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制校园暴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

扼制校园暴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

 

    打开网站,输入“校园暴力”几个字,就会有一大批视频出现在眼前:羞辱、掌掴、围殴……每段视频,都触目惊心,刚看完女生天台群殴,转眼男生厕所被揍。大部分人在面对校园暴力深为愤怒的同时,也总会忍不住叹息:原来本该用来给学生们接受教育、安心学习的学校,如今怎么会出现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况?
    目前,根据这些暴力的手段可分出6个类别,包括:关系暴力、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性暴力、反击型暴力和网络暴力。我们更多谈及的是以未成年学生为加害人和被害人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而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更是让人十分揪心。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则把暴力当作一种“发泄情绪”或“树立威风”的方式;还有些孩子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将暴力行为当作一场“表演秀”,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和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校园暴力就像是一柄重锤,狠狠敲在我们的心上。令人们疑惑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到底怎么了?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然而,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又是什么让有些孩子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而全社会又该怎样做,才能有效防治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暴力:在孩子的心理缺失中“发芽”

    前不久,北京某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发布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青少年中出现的校园暴力、道德沦陷,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首先,社会大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比如影视、游戏中的暴力,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其中。有心理学家表示:“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大脑的前额叶还不成熟,加之荷尔蒙激增,所以情绪不稳定、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褊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行为。抗压能力也很薄弱,青少年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缺乏社会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
    面对青少年的心理缺失,还折射出政府、社会和家庭以及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青少年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缺失。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重视,造成青少年心理极端激进而做出不当的事情,是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加以反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预防青少出现校园暴力,了解青少年的暴力心理并相应地为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只有疏导了青少年心理问题、改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状态、除掉青少年心理障碍,才能给青少年一个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校园暴力:在家庭的不良影响下“成长”

    面对校园暴力,有教育界的学者表示:“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发孩子的模仿。校园暴力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前期教育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使孩子免受校园暴力之苦。”
    我们不难发现,容易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这种性格的形成一般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有些父母总是不断批评孩子的缺点而忽视孩子的长处,子女缺少来自他人的欣赏与肯定,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而校园暴力的施暴方则常常表现出心理失衡的特点,究其根源,同样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同时,如果孩子长时间生活在家庭暴力中,也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角。另一方面,现在一些孩子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导致其不懂感恩,甚至不会尊重别人,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也逐渐弱化,老师甚至不敢正常地教导学生。所以,孩子的问题更多地反映了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导致孩子不能容人,不会处理、化解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该深刻地反思。
    网络上有不少家长的求助信息,许多都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家长既心疼孩子,又不知所措。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的伤害,成了很多父母心里忧患的问题,既要让孩子不被校园暴力案例吓到,又要让孩子相信生活的美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有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不要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打回去”,更加切忌指责孩子,而是要努力充当子女坚强的后盾。首先要向孩子问明情况,当一名好“听众”,倾听孩子的心声。当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遭到校园暴力后,家长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朋友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打开心结,释放压力,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肢体动作,例如拥抱、爱抚等安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和温暖,还要与老师和对方家长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不能灌输给孩子太多负面的东西,以免让孩子生活在对善良的质疑中。但现在各种伤害的案件让我觉得,还是要让日渐长大的孩子适当的了解一些,不管是发生在校园还是社会上的伤害案,让孩子多一些警醒和防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校园暴力:在网络的陷阱中“扩散”

    “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施暴者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与过去相比,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有着更易传播、更易扩散的新特点。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起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暴力事件,很有可能在当天就会广为人知,暴力就会通过网络达到“二次传播”。
    记者留意到,校园暴力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施暴者暴力、旁观者冷漠。当看见校园暴力发生时,围观者不是去制止、劝阻或报告老师,而是饶有兴趣地拿起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以一种娱乐的心态看待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并且在网络中传播散发。此种冷漠举动或纵容,给被侵害人造成的身体、心理损伤极大。
    一些施暴视频发布到公共平台之后,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比如人们会对受虐者产生同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施暴者加以谴责、告诫自己不可施暴等,这是积极的效果。但如果施暴者对自己的恶行引以为傲、高调叫嚣,引发未成年人的效仿,这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消极效果。所以,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学者表示:“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示在屏幕上,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这些都是应该禁止的。因为,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报道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这就很容易让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观看者感到不适、受到冲击,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很有可能造成‘观察学习’效应,引起一部分未成年人的模仿,成为反面教材。”
    其实,暴力事件可以报道,典型事件也应当通报,媒体可以做道德上的评价、行为上的指导。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细节,不要出现暴力打斗的具体场面。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传播案例,能够引发社会关注,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是,应该避免泄露孩子的隐私、揭开孩子的伤疤、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无论如何,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校园暴力:在学校的忽视下“结果”

