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型企业成我市重要生产力

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00.9%
本报记者 李艳红

    中小微型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税收、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微型企业数量众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有较强的成长性、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过硬、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部分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具备规模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企业户数增加,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0%。截至2013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6户。其中,中小微型企业300户,占全部工业的98%,比去年同期占全部工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总量不断扩张。全市中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79.75亿元,同比增长16.9%,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0.9%,拉动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中小微型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为全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速度效益协调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稳步增长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末,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9.2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8.29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税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利润总额19.92亿元,同比增长8%。我市中小微型企业各主要经济指标占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1.8%、80.2%、80.5%、90%、105.6%。
    多个支撑亮点突出。截至2013年末,全市中小微型企业产值超过亿元以上企业有213户,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19.55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比重达到77.6%。利源铝业等11家企业产值过10亿元;金刚水泥、全达能源等47家企业利润过千万元。在辽源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利源铝业”、“金翼蛋品”、“金刚水泥”等一些知名品牌应运而生,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规模支撑作用明显,成为富民强市的“推进器”。截至2013年末,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中小微型企业有68户,同比增加17户;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中小微型企业有10户,同比增加3户。
    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在吸纳就业及安置下岗职工、繁荣经济、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企业总数90%以上都来自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市的重要生产力。

在突破瓶颈中实现“轻装上阵”
本报记者 李艳红

    当前,中小微型企业虽已成为我市重要生产力,但在发展中还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集中传统产业、增长后劲不足,要素制约明显、利润空间缩小及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处于不转型生存难、想转型能力匮乏的瓶颈之中,较难实现轻装上阵,自主呼吸。
    突破瓶颈制约,首先要制定战略规划,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中小微型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选择一些重点县(区)、行业、企业、产品率先突破,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部,从个体到整体,形成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既可选择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的大型企业,推进中小微型企业的聚集化进程,又可选择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微型企业、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植,提升中小微型企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切实缓解融资难题。提升企业资金动力,必须坚持“政银企”携手。政府应建立健全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信息池,构建政府搭台、企业自荐、银行自主选择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互动平台。银行要在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降低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加透明度,提高信用等级。同时,完善社会担保体系,鼓励企业间实行会员制的联保,实行担保和再担保相结合。
    再次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广大非公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转变生产方式,做好“产学研”衔接,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通过“靠大联大”方式,让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壮大资金规模,增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最后要切实解决中小微型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各级主管部门要在用工方面给予中小微型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积极为企业招工提供帮助。各级劳动部门要健全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企业要增强招工主体意识,通过加强与职业学校的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为企业广泛吸纳技术工人。
    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政策,规范市场监管,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更多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