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铆足劲,乘胜奔小康

西安区:铆足劲,乘胜奔小康
张洪伟 金生杰

 

    一盆盆多肉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无限生机;一间间崭新的砖瓦房毗邻而居;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延伸到各家各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区按照“基础设施先行、产业扶贫治本、健康扶贫攻坚、综合施策兜底”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2017年和2018年,西安区灯塔镇沐雨村、碾山村先后退出贫困村序列。如今的沐雨村、碾山村党群齐心、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奋进前行……
    企业来了、项目多了,百姓腰包鼓了
    走进碾山村的扶贫特色种植大棚,满眼尽是春意盎然,500余种、20000余盆多肉植物整齐摆放,场面十分壮观。“上级部门为我们争取了200余万元扶贫资金新建了5栋温室大棚,每个大棚占地810平方米,设备实现了自动化,仅这一个项目每年就能有十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碾山村第一书记王金波对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十足。
    碾山村六组村民周凤礼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脑瘤,爱人患有子宫癌,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只能守着家里的几亩地。如今,通过产业分红让他看到了希望。“村里光分红就给我分了3000多元,区里包保部门还给我送来4头仔猪和一窝鸡雏,都算下来去年一年我多收入了小一万啊!腰包鼓了,这说话也硬气了。”周凤礼高兴地说。
    为了脱贫,碾山村班子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因地制宜研究决定以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扶贫产业的主要方向,与禹然农业签订了《蒲公英定点回收合同》和《入股合同》,给碾山村带来了每年8万元的贫困户分红。今年,碾山村又流转了20亩土地用于种植蒲公英,并入股景达牧业为贫困户争取产业分红。此外,联系包保单位向贫困户发放仔猪和鸡雏用以发展“绿色庭院”经济等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房子大了、路灯亮了,百姓心情好了
    行走在沐雨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路两旁金钱榆树笔直挺拔,夹道欢迎着过往行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俨然一幅“新农村锦绣图”。“过去我们村的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路边还有乱推乱放的垃圾和牛粪,一到春天化成了水别提多难闻了,不穿靴子根本走不了路。”沐雨村二组村民白春荣回想着以前的生活景象:“你看看现在多干净,这一年我们村变化真是太大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住上新房子享清福,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看!那是我家!”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村里通过危房改造政策给她新建的砖瓦房。
    退出贫困村序列后的沐雨村,加紧步伐,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打造新农村建设,投资20余万元建设垃圾池;继续完善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修建文化长廊30米、绘制文化墙300平方米;继续完善绿化亮化工程,投资50万元安装190盏路灯,栽植花卉5000株、种植金钱榆800余株。
    人才多了、队伍强了,党群干劲足了
    2017年,西安区创新采取公开遴选的方式为三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严格按照“5432”工作法进行干部管理。2018年,派驻一支7人的扶贫工作队分驻到沐雨村、碾山村、金河村,切实做到“力量不变、队伍不散”。
    在沐雨村,我们见到了正在入户走访的李英鹏,详细了解村民目前的生活状况,聊着将来的打算。“我是沐雨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后来到村里的,我要接过矫书记的接力棒,退贫不退劲头。脱贫后,我们的幸福路还长着呢……”李英鹏深知责任重大,更让他感到使命光荣。
    沐雨村六组村民林友和妻子孙淑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林友因车祸留下后遗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妻子每日在家照顾他,既不能分身种地也找不到时间合适的工作,一家人都没了经济来源。2017年时任第一书记矫巍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跑前跑后多方协调,把孙淑华介绍到民营企业工作,又积极为他们争取了扶贫分红。“我在厂里每个月能挣1500元,干了两年攒了些钱,家里又买了两头牛,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前几年我对生活都没啥希望了,真的感谢第一书记救了我们一家人。现在一切都好了,日子有奔头了,我要好好干,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付出。”孙淑华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