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辽源新征程: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新辽源新征程: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编前语: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本报今日采访的这些人,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展现了新时代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工匠精神诠释了追梦人的意义,向我们展现了幸福的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新的一年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奋力开创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号角。发展在提速,我们在奔跑,更多的辽源人定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本报记者 李及肃

 

    【人物】市人社局调解仲裁办公室主任于庆丰

    【事件】自2004年转业分配到市人社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劳动人事调解仲裁及信访工作。他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解决了大量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9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记三等功1次,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省劳动保障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被省人社厅评为“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标兵”,被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科(处)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点评】调解仲裁工作作为人社部门的窗口单位,在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方面起着稳压计、减震器的作用。2018年年初,随着全省社会保险漏保补缴政策调整,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引发上千名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因补缴社保问题集体上访,因劳动关系科不再承担职工补建档案、确认参加工作经历等业务,导致大量争议转移到仲裁。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调解仲裁工作负责人,于庆丰以人社工作大局为重,主动作为,把所有涉及职工漏保的500余件争议全部通过仲裁立案处理,多次到涉事企业主管部门、市档案局、市就业局等部门调查取证,走访企业30余户、调查人员600余人次、收取证据500余份,最后依法进行了裁决,最大限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解决了漏保职工的参保问题,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了老有所养。
    调解仲裁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公正无私。我市某国有泵业公司一名老工伤退休职工,因伤不能独立生活,需他人监护。近20年来,多次上省、进京上访。经于庆丰多次协调,最后于2018年初最终达成和解意见,帮助政府、企业化解了多年上访“老大难”问题,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身先才能率人,律己才能服人。在实际办案过程中,亲戚朋友有“打招呼”和想送礼品的事经常发生,于庆丰都是坚持秉公执法、坚持原则,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于庆丰从事调解仲裁工作15年来,共调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000余件次,事涉金额7000余万元,通过调解直接履行金额3000余万元,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错案、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直透心扉的光芒
    本报记者 赵强

 

    【人物】武德吉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宏生

    【事件】踏入律师行业24年来,武宏生始终坚守着一个维护法律尊严、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耐心与恒心为辽源法治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不负重托、坚守信仰,专业能力誉满全城,荣获过诸多荣誉,成为我市律师界的中流砥柱。

    【点评】在困难面前,有的人会有胆怯心理,会觉得无法解决,便要退缩、放弃。还有的人,越遇到困难就越想要尝试克服,往往能够迎难而上,表现出一种勇者的姿态、坚韧的性格力量。敢于从困境中挣脱的人,终究会迎来光明的大道。无畏挫折荆棘的洗礼便是武宏生的性格使然。
    生活中,要多一分耐心,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是一种高尚的秉性。就如武宏生在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李某工作时,由于李某所涉问题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加之经办人员变化大,为此前后奔波3年多时间,查阅书面资料近千页,甚至在深更半夜或者凌晨,还在接听李某的来电,并在电话中耐心抚慰李某焦躁的情绪。
    “恒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有恒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正像武宏生全然地投入到协调解决预备役军官与他人产生经济纠纷时,多次辗转长春与辽源之间,穿梭于军地相关部门奔波协调,往返千余公里路程,常常夜深人静时,还在整理资料、反复斟酌、深入思考,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维护了军人的合法权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然,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布满荆棘、遇到一些磨难,还可能会因此迷路,常使我们茫然、惶惑,心灵有时也在接受着重重考验。而武宏生却怀着宽广的胸怀,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前进,脚步从未停歇。要知道,一个完满的人生,需要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塑造。
    人生路上心存阳光,温暖就会被时刻围绕。回望来路,武宏生多少个百折不挠的瞬间变成永恒,诠释着他情深不悔的选择。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耐心、坚守恒心,所有的困境都能烟消云散,充满光辉的未来也在向你热情招手。


    良心人品让食品飘香
    本报记者 汪琳

 

