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五大健康工程” 全面推进健康辽源建设

完善“五大健康工程” 全面推进健康辽源建设
——访辽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兴涛
本报记者 汪琳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兴涛。 本报记者 张建树 摄

 

    “全省和全市‘三抓’会议结束后,我们积极行动,把落实‘三抓’会议精神作为破解医改难题的抓手,作为优化环境、加快项目、深化落实的重要渠道,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要求贯彻到建设健康辽源的过程中,积极响应百姓的健康诉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2月28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兴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兴涛表示,今后两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着重实施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的“五大健康工程”,举全系统之力,全面推进健康辽源建设。
    按照全市项目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积极谋划卫生健康项目建设。坚持“无中生有”,推进市中医大厦改扩建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市妇婴医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改造项目;坚持“有中生新”,续建市民营医院、市中心医院慈善总会合作项目。目前,全部项目都已明确实施地块、时序进度、责任主体,逐步完成区域卫生规划设定目标,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破解“看病难”问题。实施公立医院提升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启动我市2家县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在医联体龙头医院对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给予精准帮扶和指导;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转型发展,着力提供一般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康复医养融合等服务;县级综合医院以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为治疗重点,不断提高专科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集聚区,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鼓励社会筹办医疗机构及康复、护理等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
    强化“三医”联动,破解“看病贵”问题。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落实《吉林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选择1家公立医院开展市级试点;统筹推进医疗价格调整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配合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年底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全力配合医保部门,及时响应国家即将执行的“4+7”集中招标采购计划,做好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积极引进,合理使用,让改革红利落实到终端;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配备使用。
    改善就医体验,破解“看病烦”问题。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固化预约诊疗等5项制度,创新推动日间服务等10项服务,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5大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内部分配办法,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坚持政策惠民,破解“五弊四风”问题。结合全省、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惠民实事,确定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的2项重点工作(配合5项)和7件惠民实事任务,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健康扶贫、“互联网+医疗健康”、医养结合、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强化组织领导,细化任务目标,加强问责机制,通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使惠民实事、重点工作推进更有抓手和可操作性。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定,突出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各项卫生政策之间的衔接工作;加大对审批大厅和各窗口单位行政审批、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的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办行政审批及卫生健康服务中效率不高、服务不优、违反纪律、吃拿卡要等问题。健全内控机制,严厉查处“术中加项”“术中加价”等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绝不姑息迁就,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