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团圆饭 一张全家福

记者见证四个家庭过节故事
一顿团圆饭 一张全家福

    元宵佳节,一家老小欢聚一堂,用相机记录下一家人温馨团圆的瞬间,成为老百姓过节的一大乐事。一张“全家福”透出浓浓的团圆情,给远行的人带上一份思念,给在家的人留下一份想念。有人说,“全家福”不过是一张大合照。是啊,它本身虽然只是一张照片,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张普通的照片,一生中你会拍几次?这凝聚全家人欢声笑语的一个镜头,对于如今社会中聚少离多的家庭,又是多么难得?
    本报记者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通过网上征询、深入社区、发动朋友等方式,寻找到四帧“全家福”,也请读者跟随记者倾听、了解一下这四帧“全家福”背后的故事……

家庭和睦 幸福源头
本报记者  王 超


李桂清婆婆84岁大寿时的全家福


    家住龙山区东吉社区十一委十四组、58岁的李桂清是我市第三实验小学的退休教师,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元宵佳节人团圆,马年的元宵节对于退休教师李桂清来说,又是一个月圆人团圆的幸福节。89岁的婆婆身体康健,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带着女友回来过节……

    过节家里人多事多,李桂清的老伴儿怕她累着,经常抢着干家务,一家人十分和睦,李桂清的婆婆也最愿意住在他们家。说到自己的家庭,说到自己的亲人,李桂清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微笑。结婚30几年,幸福了30几年。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婆媳之间关爱有加,兄弟姊妹、叔嫂、姑嫂之间都彬彬有礼。儿子从小听话懂事。家庭成员也从十几口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几十口人。现在每逢过年、过节,全家人都聚到一起,已是30多口人五世同堂。为了证明自己的大家庭人丁兴旺,李桂清拿出婆婆过84岁大寿时的全家合影,一一给介绍她们家的每位成员。
    李桂清家住的是一栋70多平方米的老式楼房,可室内却完全现代化。她的婆婆今年已是89岁高龄,可是耳不聋眼不花。30多年来,她和婆婆以及小叔子、小姑子从没闹过矛盾。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儿子毕业后到外地发展,工作不用父母操心,两年前儿子有了女朋友,李桂清对这个准儿媳也是十分满意。李桂清说自己能有这样和谐的大家庭,真的很幸福。30多年,30多个元宵节,每年家里都是热热闹闹,一片欢笑,这个元宵节,仍然是他们全家的又一个“大团圆”。
    李桂清说:“我是1984年9月27日入党,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党龄,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时刻牢记自己是个党员,时刻提醒自己要起到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和家人是这样,和左邻右舍更是这样。自己做到了,家人自然就耳濡目染。一个家庭只有好的传统,才能有好的家风。我能做到,也是和婆婆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在前些年,如果说谁家买私家车了,那简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现在,家庭买辆小轿车就像过去买台电视机一样。今年,我们家就准备买辆私家车。在如今这么好的形势下,想买啥买啥,想干啥干啥,没有理由不为家、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楼道脏了,我去扫,邻里间有困难,我能做到的,就帮一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婆婆身体健康,我们做儿女的才有个‘奔头’。儿女都能自食其力,我们做父母的才能安享晚年。人以和为贵,家和才能万事兴。”

政策越来越好 生活更有劲头
本报记者  刘红娇

田桂荣和儿女的全家福

    在东吉社区靠近步行街位置有几栋老楼,那里住着不少我市最早住楼的回迁户,今年75岁的田桂荣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一走进田桂荣老人的家中就可以发现,虽然这个家庭并不算富裕,但被收拾的干净整洁,充满了“家”特有的温暖气息。
    田桂荣老人拿出珍藏的相册说:“我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虽然孩子们平时都很忙,可每到过年都会尽可能地团聚在一起。这张照片就是老伴70大寿时拍的。看着照片才发现家里这8年来变化真挺大,光人就添了好几口。前不久,大孙女又给我生了个重孙子。”
    在全家团圆的日子里,田桂荣老人家又多了一位新成员, “小新丁”的爷爷、田桂荣老人的长子早早结束工作从秦皇岛赶了回来。田桂荣老人指着家里看着最新潮的液晶电视说:“这是大儿子用打工赚回来的钱给我买的电视,32寸液晶的呢。其实我平常也就是听听天气预报,看看‘二人转’,但一看到电视机摆在那里就能感觉到孩子们孝顺,心里舒服。”
    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看似简单幸福,可其实田桂荣老人家的生活压力很大。她的老伴因为受工伤瘫痪多年,并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田桂荣老人在照顾他的起居。而田桂荣老人自己也有心脏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照顾老伴的辛苦,让她每年总要住上那么一两回的医院。田桂荣老人和老伴的“老保”加一起也没多少钱,更别说有病住院了。是社区干部帮着她和老伴办的医保,住院时省了不少治疗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田桂荣老人年纪大,有时候会忘了医保缴费的日期,社区同志都会提前通知她一声,免得她忘了缴费耽误看病。田桂荣老人说在社区服务里自己最得力的就是医疗保险,要是没了医保,光是看病住院的钱就能把家给拖垮了。
    田桂荣老人的二女儿现在与父母住在一起,她说自己是低保户,没有工作的她在离婚后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没有房子住只能和父母挤在一起住。一家五六口人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上个卫生间都要排队。田桂荣老人的二女儿现在努力打工,想尽早有个自己的房子,也给父母腾出地方让他们老两口儿好好松快、松快。
    二女儿一家的住房问题,也是田桂荣老人现在最惦记的事。从听社区的干部说了廉租房的事开始,田桂荣老人就一直盼着自己姑娘能有份儿。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因为第一批廉租房名额有限,根据相关规定基本安排给了残疾人家庭,她并没有得到机会。但是他们表示只要新的指标下来,一定优先考虑她女儿,现在,田桂荣老人只要等着社区干部的好消息就行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大鱼大肉不再是过年的一个愿望。在银座购物中心工作的儿媳妇白茹说:“现在社会变化真是太快了,从只爱吃肉再到如今的讲究荤素搭配,团圆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几年的生活水平确实上去了,我能感受到社会的大变迁,这生活俺们老百姓越来越有盼头了。”