    【人物】大拇指烘焙坊总经理陆明

    【事件】从1993年白手起家到2019年发展壮大,从生产单一的面包、蛋糕到衍生出100多个品种,从增加企业收益、扩大品牌效应到开展公益活动、帮扶资助困难群体,大拇指烘焙坊在总经理陆明的诚信经营下,不仅填补了辽源高档食品的空白,还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涉足新的领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将“大拇指”品牌逐渐扩展为辽源地方特色食品品牌。
    企业创立之初,陆明就给自己定下了“打造辽源食品百年老字号”的经营目标。25年来,他始终严守“原料优质、工艺一流”的生产原则,将食品安全这把“利剑”置于头顶,严把“配料、制作、醒发、烘烤、包装”五道检验关口,在食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时代,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朝着心中的目标一点点迈进。
    陆明认为,企业做大做强,取之于民,也应还之于民。2017年,他组织员工为残疾儿童进行义演,筹集善款4万多元;2018年,他为特殊教育学校儿童捐款捐物,为他们免费订制生日蛋糕;组织成立“东辽县留守儿童协会”,为留守儿童捐资助学……他的善举善行也让“大拇指”品牌多了一层爱的光环。

    【点评】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老百姓是流动资源。真诚守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通行证”,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要想打造“百年老字号”、让老百姓成为企业品牌的“铁粉”,离不开企业对产品品质追求的矢志不渝,离不开诚信经营、不断创新的核心理念,离不开反哺社会、服务群众的真诚之心、大爱情怀。25年风雨兼程,陆明始终如一,用良好的产品品质、真诚守信的经营服务理念,收获了一批批“铁粉”。
    用陆明的话说,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信用的标准不能降低,产品质量的层层把关不能松懈,必须坚持以诚兴业、信誉至上、履约践诺,擦亮企业的诚信“名片”,靠信誉打造品牌、占领市场,赢得发展优势。
    在“网红食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话题是商品大卖的机会,但品质才是基业常青的根本。“东西再红,品质撑不起公众期待,就会被打回原形。”陆明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保持良好的口碑,获得百姓认可、认准,更需要在选材、工艺、品质、健康安全上花功夫。用流行的常用词来讲,就是食品企业要有“工匠精神”,要用匠心树品牌、立口碑,不越质量红线、不被利益诱惑蒙蔽双眼、不盲目跟风背离诚信,老老实实经营,认认真真做产品,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真正强大的企业,不仅要诚实守信,更要有博爱胸怀和责任担当。社会进步、文明共建、帮扶济困,不仅在于政府部门的决策与管理,更在于凝聚更广大的社会力量。企业积极参与、发挥作用、肩负社会责任,帮助的不仅是困难群众、区域发展,更是在无形中帮助自身增强品牌的内涵和根基。“有担当才是真情怀,有情怀才能干大事。”陆明坚信,企业只有坚持好这一点,才能孕育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点赞支持。


    土特产“飞”出小山村
    本报记者 田蓓蕾

 

    【人物】东辽县树安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许万才

    【事件】2016年的一次电子商务培训,让东辽县树安村万力养鸡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许万才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脑中——打造电商平台,让村里的土特产“飞”出小山村。很快,同年9月3日,树安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互联网“走”进了树安村。
    该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致力于把树安村及其周边村有代表性的土特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主要承接代卖、代买、技术服务、快递服务及其他便民服务业务。中心先后与东北袜业、阿里巴巴、京东、天天快递、百世汇通等20余家电商、企业和个体合作运营,主要在已注册的公众平台“最美树安人”、淘宝、京东及新浪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介进行网络销售。同时,依托省内外合作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为村里的养殖、种植合作社提供技术保障,促进产业更好发展。
    几年来,中心为村民免费代购商品总价值6万元左右;引进了3家快递公司进驻树安村,解决了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完成3600余单的快递收发;免费开展了技术培训、缴费、转账、信息发布等业务。仅2018年,中心完成交易4150笔,营业额220万元,累计营业额达460万,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随着中心的不断发展,2017年,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树安村电子商务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初,东辽县树安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成立。未来,树安村实现“互联网+农业”的路将越走越宽……

