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正当时

绿色发展正当时
——龙山区推进绿色发展综述

 

编者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已不仅仅是“养眼”的视觉传达,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道天然屏障。
    近年来,龙山区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把绿色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推动农村涵养林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环保项目建设等,努力实现发展方式更绿、生态质量更优、人居环境更美、人文素养更高,生态红利正在逐步显现。正是“百花争艳春光媚,绿色发展正当时”。

 


涵养林建设工程


大良村村民门前都摆放着统一样式的垃圾桶


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垃圾处理


永治村党建长廊

永治村工作人员在修建勤廉廊亭


永治村健身设备


    突出“绿意” 乡村景致美如画

    5月17日,记者在二环路南侧一处坡地向远处眺望,群山连绵起伏,一片苍绿尽收眼底。再看近处,一排排树苗错落有致、迎风挺立,在明媚的阳光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你看到的这片地占地392亩,位于工农乡五一村5组和苇塘村6组交界处,今年在这里栽种了紫叶稠李、光辉海棠、晚黄李子、山杏等共17万株。为确保树苗的成活率,有4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到林木管护工作中。”工农乡林业站站长张锐向记者介绍,为实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安全、宜居宜业的绿美工农,在今年春季绿化造林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乡已完成水源涵养林建设4000余亩。
    “今年涵养林工程流转俺村土地891亩,涉及农户291户。”苇塘村党支部书记周金波说,原来村里能开垦种地的地方基本上都种了地,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一遇大风,沙尘四起。水源涵养林构筑的绿色生态屏障,既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守护者,也是促进东辽河流域水质水体改善的重要举措和民生工程。为此村民们都很支持,有村民还放弃了高收益的土地,主动要求流转。
    村民的支持,既有改善生活环境的考虑,也有一笔“经济账”。
    “好环境,可以当饭吃,为美化环境出一份力,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55岁的6组村民李金财对记者说,土地流转后,不投入任何劳动力和成本,自家近4亩地一年也能拿到2800元的租金,腾出的身子还能外出打工、做生意,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从苇塘村采访结束后,记者一行沿环城公路、辽河大路东行约13.6公里,便到达目的地——寿山镇永治村。
    在永治村文化广场西侧,只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一处凉亭顶进行焊接作业。见记者到来,该村党支部书记蒋卫阳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集教育、休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党建主题园,项目占地面积2400余平方米,包括党建长廊、勤廉廊亭等功能区。建成后,将与文化广场、绿色采摘园遥相辉映,成为永治村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随后,记者沿党建主题园步行向南约50米,来到永治村桥。站在桥上而望,远处是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被当地人称之为“团山”。桥下流水潺潺,一阵微风吹过,泛着细腻的波浪……乡村田野独有的风景,令人陶醉。
    “团山”坡下,数十名村民忙碌有序,正在对2600亩新建水源涵养林进行运水浇灌树苗作业。蒋卫阳表示,水源涵养林是提高水源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一步将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村民走乡村振兴之路,加快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不断筑牢永治生态屏障,为打造美丽特色田园乡村积极作贡献。
    “实现大美永治之路就在脚下,我们必将坚持不懈,努力前行。”蒋卫阳表示,近年来,永治村加速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建石砌花池25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10盏,修缮河堤插柳护坡3000米,建垃圾池28个,加宽村屯道路36.5公里,在村主干道统一制作高标准大门61个、围墙1400延长米并绘制彩画294幅,清理柴草垛130处,清理河沟17.4公里,栽植绿化树木7200株。


