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的辽源答卷

    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资源性衰退是东北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实施转型则是东北振兴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一道难题。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从承题、破题到突围、求变,我市用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递交了一份——

 

赶考路上的辽源答卷
本报记者 王茵

 

    辽源,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煤矿开采拥有百年历史,煤炭产量曾经占全国二十九分之一。辽源矿业集团当年是辽源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型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煤矿开采接近尾声,资源日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与此同时,单一型产业结构难以提供经济持续发展动力;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先企后市”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功能先天不足等诸多问题日趋显现。
    2005年,辽源被列为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抓住试点机遇,立足辽源实际,围绕产业再造、环境修复、民生改善、政务提升,辽源破立并举,先行先试,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举措,十年转型,殚精竭虑,上下求索。
    隆冬时节,数九寒天,在辽源经济开发区,美国TTI、香港中聚新能源、大连美罗国际、长春欧亚、IBM云计算中心,一家家赫赫有名的企业在淡漠的外表下,潜藏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12月,经过多年打造,如今已成为全市产业集聚的洼地、经济发展的高地,一条财富大道两侧更是汇聚了亚泰三川、欧亚购物中心、中聚新能源、鸿图锂电隔膜、富奥泵业、麦达斯铝业、百康药业、利源精制、博大药业、麦达斯轻合金、宁波均胜11家各类上市公司及兼并重组企业。
    在财富大路中段的一幢高层建筑内,织机轰鸣,纱线跳跃。当班班长时宏光告诉记者,这里是东北袜业园区的阿迪大厦,专门为世界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加工生产棉袜,除了阿迪外,公司还为彪马、耐克、BOSS商务袜进行加工,并设有出口品牌加工区。
    据园区副总经理李秀芬介绍,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于2005年8月30日在开发区正式破土动工,园区成立之初只有5栋楼、27户企业,主营项目是棉袜生产加工,而截至目前,园区建设面积已达13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210户,主营业务包括袜业园区开发、运营、产业链综合配套服务及生产、研发、检测、培训、交易、物流等。
    坐落于东辽县安恕镇的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从一枚小鸡蛋起步,到2015年已发展成为集饲料加工、蛋鸡养殖、蛋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蛋鸡养殖达到500万只,是全国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年供应鸡蛋2万吨,日产鲜蛋1000万枚,年加工鲜蛋15万吨,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几年的发展,金翼蛋品的这枚小鸡蛋,从蛋皮到蛋白、再到蛋黄,不但完成了七十二变,而且还从吉林辽源滚到了世界各地,滚入了康师傅的怀抱,滚进了肯德基的门槛,滚上了高铁、飞机的餐盒里。
    在传统产业突围转身、农产品深加工业羽翼渐丰的同时,辽源的新材料产业也异军突起。2016年1月,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审核,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在市发改委主任李东阳看来,辽源的产业再造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初创期。从2002年到2007年,突出经济转型这一主线,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重点培育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纺织袜业为核心的六大接续替代产业。二是成长期。从2008年到2015年,进一步精细化发展定位,着力打造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个主导和高精铝、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创新期。2016年以来,辽源坚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着力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施优势产业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开启了创新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纺织袜业、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产业园区,推动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走园区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我市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夯实转型平台基础,繁荣发展民营经济,“背起‘行囊’负重‘突围’,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李东阳说。
    百余年煤矿开采,我们计算得出辽源为国家输送了多少煤炭资源,却无法估量生态环境付出了多大代价。
    据市住建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因地下开采造成辽源市西安区城区内塌陷面积18.95平方公里,受损住宅面积70多万平方米,涉及户数19000多户,部分学校、医院及道路、桥涵受损,所有这些都已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一些企业甚至由于地质沉陷被迫关闭停产。
    4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塌陷区占到三分之一还要多,这块疤痕怎样修复?这道伤痛如何抚平?
    2010年,辽源市开始对矿山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
