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的故事

“不忘初心”的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多年来,我们辽源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忘初心”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品读这些故事、致敬永恒的初心。




生命诚可贵,读书价更高


每天都用大量时间读书的周天红




    初心是坚持读书,读书改变命运。——周天红


    周天红,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辽源著名作家、学者。祖籍黑龙江省肇源县。1953年随家人定居辽源市。
    自幼酷爱学习的周天红,1955年小学毕业,在百分之二十五录取率的形势下,与姐姐同时考入初中。初中毕业后,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读书。1958年9月,16周岁的周天红被刚成立的辽源钢铁厂招为学徒工,遂即派往辽宁省抚顺钢厂实习。虽然进厂当了学徒工,但他的心一直在书中。初中的三年里,他就已经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59年3月8日,做了半年的学徒工,在没和任何人商量,也没和厂领导打招呼的情况下,他离岗、离职,毅然从抚顺返回辽源。同年7月,在中考的前3天,他拿着写了3000字的申辩信和自创的几首诗找到时任辽源高中校长孙立文,希望能给自己一个参加中考的机会。孙立文看了申辩信,认可了这个好学的“社会青年”。就这样,他顺利考入高中,得以继续学习,也迈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一步。
    由于经历过辍学的痛苦,所以,周天红十分珍惜重新读书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即使遭遇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也丝毫未减他的苦读之志。不是因为他家中有粮心不慌,恰恰是他心中那文学的火种炽烈地燃烧,客观环境无法使之消融。1962年,全国高考只招收17.5万人,周天红又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东北师大中文系。尽管自幼家贫如洗,但他从12周岁起,便一直是“半工半读”。这期间,他卖过冰棍儿、水果、干果、年货,扒过树皮、拣过煤渣;替父亲蹬过三轮车、修过鞋。这一切,只为供自己读书。1968年,读书第二次改变了他的命运。大学毕业后,周天红被分配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半年后调入和龙县革命委员委会政治部宣传组。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委常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8月,调回辽源,先后任中共辽源市委办公室综合科长,市政府体改委副主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政协常委、文教委主任,市房产局调研员。2004年3月退休后的周天红如鱼得水,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他享受着退休后的时光,珍惜因读书而改变的命运,也更感恩衣食无忧、国泰安康的好时代。他的一生别无所好,只爱读书、写作、买书和藏书。从1955年在地摊上购买并阅读半本(残本)《水浒传》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读书、买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巴金全集》《巴尔扎克全集》等名家名著应有尽有,现家有藏书近万册。
    周天红擅长写诗歌、散文、杂文、随笔、书评。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吉林日报》《辽源日报》等多个国内权威媒体发表过文章。2004年,出版了杂文随笔集《直面人生》;2009年,出版了第二本文集《人生絮语》。
    1996年,周天红与志同道合的书友创建读书学会,并被推选为会长。
    现年77岁的周天红依然每天坚持读书、写作,更新博客、写微博、发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与文友微信聊天……一个台式电脑、一部平板电脑、两部手机、近万册藏书,他都视如珍宝,因为这些东西是他精神生活的全部。
    周天红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除了爱书,他没有其他物质追求。虽然和老伴儿两人的退休金每个月加起来有上万元,但他们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政府分配的老房子里,亦像他之前说过的“有书可读、有事可为、有朋可访,我复何求?”




一句誓言,一生坚守


李强和他的“宝贝”——东丰梅花鹿




    初心是让东丰梅花鹿名扬世界。——李强


    李强,54岁,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正高级畜牧师。从事畜牧工作30年,为东丰县畜牧业生产及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986年,李强考入吉林省农业学校,学习畜牧兽医专业。从入学那天起,他便暗下决心,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家乡畜牧业发展添砖加瓦。1989年毕业后,他便回到家乡,从事相关畜牧工作,一干就是30年。
    虽然30年前的中专生已经算是“高学历”,但天生好学,上进的李强却总觉得学到的知识不够多,于是,1995年在吉林农业大学农牧业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取得本科学历。
    30年来,李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工作中,他总是最用心的那一个,也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7年,东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李强由畜牧局(今农业农村局)调至该单位任中心主任。虽然当时已是工作近20年的老同志,但李强没有丝毫的懈怠感,反而一心要努力再做出些成绩。他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全心全意为农户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辽源是全国闻名的“梅花鹿之乡”,而更具代表性的是东丰梅花鹿。为了让东丰梅花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向世界,2016年,东丰县政府投资50余万元,成立了东丰县梅花鹿驯养项目组,李强任组长。项目实施地点设在东丰县畜牧科技服务中心养殖基地,利用基地原有猪舍及空地改造成梅花鹿驯养场地。他带领县畜牧技术专家团队,历时两年,不畏劳苦、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成功驯化了130余只可与人互动且可进入公园与游客见面的观赏型梅花鹿,成为了国内观赏型梅花鹿群体驯化的“首创”。2017年5月购进第一批实验鹿,至2017年8月5日驯化阶段结束,共驯化观赏型梅花鹿33只,攻坚克难,没日没夜,攻克了采食关、腹泻关、驯化关等一项项技术难关。该项驯养技术属国内首创,其中采食标准、驯化标准等很多项目填补了我省梅花鹿产业项目的空白,为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大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所驯养的梅花鹿与游客互动,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正是由于李强和他团队成员们在畜牧战线上的不断创新,才得以用创造性的思维为东丰县梅花鹿产业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为东丰县乃至全国观赏型梅花鹿群体驯化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东丰是我的家,而东丰梅花鹿更像我的孩子,我离不开我的家,更离不开我的孩子。让东丰梅花鹿名扬世界,是我和所有东丰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不惜一切……”李强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高新红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义务给学生补习功课




