关东面塑”培训班成立了。我和我的团队其他老师定期教这些特殊的孩子做面塑手工艺品。由于他们的身体原因,不可能像健全人一样去完成作品,只能耐心慢慢地教,一遍不会就多教几遍,一次做不成就多做几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制作成品了。当我把他们的作品销售出去,再将收入如数交给他们时,他们开心的样子无以言表。我明白,不仅仅是因为手工品卖了钱,还包含着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孩子多一门谋生的手艺,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虽然,我的命运和常人有所不同、我有天生的体疾,但我仍然要感谢命运让我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今后,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会加倍努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负关心我、支持我的人,不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黑白键上跳跃的记忆

讲述人:刘旭峰,1985年出生,大道行文化艺术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阳光明媚的一天上午,我坐在琴旁,弹奏着小时候常弹的那首《春之歌》,从窗外吹来一缕清风,我的记忆也飘回了记忆中的那些时光……
    我的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我小时候每天伴随在妈妈的琴声周围,音乐渐渐融入我的生活中,耳濡目染。突然某一天自己在琴键上弹奏起了《春之歌》,妈妈发现了我的音乐天赋,从此便领我走上学琴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钢琴教育还未像现在这样普及,辽源市有钢琴的家庭不超过3家。也没有琴行,妈妈在个人家费尽口舌,花了8000元钱买了一台公主牌钢琴。当时的辽源还没有专业的钢琴教师。为了使我的学琴之路不走弯路,妈妈每周带我去长春学习钢琴。我的启蒙老师是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李明俊教授。那个时候,辽源到长春还没有高速公路,每个周末早晨4点钟起床,坐5个小时的客车去长春,学琴一个小时,然后再坐5个小时客车回来。冬天的时候由于路面太滑,客车要行驶六七个小时的路程。每天练琴4到6个小时,我有时候会偷偷看看楼下玩耍的小伙伴们,真的恨不得有翅膀飞出去和他们一起玩耍,可一想到周末要去学琴和路上的艰辛,还有妈妈无私的付出,我又回到熟悉的琴凳前继续练琴。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我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附中钢琴表演系,当时全省只招收7名公费生,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吉林艺术学院后,我开始了专业系统的钢琴演奏和专业音乐类学科的学习。为了每年汇报演出的那一刻,我每天都坚持在琴房练习6到8个小时。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变化、才会有台上神采奕奕的表演。手指在黑白键上跳跃,我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和附中时代。
    2001年,我跟随妈妈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会议。第一次来到北京听了音乐剧和交响乐,内心受到了很大冲击和震撼,对于音乐执著的追求和对自己更高的要求,驱使我励志考上北京的音乐高校。我开始了在中国音乐学院的求学历程,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民教授。考大学前为了节省时间练琴,我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近租了一间地下二层的房间,每天练琴13个小时,隔壁全都是艺考的同学,虽然每天很辛苦,但大家都互相激励着。通过不懈努力,我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由于我演奏能力比较突出,成为了中央民族大学合唱团首席钢琴伴奏,在北京各大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演出,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荣幸地参加了国庆节天安门前的演出。
    现在,我是一名钢琴教师,每当我在教我的学生弹琴时,都会想起我当初学琴、练琴的那些时光。如今,祖国发展如此迅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钢琴教学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加系统和专业,钢琴教师大多是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整体水平高很多。所以,现在小朋友接受专业的钢琴培训会很方便。人们对于学习钢琴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物质资源匮乏,大家都奔波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学习钢琴等才艺非常少见。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条件了,便更加重视才艺和兴趣的培养。为了推广钢琴的普及和学习,我发起成立了辽源市钢琴学会,通过这个平台,给钢琴教师和钢琴爱好者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把握住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感恩祖国的快速发展,我希望学钢琴的小朋友都有一颗恒心去坚持学习。跳跃的音符、优美的旋律、平滑的琴键,陪伴你走过的每一天都会是美妙的。




书信时光:那时的通信有温度


讲述人:祝琪尧,1988年出生,辽源日报社记者


    从前交流很慢、书信很远,但那时的通信有温度。不少“80后”记忆中的人和事,真的就成了永久的回忆。记忆中的那个年代,电子设备还没有完全普及,主要的联系方式是书信。写信沟通感情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那时写信的感觉,可以将沉积在心里的感情梳理清楚,斟字酌句变成可以永久保存的记忆,这本身也是自我陶醉的精神享受。
    还记得你收到的第一封信是谁写给你的,而你寄出的第一封信又是写给谁的吗?还记得你拿到书信时的心情吗?虽然,书信时光已经离我远去,但记忆无法忘却。闲暇时,还是喜欢把初中时收到的信拿出来回忆过往。我寄出的和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同一个人的,她是第一个主动给我写信的人,既是笔友又是初中同学。那个时候,大家都会给自己取个笔名,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时候笔名的变更也似乎代表了不同时期我们心境的变化。特别是年少时,只知道要好好学习,努力挤上黑板旁的排行榜前一页,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却都有一个侠肝义胆、游走于江湖的英雄梦。所以,大家的笔名都很有特色,不是充满诗意,便是各种英雄人物。
    印象中第一次见到纸质信件是孩提时代。某个周末去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家中,她恰巧收到了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从远方寄来的信,于是便打开同我一起读。时隔多年,小伙伴的脸庞早已记不起来,但那种读信的奇妙的感觉直到后来偶尔想起还能触动我的心,是温暖和爱。
    我的初中时期是书信盛行的年代,喜欢以笔会友。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无休止的应试压力,身心疲惫,怎么都叫人快乐不起来。我们基本没有手机,也无太多的时间去面对面互诉心声。所以,朋友之间常常在信中谈天说地,虽然时间会久一些,但这样更利于保存。当然,最有意思的是收到对方回信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打开,先大体浏览一下,然后再找时间细细地看,看了一遍又一遍,薄薄几张纸却带来无尽欢喜。直到现在,我手中还存留了几封朋友写的书信。这些信件对我而言异常珍贵,仿佛寄托着的青春。我们靠着彼此的分享、理解、鼓励、陪伴,走过了“漫长”的几年。是沉闷的过去里美好而单纯的一缕记忆,正如猫腻的《庆余年》所说:“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回忆以往,似乎觉得好笑却又有很多感慨,那些信件和邮票,印证了当时的年代独有的情感和文化。
    如今,街边墨绿色的信筒落上厚厚一层尘土,如果不是特意观察,那些曾经地标式的邮箱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在日益更新的信息化智能时代里,大多数人很难再沉下心来写出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或者是写了却更像是一个人的独白,也不会邮寄出去。再想想,过往美好的时光,那是一个多么单纯、简单,虽有苦涩但又快乐的年代。虽说过往时光不复,但感觉犹在,它是一段记忆,也是一个动力。让我们能更好地懂得把握现在、享受当下、好好生活……希望能在以后的回忆里为自己储存一份温暖和一份感动。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祝琪尧 实习生 边新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魏利军 张建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