    【点评】三年前,电子商务对于树安村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产物,当大多数农民还不了解电商为何物时,许万才已经开始了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梦想之旅。三年多的时间,一个农民依托电商平台不仅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还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使村里的土特产“飞向”了全国各地,树安村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几年来,许万才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优惠政策,通过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大力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许万才正是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把握住了时机,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历程。
    然而,对于一个搞了十多年养殖技术的农民来说,要把电商做出点门道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用许万才自己的话说,角色的突然转变,让他措手不及。能做的就是不断请教、学习、考察,在摸索中前行。始终坚持自己“服务三农,真真切切为家乡做点事”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资金、技术、人才……每一个关口,都成为了成就今天的许万才的试金石。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秘诀,而许万才的成功秘诀又是什么呢?把握机遇、敢于创新、学而不厌、坚持不懈……或许还有更多……


    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足迹
    本报记者 王茵

 

    【人物】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程师刘翀

    【事件】2011年6月,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参加工作至今,做过两年技术员、当过四年高校教师。如今,担任辽源市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现场管理负责人。

    【点评】在采访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结识了这位憨厚、率真、看上去多少有些孩子气的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惊讶于他的口才之好,往往可以将施工过程中那些抽象的术语解释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交流中得知,他曾在市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建筑系一线教学工作四年,禁不住有些诧异,当老师多好,工资高、不坐班、每年还有寒暑假,干嘛要做这个没日没夜,整天泡在工地上,比店小二还辛苦的工程负责人?
    说起来,这个负责人干的活儿简直包罗万象: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征收拆迁、联系宣传单位、接待上访群众、办理各种手续,以及所有外联沟通、工程决算、施工审批等等。刘翀自己也承认,当老师的日子比现在轻闲的多。可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轻闲不是目的,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苦点儿、累点儿,都不算什么,这样的日子让他觉得充实。
    刘翀的选择,让我想起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那句话:“我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做自己想做的事,便不觉得辛苦,甚至乐在其中,这或许就是当下的刘翀。
    约刘翀采访,不但要随着他的时间走,而且要接受他时不时地“爽约”。没办法,用他的话说,自己就像是个陀螺,说不准啥时转到了哪儿。长时间加班加点、无节假日、夜间十一二点赶赴施工现场,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临近采暖期,面对多处工程与供热管线交叉施工的难题,他现场与多部门研究解决方案,探讨施工可行性,不但保障了热力管线的安全稳定,而且确保了整治工程的有序进行。
    这样的刘翀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可拥有这份正能量,往往需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常有人感叹,人生好似冥冥之中被看不见的命运之手推着走,控制不了什么,主宰不了什么。也有人质疑:若生生世世只是懵懵懂懂地来,再浑浑噩噩地、不明所以地走过一生,最终身不由己,不甘心却又百般无奈地离开,那人生的意义何在?
    意义何在?像刘翀一样,听从内心的召唤,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汲汲于眼前得失,活得平和自在,学会乐在其中,享受轻重疾徐的步调,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爱是人生走不完的路
    本报记者 张莹莹

 

    【人物】一生走在帮扶路上的老党员孙宏 

    【事件】今年60岁的孙宏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了。他在担任西安区鸿答酒店党支部书记、经理期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资助学、爱心奉献,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群众9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2008年,孙宏看到辖区环卫工人没有固定休息场所,就在酒店里建起“爱心驿站”,安排座椅,配置饮水机,给60多名工人每人买一个水杯,春夏秋冬,这里的爱心驿站总是很热闹;2013年初,孙宏为李鹏飞、高雪莹一对脑瘫青年免费举办了婚礼,还送去了电冰箱;四年前,贫困学子李星林面对山西大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求学之路举步维艰。孙宏当下决定为李星林每学期捐资2000元和学习、生活用品,这一帮就是四年。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受孙宏资助的学子金晓棋父女给他送来“爱心助学,情深似海”字样的锦旗。孙宏的办公室里有很多这样的锦旗。他说,这是他一生的志向。