    初心是红烛精神。——高新红


    高新红,1970年出生,吉林省东辽县人,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教于东辽县安恕镇第二中心小学校。
    “爱和责任是一种无声的诺言,深深贯穿于教师的灵魂之中。我这一生除了教师,从没想过做其他行业,不会做,也不想做”。高新红说。  
    高新红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学生时期的高新红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1989年7月,毕业之后的高新红如愿实现了她的愿望,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用青春和热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东辽县石驿小学一干就是10年,先后送走了两个毕业班。好景不长,在1999年末,国家实行“一刀切”,她下岗了。当时的她并没有抱怨,也没有由此终结她的教育之路,而是到一家私立小学任教。在那里,她又重返讲台,就这样,又过去了10年。2009年,一个好消息传来,国家有了新政策,下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招聘考试重新聘用。经过努力,2010年5月,高新红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来到东辽县辽河源小学任教,她当时所带的班级成绩突出,经常受到校领导的表扬。2012年高新红调回了她的母校,东辽县安恕镇第二中心小学。
    时如逝水,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高新红已经在教育一线奋斗了三十年,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她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青春书写着平凡的感动;她真挚的爱,像春风,为学生拂去困惑;她温暖的笑容,如黑夜的星,温暖学生幼小的心灵。三十年间,在不同的学校,高新红却始终将全部心血和不减的热忱,倾注在她的学生身上。
    高新红勇于创新,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教学研究方面,她多年来坚持阅读教育著作,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她的论文《让学生在写字中感受成功》发表在国家级重要教育期刊中。
    在高新红所带的班级里,她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30年来,她无数次从家里拿衣物或生活用品给贫困学生;给留守儿童剪头、过生日,像妈妈一样叮嘱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2012年6月,临近学生毕业还有五、六天的时间,由于小升初的压力和紧张的复习,高新红病倒了。肩膀前后各起了一个痈,疼痛难忍。虽然疼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因为她不想耽误学生的宝贵时间,也舍不得在这仅有的几天时间提前与学生分离。在学生的日记里,写下了对高老师的感激之情,在那稚嫩的一笔一画的字迹里,流露的不只是感谢,还有孩子对“妈妈”的爱。对于高新红来讲,这正是孩子们给予她最好的礼物,这就是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的荣耀与意义。从做好“一阵子”到坚守“一辈子”,定格的是那份不忘的初心,散发的是灵魂芬芳。




“玻璃大王”的乡土情结


徐连才展示他精心培育的精品葫芦西红柿




    初心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徐连才


    福建有个“玻璃大王”叫曹德旺,辽源有个“玻璃大王”叫徐连才。他们不同的是年龄和地域,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靠做“玻璃”产业白手起家,且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1959年,徐连才出生在矿务局一个矿工家庭,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在他4岁那年,父亲在井下救工友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从此,全家失去了顶梁柱,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拉扯5个儿女长大。通过父亲,徐连才从小就懂得了舍己为人;通过母亲,他又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他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当工人,又赶上了第一批下岗。上世纪90年代初,徐连才上有老、下有小,却没有了工作。但他不等不靠不抱怨,用借来的2000元钱,进购了一批“玻璃”,在家具市场街边摆摊贩卖。有了积蓄,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铺,已是衣食无忧。但徐连才不甘于现状,他想走出去开眼界,想学习更好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产业链条,想把事业做大。于是,他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 很快, 他在河北省及长春市等多地都开拓了市场,有了更广阔发展空间,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外地赚钱,回辽源投资。2005年,徐连才回辽源买了厂房,建立了玻璃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工厂。辽源“玻璃大王”的称号也逐渐传开。虽事业有成,但徐连才始终不忘初心,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节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丝毫不减。2008年,儿子大学毕业出国深造前夕,他语重心长地叮嘱儿子:“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无论到啥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不许移民改国籍,辽源永远都是我们唯一的家。”
    2015年,徐连才56岁,工厂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有固定客户和订单,儿子在澳洲有自己的事业且已结婚。虽然该有的都有了,但是这个不善言辞的低调企业家想的却是回馈家乡和社会。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发展辽源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上。
    目前,历时4年时间,位于龙山区寿山镇永康村,山地、林地、建筑用地等总面积达300余亩,集农牧业种植、养殖,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农业生态修养基地已初见模样。曾经高大帅气的“玻璃大王”,也变成了两鬓发白、身材黑瘦的“庄稼汉”。每当朋友们笑他,放着甩手老板不当,非要来“山沟”里当个农民时,他总是笑笑说:“这里的空气非常好,负氧离子很高,我想和大家共享这样的健康生活。大概再有2年这里就可以基本建成,到时候应该可以让辽源人民眼前一亮,让外地人留恋辽源,让国际友人点赞辽源。以个人的能力带动更多人赚钱,以个人的努力,使更多人健康,这是我的终极心愿。”




    本版稿件由实习生 边新宇  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