住新楼过新年 生活有了新奔头
本报记者 季式学

姜富云一家

    “这张全家福,是过年时,我家搬进新楼后照的第一张照片。看,我们这一大家子乐的。住了60多年的平房,这回搬进了新楼,在新楼里过新年真幸福……”家住阳光新城60号楼的65岁老人姜富云拿着照片高兴地说。
  姜富云老人翻看着影集,每当看到老房子的团圆照都会感慨一番。他指着一张老全家福照片说:“这就是我过去的家,在老泰信一井山上,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过年人多了,都没地方坐,就连吃团圆饭都有些挤。因为那时空间小,大家吃完团圆饭,待一会儿就都走了。现在就不同了,70多平方米的楼房,两室一厅,地方大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待多久都可以。大年初一那天,我的姐姐、弟弟、妹妹和我的两个女儿几家人都来我这里过年。包饺子、做菜、唠家常、看电视、打麻将都有地方,一个也没闲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再也不会嫌挤了。”
  老人一边看着影集里的每一张照片一边感慨着几十年来的变化。女儿、女婿则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晚餐……他笑着对我说:“现在生活好了,这要是在以前,还得生火做饭,烟熏火燎的,吃一顿饭,弄的满身是灰。冬天还得劈柴、买煤、糊窗缝、烧炕……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这些了。”
  “看看我女儿、女婿给我做什么好吃的了?”姜富云起身到厨房,只见厨房里摆放着大虾、螃蟹、鱼肉、肘子。老人开心地说:“女儿真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做的都是我爱吃的‘硬’菜。说句实在话,这些海鲜要是在以前真舍不得买,因为那时就一个奔头,攒钱住个大点的楼房。”闻着锅里的菜香味儿,姜富云兴致勃勃地带我参观他的新家——70多平方米的屋子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房间让人眼前一亮,沙发、茶几、液晶大电视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体现出老人一家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姜富云看了看表说 :“外孙女参加的课外辅导班要放学了。”他穿好外套,就往外走,他一边走,一边和我说:“这以前住平房的时候,一天忙到晚,累得倒头就睡。现在住楼了,也退休有时间了,我和老伴每天的任务就是接送外孙女,闲暇时间,老伴儿还去附近的健身中心锻炼锻炼,这要在以前,也不舍得花钱办健身卡啊。”
  姜富云老人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他说:“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希望我和老伴儿的身体都健健康康的,能够为儿女们再做几年贡献,也希望宝贝外孙女能够茁壮成长。”
  这时,放学的铃声响了,看着老人牵着外孙女的手向着幸福的新家走去。
  对于姜富云一家来说,住平房的六十几年是过日子,搬进新楼是享受生活。全家福定格的只是幸福的一瞬间,姜富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生活兴旺,咱老百姓心里有了盼头”
见习记者 赵 强

李鑫一家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团圆夜,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一元复始、大地回春。这一天的团圆饭自然也成了佳节的重头戏,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共享团圆饭,传承着祖辈的口味习惯、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2月11日,元宵节前夕,家住“我的家园”小区的居民李鑫接受了记者采访。
    30岁的“80后”李鑫,是东辽县公安局辽河源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的儿子今年刚满17个月。对于每年的团圆饭,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在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比较忙,家人也难得吃到我的手艺,这回团圆饭我要亲自下厨,做个凉拌生菜、炒制青菜、糖醋鲤鱼、红烧鸡块、蒸煮鲫鱼……给我的家人尝尝。”提起元宵节的团圆饭,李鑫一口气把心中的美味说了个遍。
    近些年来,团圆饭的“吃法”开始不断翻新:有的在饭店吃,图方便省事儿;有的去外地,吃当地特色小吃;还有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追求浪漫的烛光晚餐。一个时期,到饭店吃团圆饭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而如今,随着人们对就餐环境、营养健康、促进亲情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又重新选择了回家吃团圆饭。
    李鑫说,在家吃团圆饭经济、实惠,最主要的是能让“家”的味道、“情”的味道更浓更真。
    李鑫的父亲李宝生是一名“60后”的退休职工,他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资相对匮乏,鸡蛋、猪肉等年货都要凭小票买。一般人平时也都吃不到猪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块肉。在他记忆里,最深刻的一道团圆饭要属“猪头肉”了。年轻时,家里的生活相对来说还算可以,“家里就托亲戚弄来一只小猪头,从年夜饭一直能吃到正月十五。”这几乎成了李宝生感受年味的一个标志。“那时候真是太幸福了。”李宝生感慨道。
    回忆在外吃团圆饭的情景,李鑫说,家里前些年在饭店预订过团圆饭,一开始觉得还挺方便,省了很多麻烦。但现在感觉吃不习惯饭店的菜,总觉得没有在家里自在热闹。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王超  见习记者  赵强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