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天天都是“学雷锋日”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天天都是“学雷锋日”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倘若每个人都能葆有一颗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的热心,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然后再外化于行,将“向雷锋同志学习”不再停留在一句口号中,而是植根于每个人的心田,那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彼此的雷锋。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应该始终高擎学雷锋这面大旗,坚持学雷锋常态化,把每天当作“学雷锋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了内在的“善”,才可能有外在真正的“礼”。只要心存善念,适时适地去做,诸如爱护花草树木、善待老人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等等,我们完全是能够做到的。雷锋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仍在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解放军战士刘英俊、道德模范郭明义、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最美妈妈”吴菊萍……各行各业雷锋式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诠释着雷锋精神、接力着雷锋精神,赋予了雷锋精神新时代的意蕴。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不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力量。无论是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还是在平时生活中捐款捐物献爱心;无论是做一名志愿者义务帮助孤寡老人,还是日常照料残疾儿童;无论是公交车上给人他让座,还是热心帮助陌生人;无论是在街头的一次义务献血,还是默默无闻地清扫楼道垃圾……不经意间,你我就已经成了“活雷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永远没有变,人们在各自不同岗位以不同方式学习雷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激情不减。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论岗位大小,只要坚持立足岗位学雷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做好“八小时手上事”,积极为他人献爱心,弘扬文明新风,传播社会正能量,就会谱写出一曲又一曲新时期的雷锋之歌。


    心中时刻装着百姓的女警官

    李丽君,现任向阳分局社区民警、警务室主任、社区副主任。作为辽源市公安系统唯一的一名女社区民警,她在这个平凡、忙碌、辛苦的岗位上坚守了12年。12年来,她心系社区百姓,竭尽全力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深受辖区群众的欢迎、认可、喜爱,多次在公安系统立功受奖,还于2014年被评为“辽源好人”“吉林好人”。
    李丽君为居民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却数不清。2016年7月19日半夜11点多钟,李丽君突然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眼看窗外下着瓢泼大雨,李丽君猛然想到辖区6委是棚户区,十多户居民群众家的房子估计要漏雨。对于时间和天气,李丽君已全然不顾,她带领辅警来到居民家中,将漏雨的房子覆盖上塑料薄膜、将房间中的雨水清理出去,把棉被送到被淹居民群众手上。
    群众的脸是“晴雨表”,群众的心是“试金石”,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社区的工作又细又多,群众请求帮助的事情一旦忘记,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以后工作就不好做。李丽君怕忘事,就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下每一件事,做到每天每周查看日记,将完成的事销号,没有完成的事,标记好,想办法完成,做到不失信于民。
    作为一名女社区民警,李丽君始终保持一份对人民真诚,保持一份对党的忠诚;保持一份执著,保持一份对警徽的深情,把社区当成家,把群众当成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情享受着这份充实和快乐。青年黄某是李丽君辖区居民,听群众反映,他有班不上,流连于网吧,多次打架斗殴受到处理。李丽君主动找到了黄某,与他促膝谈心,了解到黄某父母离异,失去家庭温暖,对生活失去信心。李丽君苦口婆心地对黄某施以教育和帮助,使他重新树立生活信心,从此黄某按时上班了,生活充满了朝气。邻居们见了都说:“黄某这小子变好了,多亏了李警官呀!”
    社区民警服务对象成千上万,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做好社区民警工作,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工作中,她心中时刻装着社区群众的疾苦安危冷暖,经常舍小家顾大家。2017年4月,李丽君女儿婚期要到了,两家老人决定办个订婚宴,双方父母及家人在一起见个面、吃顿饭,商量一下结婚事宜。当天下午四点,两家父母及亲友都到齐了,女儿女婿非常高兴,就要开饭时,李丽君突然接到社区群众打来的电话,说有两户居民因孩子打架发生矛盾,两家家长情绪激动,大打出手。李丽君接完电话顾不上和亲友说什么就走了,直到晚上九点多钟也不见李丽君回来。而最令李丽君愧疚、不安的是,父亲病危时没有在床前守候,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李丽君常说,我乐意和老百姓打交道,愿意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我感到老百姓喜欢我、需要我,我离不开老百姓!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李丽君把辖区百姓当作亲人,把解决群众疾苦作为人民警察的分内之事,千方百计做好事解难事,累计帮助困难群众500多人次,做各种好事实事800多件,群众称她为“百姓的贴心人”。


