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区:筑生态文明之基 走绿色发展之路

龙山区:筑生态文明之基 走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讯 近年来,龙山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把“生态”作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着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绿色生态城区。
    推进生态项目稳步建设,积聚“绿色动力”
    龙山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的“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重点推进各项生态项目的健康发展,推动绿色节能的发展方式,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5亿元,占地82.09亩的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东北内陆地区第一台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它的投入运行将彻底解决辽源市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改善辽源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自2015年投入运行以来,入场垃圾107.2万吨,发电2305.6万千瓦。
    国能辽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自2018年10月份开始,先后同58名秸秆燃料供应商签订秸秆供应合同,合同总量共计14.49万吨。自去年11月份开始,公司开始收购2018年度应季的玉米秆、稻草燃料,截至今年3月31日共计收购9.85万吨。
    光伏发电、静电纤维、公共自行车……龙山区不停歇地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绿色生态项目,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着力进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整体颜值”
    近年来,龙山区村屯环境卫生实现购买社会化服务与全民参与共治共建相结合,环境更加优化。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图、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开展露天秸秆禁烧、河沙乱堆盗采、坟茔建筑拆除、村屯环境卫生、河道垃圾清理、取缔红砖砖厂和清理“大棚房”等7个专项整治。共计拆除柴草垛940处,规划集中堆放点54处。清理沿路旱厕400余处。沿路栽植金叶榆树41000株,栽种花草230公里,庭院栽植经济果树25000株。裸露山体治理13处6万多平方米,栽植樟子松8500株、爬山虎6000株。
    投入资金287万元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702盏。投资687万元,实施东辽河、渭津河生态走廊建设,完成56公里界桩围挡建设,流转绿化土地2595亩。投资1953万元,实施河道插柳护岸、裸露山体整治、农村改厕、村屯美化绿化、仙人河视频监控、渭津河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投资710万元,对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河道常态保洁、禁养区停养关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绘出“生态底色”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联合行动方案》及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改善、调节东辽河流域水源流量、水质和生态环境,龙山区将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中心工作来抓,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建设水源涵养林3490公顷。
    龙山区将水源涵养林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振兴规划及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制定《龙山区水源涵养林实施方案》,流转资金除省补资金外由区财政负责补齐,流转的土地交给村集体发包,发包资金归村集体收入。截至4月末,龙山区已经流转土地798.1公顷,完成今年规划任务的159.6%,已经完成造林684.8亩,完成规划任务的137%。 (孙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