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说事” 多了一份绿色福利

“村民说事” 多了一份绿色福利
本报记者 赵强 焦红梅


    村民王德权在三道河源头河道中取水准备浇菜地。他说:“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里的‘臭水河’变成‘清泉河’,用这里的水浇菜更加原生态。”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7月21日,是记者在西安区灯塔镇谦和村蹲点采访的第三天。
    上午9时,记者从村部出发。当驱车行至3组桥时,一位村民正在河边舀水浇地的情景引得记者驻足采访。
    随即,记者来到河边,走近前与这位村民攀谈了起来。
    “你看这水,透清透清的。”村民一边乐呵呵地说着,一边拿着水瓢往塑料桶里舀水。
    村民口中夸赞的这条小河在当地被称为三道河,在谦和村境内约6.5公里,经流周边的建国村、太和村、成山村后,最终汇入龙头水库。
    这位爽朗的村民叫王德权,今年66岁,面孔黝黑,但气色很好、身板硬朗,给人一种很朴实的印象。“平时在家种点菜,当锻炼身体了。”王德权高兴地说,俺家菜园子里,榛子、李子、蔬菜啥都有,种的菜都吃不完。
    王德权带着记者来到自家菜园,快步走到黄瓜架摘下一根黄瓜递给记者。“咱家的菜从不打农药,尽管放心吃。”
    谈及眼前这条小河的变化,王德权感慨地说:“俺家距离河边也就100来米远。但早些年还没走到河边,离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儿,不论四季都得紧闭着门窗,那叫一个难受。现在河水清亮了,河里还有小鱼儿游来游去,俺还可以就近在河边舀水浇地了,实在太方便了。”
    “现在小河能有这么大改变,与咱村里治水密不可分。”王德权说,自从开始搞人居环境整治后,河边垃圾常有人清理了,养殖户也都守规矩了,不再将污水粪便直排河沟了,还有沿河村民素质也都提高了,都懂得爱惜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