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困难上 知耻而后勇

迎着困难上 知耻而后勇
本报记者 孙晓慧

 

    曾几何时,一些人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辽源为东北的“小上海”。是的,辽源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那是过去。如今已不是辽源的骄傲,更不是挂在嘴上的谈资。如果再一味地谈自己是“小上海”,不免就有些鲁迅笔下的“阿Q”之嫌了。市委书记柴伟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列举了一系列令人汗颜的比较数字,实在叫人心惊肉跳。面对现实,只有知耻,才能奋起直追。
    辽源靠什么补短板?靠什么来缩小与外埠的差距?靠什么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只有投资和上项目才是唯一的出路。然而,“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在全省已经开展了三年,辽源的项目数量和投资比例都在逐年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没有区位优势,有人说政策不到位,还有人说辽源是瞎子闹眼睛没治了。其实不然。关键是作为决策者的各级领导要有作为,不能悲观失望举手认输。从辽源的历史和经济基础来看,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短板、就是项目的根源。比如工业企业一些有识之士都在摩拳擦掌,立誓要大干一番。因此,唱重头戏的工业、传统企业要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横空出世,高档项目要招商引进,产业规模要扩大、数额要叠加。这其中就有许多项目可研究,坐而论道将一事无成。再比如,我市要打造的“五个网”,即交通网、城镇设施网、城乡水利网、全域绿化网和公共服务网,哪个网里都有一批项目可研究。还有教育、医院、文化、民政、公安、司法以及应急等部门,都蕴含着项目的商机。谁说没项目,谁就是占着岗位不作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势必贻误战机。
    既然已经知道了落后就要衰退、落后就是耻辱,我们就要知耻而后勇。无论是哪一级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应当开动脑筋,从本部门、本行业和辽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项目、探讨项目,让抓项目、上项目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哪怕普通百姓想到的一个项目,无论可行与否,也应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充分研究它的可行性和前瞻性。有关部门可以搞个项目征集活动,然后进行梳理归纳。可行的,付诸实施;办不到的,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国际歌》有几句歌词,人们都十分清楚。“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辽源的“小上海”已经属于昨天。今天,要建成名副其实的“小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家前进了,你还在犹豫徘徊,迟早要被历史所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上项目,抓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知耻而后勇, 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