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让5.4万低保对象受益

本报记者 李艳红

    目前,我市城区47万人口中,低保对象近5.4万人。以往,城乡低保申办主要采取居民到社区(村)申报、到街道(乡镇)审核、由县(区)民政部门审批的形式,申办周期达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效率低、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此种情况,近年来,市民政局立足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有针对性地破解制约社会救助发展的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问题,探索创新“阳光透明”的城乡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模式,让我市5.4万低保对象从中受益。
    2011年,龙山、西安两区先后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建立起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厅,倾力打造规范有序、便民快捷、集约高效、阳光透明的社会救助运行模式,充分发挥服务大厅“一站式”办公、“阳光式”操作、“零距离”服务等功能,使社会救助运行新机制彰显出成效。
    龙山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主任许俊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实现“一站式”服务理念,龙山区社会救助中心在18个社区建立了18个窗口,为社区百姓办结各种低保申请、审批、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找专人设计了OA平台软件系统,百姓只需拿身份证在机器上扫描,就可以将本人的住址信息、身份信息输入进去,省去了以往填表、照相、回社区盖章的繁琐环节。
    在龙山区社会救助事业中心,今年53岁的邢玉华为患有肾功能疾病的儿子办理低保手续。谈起申办过程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邢玉华赞不绝口。“到这儿一步就全到位了,不费多长时间,挺简单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很热情,让人心里暖暖的。”
    与此同时,为了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市民政部门于2012年建成了涉及12个部门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据了解,自两区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厅运行以来,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攀升。2013年,我市通过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厅共向城乡困难群众54035人投放保障资金17595.8万元,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659万元,救助患病困难群众245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