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责任成为本能……
本报记者 刘红娇
2012年5月,杭州公交司机吴斌用生命诠释了责任,感动了中国,被大家称为“最美司机”。
2014年1月25日,辽源同样出现一位“最美司机”——杨广军。他在驾驶公交车时突发心肌梗塞,在生命遭遇危急时刻,杨广军坚守职责,把公交车稳稳地停在公交车站,将车上20多名乘客安全地送下车,并打电话通知了后车接应后,晕倒在公交车上……
吴斌——杨广军,这并不是一种“英雄式”的模仿,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在生命危急关头才能爆发出超人的能量。
这是一个司机对其职业责任的珍视与践行。我们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每一份职业、每一项工作,都应该用责任与爱心去贯注。只要我们回归平凡的坚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身的职责尽到,我们都会成为“最美”。
杨广军让我们看到普通人一样有大爱。但反过来想,要是他的病能被早些发现、尽早治疗,这种需要他用生命去完成职责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我们赞扬杨广军的坚守职责,希望他早日康复,却并不期待这种危急情况再次发生。
像公交车司机这样承载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岗位还有很多,在情况危急时,我们不希望被动地等待“最美”的出现,也并不渴求这种“最美”之后的感动。对这些重点岗位上的工作者们,我们应该在平常的工作中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平日里的关心比“最美”后的“遗憾”更要珍贵,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比如对重点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实行体检制度,适当合理的假期安排,减少高压力工作状态……这不仅是对重点岗位工作者负责,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