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各界干部群众热议“三抓”项目建设年
全市各界干部群众热议“三抓”项目建设年
履职尽责干实事 同心协力谋发展
本报记者 付晓娇
人物:赵连波
辽源市九三学社副主委、辽源市农技推广总站站长
同期声:
新春伊始,全省“三抓”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号角。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全市干部大会传达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谋划辽源发展大计,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的工作热潮。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辽源的振兴发展责无旁贷,我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谋实策、出实招、干实事,积极履职尽责。组织带动党派成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本职岗位工作中勇于创新做出实绩;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在科技创新、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中做先锋打头阵,为我市农业的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谋产业发展 助精准扶贫
本报记者 祝琪尧
人物:付盛
东丰县佰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同期声:
今年,我们将继续投资建造东丰佰晟源富硒木耳产业园的生产加工区,届时将满足年产1000万食用菌棒、年加工130万斤的能力,公司将继续发挥富硒木耳和羊肚菌在全省规模居首位的优势,以产品溯源为基础,加大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拓展,积极打造我市食用菌优势品牌,以“园区+贫困户”的模式,为更多贫困户提供致富增收的条件和环境,携手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聚焦全民健康体检 助推辽源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陈博琳
人物:杨刚
辽源市仁和康健体检中心董事长
同期声:
就贯彻落实全省“三抓”项目建设年会议精神,全市各单位、各行业迅速掀起大讨论热潮。辽源市仁和康健体检中心作为民营健康产业,秉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理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持做到“抓人才、抓设备、抓环境、抓价格、抓服务”。通过人才引进,提高体检水平,保障体检质量;通过采购一流设备,提升综合实力。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聚集,提供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培育发展现代化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