    帮贫扶困的社区网格员

    入户走访,她的脚步踏遍了网格内的所有楼梯;看到困难群众,她总是想着能不能帮忙做点什么……她叫史姣妲,是一名普通的社区网格员。
    熟悉史姣妲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热心人,不管谁找到她,只要是能帮忙解决的,她都尽心尽力。郭庆元是史姣妲负责网格内的孤寡老人,患先天性小儿麻痹,只能依靠双拐行动。史姣妲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经常到老人家去,帮他收拾屋子、买生活用品。史姣妲说:“老人身边没有亲人,我一有时间就过来,哪怕什么都不干,陪他唠唠嗑儿他都开心。”为了方便沟通,她把电话号码留给老人,不管什么时间,只要老人打一个电话,她随叫随到。为了给老人买面条,她舍弃休息时间去商场;得知老人远在湖南长沙的弟弟要来串门,史姣妲赶紧来到老人家里,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家的电器坏了,她当起了维修工;交党费、水电费,这些需要“跑腿儿”的事她基本都揽了下来……
    在史姣妲负责的网格内,还有不少和郭庆元老人情况相似的住户,她都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金素珍老人退休多年,在办理“一卡通”的时候需要核对个人信息,她自己无法确定,就找到了史姣妲。为了帮助老人,史姣妲奔走于各个单位之间,又让社区同事帮着翻档案,终于帮助老人正确录入了信息。
    “他们都这么大年岁了,只要能帮忙办的,我都全力去做,就是多走几步路的事儿。”史姣妲总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正帮着他们解决问题,他们自然就理解你的工作。小区里的很多居民都和她成了朋友,到社区办事之前总要先给她打个电话咨询一下。
    史姣妲的电话每天24小时开机,就怕居民有事找不着她。虽然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她努力工作和对群众负责的态度,让她的同事很感动。“她家住得远,但每次都是最早到单位的。她正直、有爱心,工作特别实,把居民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大家对她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她是我们的榜样。”鸿民社区党务协理员高徽说。


    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

    3月5日是“学雷锋活动日”。每年这个期间,人们会看到大街小巷青少年帮助孤寡、帮扶困难群体等做好人好事的现象,可“雷锋日”一过做好人好事也大都烟消云散。据报道,有不少地方的老人院一整年都相安无事,但到了“学雷锋纪念日”那天,却门庭若市,一批一批学雷锋小组接踵而来做好事,擦窗抹地、给老人喂饭等等。由于这一天来的人太多,有的敬老院只得把一些“活雷锋”拒之门外:“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们实在接待不过来了!”
    如何才能避免“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尴尬?这就需要大家把学习雷锋活动变成自觉、成为常态。在日常生活中,给问路人指个路,下雪天去路上铲铲雪,公交车上让个座……不经意间,就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美德,将学雷锋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行善举。如此,人人都是“雷锋”了,我们这个社会也就文明了。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学习雷锋精神要走心,切忌形式主义,还应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贵在坚持,时时为、处处为,这样才能让雷锋精神扎根在新时代、让雷锋精神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要形成处处做好事的氛围,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学雷锋不仅在于学,更重要的是去践行。只有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培养,才能形成一种每日践行雷锋精神做好事的习惯,才能在家庭、社会形成处处做好事的氛围。我们要将雷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态度融入到日常,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而是要将雷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作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对共产党员和机关窗口来说,为人民服务,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谋划、决策、执行政令时,心系百姓,做到无偏无私,最大可能地关注和满足群众需求,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把雷锋精神化为日常行为,把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从每年的3月延伸到每年的365天,时时处处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雷锋也就成为你我,雷锋也就在我们身边了。只要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使学雷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道德规范、一种精神标杆,就能释放最大的能量,为文明社会添砖加瓦,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强音。


    身边处处有雷锋
    本报小记者 白邱实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时刻在我们耳边徘徊。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心中一位不朽的时代楷模。毛泽东主席在1963年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的一生做过无数件好事,不留姓名,默默奉献,如果我们能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暖流将会流遍千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其实,我们可以做的好事有很多,例如:看到盲人过马路,我们要伸出友爱的双手帮扶他们;马路上,我们看到垃圾,要伸出双手捡拾;看到有人跌倒,我们要伸出爱心的双手搀起他们……这些学雷锋的好事在我们身边处处可做。
    毛主席给雷锋同志题词到现在已经过去56年了,雷锋精神已在我们心中铸造成了一个永恒的精神符号,他激发着我们内心深处向善、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成为学习雷锋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宋建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