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委员优势 集聚民营智慧 助推经济发展
发挥委员优势 集聚民营智慧 助推经济发展
——市政协召开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二)
政府适度介入民企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
张文芳 市政协常委、市双桥电器维修中心经理
我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理念,要向经济发达的省份学习,切实有效地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一、政府应适度介入民营企业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为企业在政策以及相关事情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降低企业由于运作不规范和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我市对招商引资企业给予了比较好的优惠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土企业应该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实现公平竞争,从而能更好地巩固和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壮大。
三、政府应引导企业家创新创造、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把握商机。政府要及时引导企业学习新技术、新材料等知识,增强企业对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意识,使企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软环境,把为企业创造优良营商环境全面落到实处。一些部门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充分的情况,甚至还有个别基层干部或公职人员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希望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具体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认真履行公职人员的职责,热情服务企业,成为企业的贴心人,让企业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发展壮大。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增强民企创业创新意识
刘刃锋 市政协常委、辽源市鑫锐立体停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们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和企业经营者缺少创新意识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据此,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创立以市为单位或以某团体为单位的人才平台,解决行业专业性人才稀缺问题。目前,我市由于劳动人口流动性较大,无法形成劳动资源聚集和优化。我们企业是做装备制造业的,无论从前期的效果设计到产品自身的技术设计,再到施工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年纪稍轻的培养后留不住,培养一批走一批,我们逐渐就变成了南方企业的培训基地。年纪偏大的,思想不活跃,产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新理念。专业技术人才的极度匮乏,对发展中的民企来说是致命的,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希望市里能够组织创立以市为单位或以某团体为单位的人才平台,这种平台类似猪八戒网,可以解决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重点培养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理念。民营企业实力弱、资金少、品牌力量不足,只能以创新求生存、改变思维的方式求强大。2015年,中国最大的创业平台——黑马会到辽源举办了一场论坛,只讲了一个怎么样做才能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关注的是企业的哪一点,结果会议开了不到一半,会场已经几乎没有人了。这就是差距,这说明我市民营企业家极度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理念。所以,建议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制,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业理念、创业思维,引进吸收国内优秀成功创业人员。
拓宽民企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融资难问题
刘强 市政协常委、吉林达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民营企业发展普遍出现的困难就是融资难。政府为解决融资难也采取了各种手段,制定了很多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更好地拓宽融资渠道,提出以下建议:
一、探索开展以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作抵押进行贷款,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没有抵押物问题或担保公司担保额度有限的问题。当然,知识产权作抵押,金融机构在办理过程中也应注意贷款风险,避免发生损失。
二、建立畅通的融资平台。当企业有好的项目时,通过平台向有投资意向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推介项目,共同参与投资入股,形成团队作战,避免企业家单打独斗,企业家没有必要追求绝对性控股,只要能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可。团队作战既能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又能解决单打独斗智慧受限制的问题。政府建立的这个融资平台,既可以让企业家互相交流、互相介绍项目、共同作战,也给社会有投资意向的个人拓宽投资渠道,共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同时也解决了社会资金因没有投资渠道而参与非法集资等问题。当然,项目的好坏,投资发起人的信用很关键。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姜连胜 市政协常委、市民建副主委
现阶段,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对金融服务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上,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整合各方优势、优化金融环境,切实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政府与金融机构形成信息互动机制。政府及经济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促进信息相互对称。积极开展项目融资推介活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项目推介会、银企对接会或银企联谊会,将有效益、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为投融资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创造机会。
二是建议政府及金融机构设立金融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金融联席会,听取民营经济、金融工作汇报,共同研究民营经济金融运行形势,解决金融在民营经济运行中的疑难问题,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研判民企优势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李君 市工商联会员科科长
在市政协组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过程中,我感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一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的发展,政府给予的“放管服”政策固然重要,但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争做百年老店,必须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相比之下,用好、用活现有人才相对比较容易。我市现有的3840多名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体制内,要制定灵活的人才政策,充分释放他们的能量,与企业结成帮扶对子,支持企业共享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同时,对扎实为企业服务、创造突出业绩的,要按照业绩、效益增加值给予一定奖励。
三是剖析典型案例,避免重蹈覆辙。完善支柱企业指导、保护和帮扶工作机制。明确指导、保护和帮扶的形式、内容、要求、工作机制和保护机制。要像驻村书记那样常住企业,定期上报支柱企业的发展状况,准确研判支柱企业发展形势和市场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是拉动力量
白洁 市政协常委、市鹰力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市很多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以及生存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为切实有效地把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到实处、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但个别职能部门在执行政策方面缺乏灵活性。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大胆积极解决,高效办事、高效服务。
二、我市很多民营企业已有近20年的历史,企业创办初期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希望政府统一梳理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集中解决。如:税务、不动产登记、两证合一等问题。扫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切障碍,使其快速发展。
三、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希望政府对守信企业进行保护,不要再将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失信企业上。
四、为留住域内企业自有人才,希望政府提供相应的域内企业人才政策,对域外柔性人才打开绿色通道。
五、近两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政策,希望政府加强税收政策的培训,使我市民营企业全面享受国家的税收政策。
六、希望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培训。重点加强管理、营销、科技创新、成本控制、税收管理、融资、资本运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训。
七、希望政府鼓励帮助民营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组织产学研对接会、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希望政府适度介入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组织相关人员进入企业进行调研,吸取利源铝业和麦达斯铝业的经验教训。
九、对目前我市双停企业进行梳理,对于市场好、产品好、只是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可以采取债转股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编后语·
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及广大民营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在发言中,他们积极踊跃,建言献策,传递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强信号。辽源的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接下来,一方面,聚焦群众最盼望、企业最在乎、社会最关注、发展最需要、攻坚最困难的事,将民营企业发展的件件举措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也要抓紧机遇,继续发挥企业家精神,从而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付晓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