    【点评】有人说,饮水思源,落叶归根。孙宏作为地地道道的辽源人、老党员,60岁仍然发挥光和热,这是难能可贵的、值得人称赞的。其实,能把一件好事做好,很简单。但能把一件又一件的好事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就很不简单。孙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老党员,孙宏为人很低调,面对群众的赞誉和口碑,孙宏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多,他还想帮助更多的人,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去帮助别人。他的这份心情是十分急切的,似乎片刻都不能等。在他帮扶过的人里,有很多人他都不记得了,但在奉献爱心的路上,他的脚步却清晰实在。
    献爱心不分年龄、地域和阶层,付出不比大小和多少。辽源这座充满大爱的城市中所涌现出的是一份积极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在辽源,有很多爱是无形的,但却是掷地有声的。这里一定要说道:讲奉献、献爱心的辽源“任桂梅爱心工作室”创始人、“五老”任桂梅;退而不休、奉献余热的73岁老党员初继仁;用爱书写人生的乡村教师陈登月;多年来一直走在“两劳”释解人员、在押服刑人员帮教路上的“五老”李淑杰;20年如一日赡养着丈夫远房的爷爷,同时用7年的时间抚养叔叔家孩子并视为己出的好人郝丽艳;数十年坚守城市保洁一线的环卫工人杨喜峰;常年奔走在给百姓送水路上的送水司机李波;脏水井下清掏的一线工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白玉晶;身残志坚创业带动就业的脑瘫男孩齐贤达;危机时刻救人性命的公交司机李炎……辽源自2014年陆续出现40余家企业、商户、银行等对环卫工人展开爱心帮助……这里述说着辽源故事,这里讲满凡人善举,这里有数不完的“孙宏”与“他们的故事”,这里传递出城市的温度。
    改革开放四十年,辽源用爱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我们呼吁有更多的辽源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有更多的“好人”在辽源做好事,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善举被感动。时光在变,他们的初心不变。


    “我要尽到一个晚辈的本分”
    本报记者 于芯

 

    【人物】11年坚守孝道的“好姑爷”王焕忠

    【事件】王焕忠十年如一日照顾患有脑血栓病症的岳父孙长海的孝行,深深打动了小区居民。“他真是个大孝子,对卧床不起的老丈人都那么孝敬!”面对群众的赞扬,王焕忠说:“我要尽到一个晚辈的本分,孝顺老人是应该的。”
    孙长海家住盛世花园一期24号楼,从患上脑血栓后,作为姑爷儿的王焕忠就把照顾老人的担子挑在了身上。2008年10月,孙长海第三次复发脑血栓被送进了抢救室。孙长海因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为护理岳父,王焕忠非常理解工作忙碌的妻子,他毅然辞掉工作,担负起照料老人的重担。在孙长海出院后的半年时间里,王焕忠每天寸步不离地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做饭、洗衣,为老人端屎、倒尿,擦身子、换衣服、换被褥,尽心尽力地为老人提供各种舒适条件。为让老人安度晚年,他还根据季节的变换为老人更换衣物,在睡前为老人洗脚、按摩身体。白天,他推着老人出去晒太阳等,晚上,他待老人睡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卧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执著用真情坚韧地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空。

    【点评】民间有句俗语为“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老体弱的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即便是亲生子女,也有厌烦抱怨者,有的甚至一走了之,可王焕忠作为女婿却做到了。他无怨无悔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患病岳父的善行,彰显出孝义的深厚内涵,成为现今孝道的典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反观我们现处的社会境况,在对物质、对生活水平,甚至对自己的所谓梦想不断追逐下,能真正做到尽孝的儿女已是寥寥。父母年长于我们数载,当我们用等待为爱、为孝心盖上保鲜袋的时候,时间不会等待,生命自有它的保鲜期。王焕忠这个“孝子”深谙此理,他用陪伴和照料让孝心保持了鲜亮光洁,显现了亲情的温馨。
    百善孝为先,孝是百善之首,正所谓“孝道一开,百善皆开”。孝道好比是善行的一把钥匙。王焕忠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从点滴小事做起,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他身体力行践行传统美德,用言行放射出孝心的光芒。王焕忠无微不至悉心照料患病“老人”的这一堂“孝心”课,让我们在春风化雨里受益匪浅。我们在为其感动、赞扬之余,更应该将这份孝道弘扬起来,传递下去,将这份孝道付诸行动,使行孝之为成为做人之本。


    只有坚持不懈一条路
    本报记者 李艳红

 

