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水源 恢复生态2112万株柞树苗落户东辽县

解读“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辽源实践(一)
涵养水源 恢复生态2112万株柞树苗落户东辽县

本报记者 王茵


    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百万亩涵养林种植基地柞树项目已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2019年对于辽源这片土地而言,意义非凡。
    这一年的春天,随着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综合规划的启动实施,辽源市拉开百万亩绿化造林工程序幕。
    百万亩绿化造林,规模之大、力度之大、决心之大辽源市前所未有,吉林省史上空前。
    一时之间,栽树、种树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燃”话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来辽源参加义务植树,市委、市政府倾全力推动植树造林。堤坝、沟塘插上了绿柳;湿地、荒滩披上了新装;山坡上被侵占的林地得以退还,一块块“疥疮”被悄悄填平;公路旁多年形成的垃圾山、违建棚厦得以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树苗、一处处独具匠心的绿色景观。
    而在所有这些新植的树木中,柞树占比最高、种植量最大。从3月14日到5月17日,东辽县栽植的2341万株苗木中,柞树达2112万株。
    绿化树种众多,柞树为何成为首选?
    在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柞树是世界性的水土保持优势林种,除了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等特点外,其林地吸水率和截留雨量都高于松树、杉树、桦树、刺槐林及多种针阔叶混交林地,柞树矮林截留降雨量可达36.1%。此外,柞树对于土壤营养的返还量、储藏量可达到松林的2—10倍。
    据该负责人介绍,以东辽河干流和一级支流、辽河流域一级支流两侧坡耕地为重点区域,大面积栽植柞树,对于涵养水源、恢复生态、调节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涵养水源,恢复生态,2112万株柞树苗安家落户,对东辽县还意味着什么?
    在东辽县辽河源林业站,站长谷庆宏告诉记者,柞树属于经济林,柞树叶是柞蚕幼虫摄取营养的主要饲料来源,而且柞树生长期恰好与柞蚕生长期对应,柞蚕食叶高峰期正是柞树叶龄达到老化的时候,对树叶的吞噬并不影响柞树的正常生长。
    换句话说,柞树与柞蚕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天生一对”,种柞树、放柞蚕,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据辽河源镇党委副书记韩永发介绍,东辽县放养柞蚕历史悠久,其祖父就曾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放蚕人。在他看来,放柞蚕、发展柞蚕产业,东辽县不但有基础,而且有优势,再加上眼下的政策机遇,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辽县放养柞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因其纯正的品系和优良的品质,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和青睐。此次,以百万亩绿化造林为契机,县委、县政府围绕柞蚕产业,规划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到2023年在全县6°以上的坡耕地建设人工柞林57.4万亩,在柞蚕育种、生产、加工等方面联合发力,通过加强柞蚕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化经营体系。
    植树造林,柞树当家。2112万株柞树苗落户东辽县,启动了我市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