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长徐晓东的“三怕”“三不怕”

乡长徐晓东的“三怕”“三不怕”
本报记者 王茵

 

    5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古人形容这一时节是“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说的没错。尽管南方此时已到处莺歌燕舞、落雨纷纷,北方却仍夏至未至、偶有霜寒。
    一大早,金州乡乡长徐晓东便和副乡长到种植柞树的几个村子转了一遍。
    今年,围绕水源涵养林建设,县里提出,以栽种柞树为主,全县计划栽植6万亩柞树林,金州乡近2万亩。
    为了这近2万亩柞树,徐晓东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用他媳妇的话说:就差没把柞树苗搂进被窝了!
    这也难怪。全县6万亩,金州乡占了三分之一,全乡有11个村,有涵养林栽植任务的八个村,其中栽柞树的六个村,身为乡长,他的压力能不大吗?
    徐晓东说,接到栽植任务的时候刚好临近清明,正是植树的好时机,那时自己最怕的就是栽植速度慢。和土地打交道久了,他知道,栽树种树是有节气的,过了时节再怎么养护,活的也不会好。
    为了抢进度,他组织七支植树队伍,每天七八百人分散在田间、地头,他走马灯一样穿梭在各个植树现场。可盯了几天发现,速度还是慢,后来,乡里领导一商量,购买了专业挖树坑设备,采用机械化栽植,这下比人工快近5倍,大大提高了栽植速度。
    树栽完了,他又怕管护不好,成活率低,这老天爷也像故意做对似的,一滴雨也不下。眼瞅着地旱得冒烟,徐晓东急得不行,他把全乡能动员的车辆全集结起来,拉水、浇水,平地还好些,坡地车上不去,只能是人扯着管子往上爬,好在“五一”过后下了几场雨,缓解了旱情,苗木长势良好。
    栽好,活好,但是可不可持续,能不能长久,这是徐晓东的第三怕。栽植柞树既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又可以放养柞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个道理他懂,可柞蚕的经济效益要在五年之后才能显现,这期间要如何维持,尽管县里有明确规定,可他还是不放心,他知道,一旦操作不当,不但会毁了市里、县里生态治理的一盘好棋,也会辜负了乡亲们的信任。
    按照县里的指导意见,柞树栽植株行距为1.5米×2.5米,经过柞蚕放养专家的认证,认为株距0.75米,行距5米是最佳距离,而5米的行距刚好可以在秋天种植一行橡子,达到密植,五年后可以放蚕。
    与土地打过多年交道的徐晓东知道,除了橡子,大豆这种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也不高,不会与柞树争肥力,而且县里对种植大豆有补贴,按照目前的标准,每年每亩地补偿333元,大豆每亩每年补贴300元,合计是633元,他将这633元中的500元给付流转土地的农户,余下的133元加上种大豆、橡子的收益作为柞树后期养护、抚育费用,这样一来,后期抚育问题也解决了。
    等到五年后,柞树成林就好办了,金州乡老早就有放蚕养蚕的先例,那时村民可以经营,也可以成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农民以自家柞林入股,参与分红,以林养林就没有问题了。
    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是古人的说法,对徐晓东而言,他的三候是,一候树苗秀,二候长势好,三候民心安。
    看着地里嫩绿的树苗,徐晓东的“三怕”已经变成了“三不怕”,今年,他已与金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这些大豆公司将会全部回收。他相信,只要用心,金州万亩柞蚕园示范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