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真言 谋良策 出实招 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

建真言 谋良策 出实招 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点子”活动成果论坛“优秀金点子”获奖代表发言摘要

 

    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市协商民主建设,广泛收集民情、汇聚民智、反映民意,2017年,市政协开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点子”活动,反响强烈,效果显著。2018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市政协第二次开展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点子”活动。整个活动共征集“金点子”95个,经过初评、中评、总评,最后评定:郭静波、梁德才、王中武等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户养牛增收实现秸秆禁烧的建议》等10个意见建议为“优秀金点子”;王军《关于加大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等30个意见建议为“金点子”。这些金点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我市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重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为了鼓励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责任意识,也为了号召全体委员和广大市民向受表彰的建言者学习,1月16日,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举办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点子”活动成果论坛,会上6位“优秀金点子”获奖代表发言。本报刊发6位“优秀金点子”获奖代表的发言摘要,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学习他们心系辽源、热爱家乡、心怀使命、奉献担当的精神,在新的伟大时代,更加关注辽源、热爱辽源,为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招才引智 助力家乡发展
深圳域外人才、深圳宏寰集团高管 徐延军

 

徐延军

 

    今天,我很荣幸地代表我们辽源籍域外游子,回乡参加政协会议。本人有幸参加了家乡领导到深圳看望辽源籍域外人才的座谈会,在会上我们域外人才跟家乡领导们进行了坦诚、愉快的交流,也让我对家乡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新的认识,更感受到了家乡领导求贤若渴的殷殷情怀。而辽源籍域外人才如何为家乡发展提供助力,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对于辽源如何招才引智,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强化域内外人才工作的组织管理,从政策制定到规划策略,一定要行之有效,保证落实到位。许多好办法要想有效或能够落地,政策和计划的可行性要恰当。我觉得如果能成立一个吸收各方人员参加的“策划顾问常设机构”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引才要从用才开始,要完善各项制度为域内外人才搭建好施展才能的舞台。要找到用才的契合点,这跟人才所从事的产业相关联。梧桐树和凤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层面是否做得科学、适当,这是系统性工程,是我们要考虑的。
    要打造用才的长效机制。机制、政策是保证一项事业持续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相信辽源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系统人员有能力、有智慧做好这项事业。必要时,可以行使地方人大立法权,对人才引用和激励机制加以保障,以免该项工作停滞或削弱。加强服务软实力的配套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让域外人才回乡开展工作少受些阻碍。
    政府和企业不能只片面谈宏达胸襟,远大理想,更要谈物质基础,谈利益分配。因此,如何对域外人才、本地政府公务人员、域内企业实施恰当合理的奖励或处罚措施是必要的。我本人非常希望,今天的汇报和分享,能开启一个域外人才助力家乡发展的良好开端。


发展农户养牛增收 实现秸秆禁烧
东丰县政协副主席、民宗局局长 王中武
东丰县政协主席 郭静波
东丰县政协副主席 梁德才
东丰县畜牧管理局副局长 孙立岩

 

王中武

 

    去年以来,东丰县政协深度参与了县里的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包保帮扶和基层调研我们感到,发展农户养牛是实现增收和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双赢途径。脱贫和禁烧秸秆这两项看似无关的工作,契合点就是大力发展农户养牛。农户养牛既可以促使农民脱贫增收,又可为农作物秸秆找到消耗出口,可谓一举两得,实现双赢。
    通过对养牛产业基础及相关政策调研,可以明确东丰县及我市发展养牛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过集思广益、总结提炼,最终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政策保障。建议政府设立农户养牛专项基金,用于直接奖励将秸秆用作养牛饲料的养牛户,支持养牛产业发展。金融助力产业发展,借助当前政策,争取设立农户养牛小额金融贷款,也可以从政府养牛专项基金中出资进行政府贴息。实行保险援助,可大大提升养牛信心,抗御意外风险。
    创造宜业氛围。过去许多地方都发生过牛贩子毒牛低价收购死牛的情况,现在正值扫黑除恶,正应该严厉打击毒牛、牛霸违法犯罪活动。借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打击毒牛、市场牛霸违法犯罪活动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综合治理毒鼠强等禁用药物净化市场专项活动,创造养牛宜业氛围。
    创新生产,合作共赢。除了传统养牛方式,应积极探索创新生产组织,创办养牛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生产经营等互助合作,既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又能解决牛粪、垃圾污染问题。
    倡导生态养殖。环境问题与农民生活关联极大,想要实现生态养殖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鼓励散居农户大力发展养牛的同时,水源地保护区也要严格管控;用好国家补助政策,可以联户共建储粪池。借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卫生标准。
    强化技术措施。安装监控设施,发挥技监效用;实施药物售卖登记制度;加强技术培训,优化服务效果;做好防疫工作,做到疫情发生后能最大限度地实施医疗救治。


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保护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像力
东辽县白泉镇第一中心小学校校长 黄跃东

 

黄跃东

 

