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女民警

——记“辽源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何晶
本报记者 龙文影

  工作中的何晶。 本报记者 王宁 摄

  在东丰县政务审批中心大厅的公安窗口,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优美的环境,也不是有序的工作,而是业务受理区内一个热情微笑的女民警。她,就是在户籍窗口工作了17年的何晶。
  “心是百姓暖起来的”
  1996年大学毕业的何晶,怀揣着美好理想参加了公安工作,幻想着自己能像电视里演的那样逮捕逃犯。可到了派出所,她就懵了,原来自己的岗位就是眼前一个小小的户籍窗口,她颇感失落。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家的举动彻底“暖”了她的心。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何晶整理好材料正准备离开,一位老人匆匆赶来,还没把雨伞放下,就大声喊了起来:“小女民警,给我打个证明。”当何晶把户籍证明交给她时,这位老人家突然抓住她的手,递过来一个热乎乎的馅饼:“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警察。”说完,就撑起雨伞走了。后来,她才知道,这位老人住在偏远的山区,为了到派出所打个证明,一大早出门,坐了很久的车才赶到县城,那个馅饼正是她刚刚买的没舍得吃的午饭。
  在老百姓的心里,谁能为人民着想,谁能为人民服务,谁就是好警察。从老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举中,何晶深切地体会到,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完美地诠释“人民警察一心为人民”的使命和荣耀。
  “群众事无小事”
  在窗口工作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来办事的群众对相关政策不太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也不高。而每到这时,何晶总是微笑着耐心地一遍遍解释。
  今年4月的一天,二龙山乡车某到窗口找到了何晶,想要给自己落户口。车某说话含含糊糊,何晶便慢慢询问,最终明白了车某的来意。原来他今年60多岁了,在外打工30余年,没有户口本和身份证,他想回来办理户口。何晶知道后,就给他列出了办理户口所需要的手续,协调二龙山乡派出所民警对他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由打工地派出所出具介绍信,最终为车某办好了户口。接过崭新的户口本,车某紧紧地抓住何晶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何晶被公安部、全国妇联授予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12年12月,何晶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何晶热情开朗的性格感染着周围同事以及前来办事的百姓,而他们的一声感谢、一个笑脸、一个温暖的眼神也犹如一股股暖流激励着她。这时,她才明白:人民警察不一定都要走上一线打击犯罪,每个人岗位分工不同,即使为群众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也能体现出一名普通民警的价值,展示出新时期女警察的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