    【人物】养鹿18载的文福鹿场主人李春伟

    【事件】2000年,李春伟的岳父开办了文福鹿场。不久后,岳父病故,李春伟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鹿场的担子。2002年,李春伟进了200头鹿,开始磕磕绊绊的经营。几年间,鹿场的养殖规模发展到了400头。2004年起,梅花鹿价格一跌再跌,东丰的鹿农损失惨重。2009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鹿产品的养生价值重新得到市场的重视。时至今日,李春伟的文福鹿场已扩大到1000头的规模,鹿场年利润可达400万元。

    【点评】北京新东方有一个学生,到美国大使馆签证,签了三次以后被拒签了。老师跟他说,面对失败,你得风度翩翩,这就是成功者。结果他从第四次开始去的时候,非常有风度有礼貌,递进去,又被拒签了,这个学员非常有风度地说:谢谢先生,下次再见。第五次再去,第六次再去,直至到了第八次,美国签证官给了他一张签证,理由是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你了,你太坚韧不拔了。
    如果说成功是一朵暗藏在深山中的兰花,那么成功之路就是那崎岖泥泞的山路,坚持是不可缺少的。就像被多次拒签后仍能保持笑容的那位新东方学生一样,十八载的风雨浮沉,李春伟用坚持不懈换来了现在的成功,当然,这里面少不了东丰县数百年梅花鹿养殖的历史传承,少不了全县进行产业引导、多方支持的结果,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李春伟的选择。
    创业时雄心万丈,放弃时轻而易举。不能坚持到最后,其结果就会把成功越推越远。在经历养鹿最低谷时,全县许多鹿场清空存栏,黯然退场。在李春伟看来,这也许是一次绝佳的机遇,是为以后的成功先埋下的伏笔,只需要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付出更多的努力。四处借钱,不想放弃;背着二三百万元的欠款,更不能放弃。多年的“卧薪尝胆”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呼唤。当梅花鹿的市场价值逐渐回暖,当有人意识到可以继续养鹿挣钱重新站在起跑线上时,李春伟已经跑在了赛道上,并且遥遥领先,这就是成功者留给后来者望尘莫及的背影,差距只在“坚持不懈”。


    “文字”里的历史记忆
    本报记者 于蕾

 

    【人物】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德林

    【事件】2018年,王德林撰写的散文《一座矿脉的重量》,先后荣获首届“昭明文学奖”优秀奖和第二十七届“东丽杯”孙犁散文奖一等奖两项全国性文学大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和实践,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专著十五部,荣获全国乌金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奖、中国散文学会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奖、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奖项五十余次,他以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全市会员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树立了榜样。目前,由王德林创作的以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炭矿的苦难和抗争为背景的非虚构长篇散文集已接近杀青,有部分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

    【点评】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过重要指示“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挖掘和探寻东北沦陷的轨迹,解析辽源苦难过往的历史因由,是王德林创作长篇历史非虚构散文的初衷和价值所在。“小地方的大历史,小人物的大命运”在王德林的字里行间得到彰显。一块煤可以化作一缕轻烟,一座城市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改变容颜。辽源因煤立市,曾经的“煤城”早已褪色,但那场殖民劫难却不应像煤那样燃烧殆尽。王德林要为这座城市留下“煤城往事”的忠实记录,为辽源的苦难史张目,为那段在辽源编年史中不堪回首的历史留下呈堂证供。时光能湮没一切,唯有文字能打捞起沉入水下的记忆。王德林要做一个冷静的历史叙述者,穿梭在纷繁复杂的史料和田野调查之间,让这座城市曾经的苦难与蒙羞有次显影的机缘。真实的历史永远比虚构的文学对人生的启示更有力量,用沉重的文字敲响历史的警钟,用凝练的文字延缓良知的流失,用锋利的文字剖析当下人们活色生香表象下的软肋,刺痛日渐麻木的暗疾,记住曾经的伤痛,知耻而后勇。王德林用文学的笔法挖掘和重现辽源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用作家的良知和使命去追寻那段无法忘怀的历史记忆。


    让美术事业大放异彩
    本报记者 付晓娇

 