    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很忙碌,他们每天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生活,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也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就无法保护和激发。如何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添加创新教育元素,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幼儿教育机构和基础教育机构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综合实践教育列入教育教学总体计划,确保开足开全课程、课时。同时要配备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使之真正的利用有效时间,做有效工作。
    将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尽情去显现,去发挥。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给孩子以鼓励,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有充足的睡眠,让他们去接近自然和世界。
    学校的社团组织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组建科学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突破,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有益补充。同时,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
    各级教育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物质帮助,要有工作室和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舍得投入,为创新活动提供各种保障;建立奖励机制,表彰宣传在创新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和学生,同时给予政策性倾斜,激发师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在国家层面上也应做好顶层设计,有政策性引导与倾斜。


充分利用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辽源市文物管理所所长 单秉林

 

单秉林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挖掘、保护、利用我市历史文化遗产,把文化的“看点、说点”创造性转化为旅游的“热点、卖点”,将是文化与旅游能否创新性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所在。我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众多,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考虑到现实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主要为几个方面:古夫余时期相关文化遗迹以及“夫余后期王城”的历史定位;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华遗存(罪证)以及中共组织的地下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辽源作为东北解放“三大根据地”之一(陈云评价)的红色辉煌;辽源煤矿百余年发展形成的由不同历史时期构成的完整工业遗产;辽源各级各类博物馆所保存和展陈的古代文物及近现代民间民俗藏品。要以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现有以下几点建议:
    将文物工作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设立市文物局,市文物局隶属市文广新局,具体负责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363处田野文物遗址、10处革命文物、10处煤矿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行政职能。
    谋划编制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整体规划。研究编制《辽源市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规划》,将我市具有价值的文博场馆、田野遗址等文化遗产进行有远见的整体的保护、开发。
    加速推进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开发利用。龙首山古城已经被批准为吉林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相关的保护规划、保护方案已经基本设计完成。我们应谋划改建“夫余文化主题展馆”,复原考古发掘现场,形成我市完整的夫余文化历史脉络,在东北抢占夫余文化“祖地”和“摇篮”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打造我市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初步思路是“打造一个中心、规划两条线路、建设三个基地:干部培训教育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培训精品线路,从文化资源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煤城记忆、红色辽源两条旅游线路,力争纳入全省旅游规划和东北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打造三个高质量的现场教学基地,即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辽源矿工墓陈列馆、中共东北局辽宁二地委旧址。


我市旧工业厂房及设施改造再利用
民革辽源市委会办公室主任 高迪
市人大专职秘书长、民革辽源市委副主委 侯洋海

 

高 迪

 

    随着煤炭枯竭和产业升级,我市大量的旧工业厂房及设施开始空置,对此我们建议进行旧厂房及设施改造再利用。
    旧厂房及设施改造再利用的意义重大:节约资源。旧厂房及设施改造是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很好地缓解我市经济建设发展用地需求。减少污染。在传统的厂房拆除重建过程中会对城市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延续城市文脉。合理改造利用旧工业厂房及设施,既是在保护历史的文化积淀,也是在为未来艺术文化发展做贡献。现对我市旧厂房及设施改造再利用的措施做出如下建议: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也为我市旧工业厂房及设施改造再利用指明了方向。申请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我市矿务局有很多废弃的工业厂房和设施,工业特色鲜明,在辽源历史和煤炭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具备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政策,积极向省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申请国家工业遗产认定,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旧工业厂房和设施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特色产业。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整合改造旧工业厂房及设施。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走出一条集约、绿色、低碳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旧厂房敞开的、通高的大空间比较适宜做大型展览,建设成工业博物馆。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推进我市文化艺术产业和工业旅游,助力辽源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
    建设LOFT公寓或举办养老机构。LOFT公寓因为其风格更能彰显青年人的独特追求,或将获得年轻人青睐。还可以将我市闲置的厂房及办公用房整合改造为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设施,增加我市养老服务供给。


增设高校“智慧产业+需求”相关专业
辽源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罗宏大

 

罗宏大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来临以及“数字吉林”建设在我省的深入推进,我市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在传统学科专业以外,不断升级新专业,努力打造?“互联网+创客”“互联网+网络营销大师”“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新型专业,着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截至目前,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已有近8000名师生入驻园区,开设了16大类68个专业。虽然学科门类打破了以往特指性培养的教学模式,但对市场需求的人才空间还未得到精准把控。比如说,目前高端民用无人机专业化、职业化飞行操控人员就出现了巨大的市场缺口,一大批优质的农业产业项目和企业在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急需无人机植保、封闭式养殖等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瓶颈问题。根据以上情况,现提出以下建议:
    我市高校应本着“办学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的原则,在传统学科专业以外增开特色专业,针对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链,“量身定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由我市教育等相关部门出台鼓励政策与工作机制,并对两至三个新兴学科专业建设进行重点扶持,鼓励订单培训、定向输送。激励社会各界增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现有机构引导企业改变“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传统模式。根据“订单”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在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同时,增加企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降低成本。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向职业教育、向企业延伸。集团成员将在学分互认、学生就业、企业用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与探索,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祝琪尧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魏利军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