    根于“治理” 幸福宜居踏歌来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乡村处处一片生机盎然。5月18日上午,记者从工农乡政府沿福镇大路驱车约7.5公里,便到了工农乡大良村,朵朵白云下,沿途路道干净整洁,金叶榆球随风摇曳,以粉色构筑的墙体,充满了自然的生机感,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大良村坐落在渭津河以北,东辽县边缘,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1656人,辖6个村民小组,是龙山区唯一一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已于2018年底经市扶贫办验收合格退出贫困村序列。
    “现在条件好了,家里装了马桶,用完按钮一按,方便又干净,和城里一样。”谈起改厕,46岁的4组村民田昌友一边向记者演示着,一边高兴地说。
    村民田昌友,是该村第一批参与厕改试点的村民之一。回忆起当年的场景,田昌友仍历历在目:早些年的厕所都是很简陋的旱厕,四面透风。一到夏天蚊虫乱飞、臭味弥漫;到了冬天,每次上厕所都冷得发抖。
    “如厕问题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但这个细节变化,却改变了村民的整个生活。”驻村第一书记巩大明感慨地说,以前,村民们垃圾都是随手一扔。现在全村465户村民每户门前都摆放着统一样式的垃圾桶,村民们都会自觉把垃圾送到垃圾桶,村庄的人居环境、卫生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去年关闭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7户。同时,于今年还开展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柴草垛100余处,粪堆50余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巩大明介绍说,近年来,大良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得益于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工程,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截至目前,全村村道两侧共栽植金叶榆1500余株,金叶榆球400余株,草坪1250余平方米,路灯165余盏,墙体粉刷1000余平方米。
    在距离工农乡大良村14公里之外的寿山镇礼让村,平坦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生机盎然的花坛花池……优美整洁的居住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经过长期的环境整治,村里的整体环境好了,空气也新鲜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丽艳指着村卫生室门前的一处空地说,以前这里生活垃圾、柴草沿坡乱堆乱倒现象很严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村开展了柴草垛专项整治行动,在所辖5个村民小组公布了柴草垛堆放标准,并通过农村火灾典型案例讲解和宣传,让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柴草垛散乱堆放的重要性,并由村组干部、党员包片,动员村民规范柴草垛堆放标准,共建立柴草统一堆放点4处,清理170余处柴草垛,腾出空地近3000余平方米,全部用于绿化美化。同时,新建垃圾池18处,基本实现村内垃圾就近、定点、分类投放,并建立定期清理、运送、填埋的长效机制,使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庭院环境有了新的变化。
    除此之外,该村每年还积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春季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组织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对辖区内3.4公里河道及5条支流沟渠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通过集中整治河道沿线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柴草垛统一堆放了,许多村民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门前的小河沟也变得清亮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在这里生活很幸福。”该村68岁的1组村民侯远会高兴地说。


    重在“环保” 城市品质新提升

    5月18日下午,记者一行从龙山区政府出发,沿辽河大路转入X066县道由西往东行驶12公里,来到龙山区工业开发区,这里有一片占地82.09亩,能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公司。
    顺着道路前行进入厂区,整洁美观的厂区中,一排排高大壮观的厂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辽源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巨大的锅炉24小时不停歇地焚烧垃圾,每天有800余吨垃圾在这里开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奇妙之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城区生活垃圾激增,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正遭遇着“垃圾围城”之痛。如何处理日益增长的垃圾成为当下棘手的问题。而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此,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运而生。
    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东北内陆地区第一台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9月正式并网发电,是由辽源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BOO(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的重大民生项目。
    项目总投资5亿元,目前总处理规模为800吨/日,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29.2万吨。每日可处理市区和东丰县、东辽县的生活垃圾以及四平伊通、通化辉南等地的部分生活垃圾。自项目建成以来,累计上网发电1余亿度,有效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缓解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后的垃圾处理矛盾。
    在公司垃圾仓控制室内,透过玻璃观看到垃圾堆料、投料的全过程。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到,每天从城市的四面八方将收集来的生活垃圾,先进行过磅称重,通过卸料平台储存在垃圾池,然后从垃圾储存坑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发酵,排出渗沥液后,由垃圾吊将垃圾送入锅炉炉膛进行绝热燃烧,焚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最终使得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这个垃圾仓深度达25米(垃圾吊操作室至垃圾仓底部),密闭并具有防渗防腐功能,现存储12000吨垃圾。垃圾池上方设有2台自重12.5吨、斗容积为6.5吨的垃圾抓斗吊车,供焚烧炉加料及对垃圾进行搬运、搅拌、倒垛,按顺序堆放到预定区域,以保证入炉垃圾组分均匀、燃烧稳定。”该公司总经理章新建说。
    “我们公司采用了最新技术和设备,确保整个环节符合能效和环保要求。”章新建介绍说,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将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来脱除酸性气体、重金属及二恶英等污染物,并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达标后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同时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所产生的渗沥液进行微生物加膜处理,达到国家3级排放标准后,至末端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强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彦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