    【人物】为家乡美术事业做贡献的钱文

    【事件】在长春机场航站楼辽源贵宾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多娇鹿苑》的壁画,这幅壁画共两幅,每幅画上有九只鹿,共十八只鹿,因为九和十八寓意上都是吉祥数字。其中一幅图画的内容是春夏、辽河源头、辽河、绿柳;另一幅则是秋冬、魁星楼、辽河、松柏,通过两幅作品,将鹿和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刻画歌颂了和谐、美丽、富饶的家乡辽源,寓意是在党的领导下,辽源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是钱文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点评】有人问,马云的钱已经富可敌国了,几辈子都花不完;他的名声也是响彻国内外,风头够劲;做公益慈善也是刷新了中国慈善记录。可是为什么他还要那么辛苦?那么拼命?因为他的价值观不同于普通人。马云做淘宝,是想用淘宝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他做支付宝是想用支付宝改变金融领域的服务体系……他认为这才是他的乐趣和使命所在,所以每天的工作和应酬让他并不觉得累,亦或是那份使命感告诉他再累也值,也要去做。其实,像马云这样为了体现价值观而去工作的人有很多,就像钱文,依他的年龄来说,在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做一个稳稳当当的教授挺好,也许这是有些人做梦都求不得的事情,可是,钱文偏偏不甘于此。为了他的美术事业,他赴欧洲五国考察学习,参加过国内各大有影响力的美术作品展。别的成果不说,在2017年他带领辽源美术工作者120多人到辽源矿务局开展《纪念周思聪先生来辽源深入生活37周年》写生笔会活动;去年在辽源美术界捐赠70多件书画作品爱心送给辽源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去年,在福寿宫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多娇鹿乡》东丰十人油画辽源展等,这些在我市都具有不凡的影响力 。他做这些不是为了名,更不是为了利。
    人活着,不能只为了金钱和地位,更要为了心中的那份执著和信念,这样才能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如今,钱文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继续奋斗在美术事业上,为辽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美丽与优雅中慢慢变老
    本报记者 陈博琳

 

    【人物】梅林旗袍艺术团团长沈秋梅

    【事件】一缕水墨,绘就千年名画,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置身于芳菲的流年里,身着旗袍的女子永远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今年52岁的沈秋梅也是爱旗袍的女子之一,就是这样一位爱美的退休女性,凭借着热爱,把身边对传统文化和旗袍文化有关注的各界优秀女性组织起来,她们穿上美丽的旗袍,举手投足间展现着东方美。 

    【点评】身为“90后”的我,现在已经经常听到周围的女生朋友谈起“初老”这个令人恐怖话题,的确,不得不承认的是,出门的时候,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叫你阿姨了。很害怕面对变老这件事,想到脸上的皱纹和臃肿的身材就惴惴不安,因为老了以后,就会长皱纹,穿衣服就不讲究,应该也没精力梳妆打扮了,所以我觉得,老去容易,优雅很难。
    有人说,优雅是要有气质的,要有岁月的沉淀,要有那份风淡云清的心态,这样,面对不再年轻的自己时,才能从容。就像梅林旗袍艺术团的阿姨们一样,虽然她们的平均年龄已经53岁了,但你在她们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岁月留下的印记,她们阳光,她们知性,她们身着一件件古典旗袍淡然地停驻在这快节奏的今天,在那光彩陆离的舞台灯光簇拥下不但没有突兀反而有一种全新的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梅林旗袍艺术团,沈秋梅以旗袍为载体,带领姐妹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项目,让更多的女性学习礼仪,修炼优雅,不仅让她们提升了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同时也让她们的心态得到了升华。她们坚信,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会拼命地去拉扯青春的尾巴,而是选择从容地做一个优雅而快乐的人。
    时光依旧优雅地在岁月里行走,微笑着迎接着世界的变化万千。犹记得昨天的青涩模样,怎么,时光要把它带走了吗?别怕,你的心尚还年轻。所以,我们要学习梅林旗袍艺术团的这些阿姨们一样,把日子过得自由、随心,愿若干年后,你我等到儿孙绕膝时依旧是个有趣的灵魂!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张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