    控制校园暴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学校有第一责任主体的特殊地位,加强学校管理和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建立预防校园暴力的综合体系都是当务之急。除了被我们看到的暴力事件之外,日常生活中被老师家长当作“女生间小打小闹”而忽视的霸凌事件也不占少数。
    记者经过多方走访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受到暴力对待的时候,首先选择了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其次才想到要告诉家长,而本来应该是优先考虑向老师和校方求助的,反而是到了最后关键时刻才不得不开口,仿佛向学校寻求保护是一种下策。很多时候是因为老师和校方对校园暴力的认识不足,仅凭淘气或恶作剧来裁定学生的行为性质,倾向于谴责弱势一方,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老师和校方的负面理解。有同学表示:“有些时候,告诉了老师也没有用。老师不会管的,说不定这个事儿说出来之后,不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对方还会报复我。”
    未成年人行为能力不健全,在校学习学校当然应该承担监护责任。从法理的角度考虑,虽然父母是监护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学校,就没有办法对孩子实施监护,监护权实际上转移到学校。不管学校是寄宿学校还是非寄宿学校,学校对学生的监护责任都是不容置疑的。现在一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放弃了很多认为不重要的科目,尤其是中小学,因法律、法规不作为考试的科目,一些学校甚至于虚设的教学时间都没有安排。在现代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学校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要用身边发生的事例及时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反对什么。此外,对违法犯罪的学生,不要因为害怕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会助长其他学生的阴暗心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学生动向,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矛盾,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矛盾。关爱学生,加强管理,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法制教导员、法官、家长、警察、心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经常的演讲、授课,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白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面对校园暴力,学校要及时处理,公平处理,不放松不忽视,及时调查。事发后,学校可以组织人手,一边平息事态,稳定当事双方的情绪,一边调查事件的起因和经过。并进一步抓好受伤害师生的安抚工作,帮助施暴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认真做好其他学生的教育和警示工作,达到处置一例,教育一片的目的。要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将校园暴力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校园暴力在学校的忽视下“结果”。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该怎么办?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构成犯罪,作为一般民事纠纷处理,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此为由,有些孩子就以“我没成年,法律管不着我”为借口,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事实上,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这种约束不是简单地处置施暴者,还包括对家长、学校、社会的规范。除了要让未成年人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外,更应该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而学生在面对校园暴力的时候更要清楚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还是要立足教育。如果父母一直重视家庭教育,给孩子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而孩子一旦遭遇校园暴力,家长也不要着急,首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其次要接受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有时候孩子所遭遇的困难恰巧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的契机,而在沟通过程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也不要碍于面子不愿承认,应当及时请专业人士进行疏导,以免错过最佳解决时机。而作为老师对于那些有过暴力行为的孩子,不要另眼相看。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扶。学校更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当青少年面对校园暴力,首先应该寻求老师和父母的帮助。父母有着未成年人没有的决断力和成熟的分析能力以及处理能力。在校园内发生此类事情,老师有义务与责任帮助你。勇敢地告诉他们事情的原委和你的真实感受,并接受帮助。也可以去找好朋友的帮助,同理心会让他更容易理解你,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看的《哆啦A梦》中长期遭受胖虎暴力及恐吓的大雄去向哆啦A梦寻求帮助一样。朋友的安慰会给你与家长老师不同的心理的慰藉。其次,若事态变得更严重,报警是最能保护你安全的选择。霸凌事件不仅会伤害你,还会伤害爱你的朋友和父母,所以不要为施暴者开脱。在老师有处理不当,包庇或不愿出面处理的情况下,警察的介入可以用法律的公正、公平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戒。除此之外,可以寻求公益组织和心理医生的帮助。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尤其重要,随之产生的反面效应会影响人的一生。


“遇见更好的自己”之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自护

 


遵纪守法
绝对不当施暴者

 


学会自我保护
不成为受害者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