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文化服务“活起来”

让公共文化服务“活起来”
张洪伟 黄建平


    “这已经是西安区的第三届文化节了,健步走只是拉开了序幕,后面的活动会更加精彩,既有体育类的全民健身展示、排球赛等,还有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文化娱乐活动。”西安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说。近年来,西安区坚持以文化惠民为核心,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促进各项文化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强基础,完善服务基础设施
    “以前我们扭秧歌没有场地、没有服装,都是大家自发组织的,现在文化大院建成了,还免费给大家提供了服装、音响,我们村的大秧歌在全市都扭出了名。”龙背村村民张淑凤说。
    西安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西安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及《西安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继续加大投入,提升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效能。近年来,为基层配备各类图书12000册,群众文化活动服装3000余件,音箱、乐器等活动器材150余台套;新建集图书阅览、文化活动、体育健身、体质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安区文化馆;规划建设农村文化广场23个,已建成20个,硬覆盖面积均达到8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建设了先锋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已实现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得到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设擂台,营造全民文化氛围
    西安区坚持“文化活动全民参与,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设定文化活动载体,激发群众性文体组织登上“擂台”竞技的热情。结合西安区群众文化活动特点,以全民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且广泛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充分整合、归类,集中举办和组织开展贯穿全年的6大项体育类活动,10大项文化类活动,总计超过100余场次的演出和竞赛,预计直接参与人数将达到12万人次。这些活动包括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群众性文化组织展演大赛,“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农村文化大院汇演”以及“全民健身展示大赛”“全民篮球赛”等民间体育组织竞技比赛活动。
    树品牌,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西安区艺翔曲艺社在全国又“火”了一把。今年,艺翔曲艺社原创作品《龙蚌情》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中登台亮相。
    西安区在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扶持民间特色文化艺术,为沉淀在西安区热土上的文化瑰宝搭建展示其魅力的“舞台”,以独具西安区特色的文化品牌,引领西安区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建设全省第一所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传承“国球”文化,共培养出全国少儿乒乓球冠军12名,获得国际比赛金牌5枚、全国比赛金牌36枚;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发展壮大,“安家衍纸画”得到广泛认可,“圪垯山”泥人扩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泥塑”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充分发掘传统曲艺人才,西安区艺翔曲艺社开展惠民演出200余场,成为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培训基地、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实训基地、吉林省曲艺家协会创作基地,西安区被命名为“吉林曲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