    2010年和2013年,经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辽源在矿山沉陷区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全国唯一一座在城市区域内的矿山湿地公园。
    该公园规划面积17.65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近3平方公里,旨在有效利用沉陷区的土地,利用矿区、湿地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启动建设集矿业遗产、湿地生态、森林保护以及旅游体验观光、文化休闲娱乐、科学普及教育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人文生态公园。
    辽源市矿山湿地公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9月22日,辽源市矿山公园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标志性工程——辽源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项目正式开工。2013年,辽源国家矿山湿地公园开工建设。
    据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项目所辖矿山博物馆工程、公园一期主入口景观工程、凤鸣湖及鹿鸣湖国家湿地保护工程、湿地公园土壤修复工程、植被栽种工程等子项目,绿化面积130公顷,植树13万株。
    冬季无疑是湿地公园最为萧瑟的时节,没有鲜花盛开,缺少绿树陪衬,更无应景的鸟儿欢歌、鱼儿雀跃。可在冰雪覆盖的鹿鸣湖畔,仍可看到陆续完成的仿生回廊建设和人工植被栽植,凤鸣湖的莲池、木栈道更是枕河跨水,显示着设计者的用心良苦。
    在随行的市湿地办公室主任眼里,经过近六年的持续努力,如今公园内治理后的区域,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落叶缤纷,冬天银装素裹,随处可见五彩斑斓的野鸭、野鸡,天空中有了久违的鸟儿,昔日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如今已生机盎然。
    在已竣工投入使用的矿山博物馆,讲解员说,馆内共搜集整理文物图片1492幅,编辑文字近5万字,通过对矿山影像资料、历史文献和相关文物的收集展示,直观再现了辽源矿山发展的重要历程和历史事件,反映了大时代的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变化。据了解,博物馆运行已近三年,正在成为辽源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
    为彻底改善人居环境,2012年,辽源市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城、园林城、生态城,国家级文明城、环保模范城“五城联创”,截至2013年底,已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生态城”称号。
    在修复生态环境这条道路上,辽源历届党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经过十几年的不间断努力,昔日尘满面、鬓生霜的老矿区如今早已发生明显改变,一个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正缓步走来。
    棚户区改造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举措,也是最大的民生需求。
    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大力度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受损农房治理,自2003年起,辽源陆续对塌陷区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住宅、医院、学校进行搬迁。2006年开始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针对市本级煤矿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陆续进行改造。
    据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原因,辽源当年几乎是吉林省内棚户区占比最多的城市,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居民10.6万户,29.7万人,占城市人口63%。
    该负责人表示,为改善这部分人的居住条件,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的政策机遇,以振兴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为导向,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推进实施。
    2004年,辽源首个治塌工程回迁小区——仙城小区建成,1万余户居民喜迁新居。截至2011年,先后完成煤城新村、四合、兴合等五个治塌工程回迁小区建设,建成住宅面积9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6000户。
    2012年6月15日,辽源工矿棚户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块儿,西安区富国、先锋工矿棚户区改造地块儿举行奠基仪式,2014陆续回迁,住了大半辈子对面屋、对面炕的矿区居民彻底告别了简陋、困窘的矿工房。
    2015年1月,辽源市龙山区幸福家园小区972户居民陆续回迁,这些回迁户包括西安区垃圾填埋场、矿工墓以及部分水毁房和塌陷区四个地段。老矿工祝德明从原来的矿工墓附近搬到了小区12号楼604室,告别了不足20平方米、冬天四面透风夏天房顶漏雨的坯瓦房,老祝美得喜不自禁:“和老房子比起来,这儿简直就是天堂了。还装修啥,啥都不用装,地热、大白都现成的,铺了点儿地板革,我就搬进来住了。”
    作为一座正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在资金紧张、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辽源千方百计确保了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将这一民生工程真真正正落到了实处,不但满足了百姓需求,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2011年7月7日、2012年8月31日,央视《新联联播》先后两次对辽源保障房建设进行专题报道。
    2012年10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记者与省住建厅和省电视台相关人员组成采访组专程来到我市,先后深入阳光新城、东艺春城、隆府家园、我的家园等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及居民回迁小区,详细了解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具体措施、做法以及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2012年10月31日,央视《焦点访谈》再次用事实说话,用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保障房建设为辽源百姓带来的实惠。
    据棚改办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末,辽源围绕棚户区改造申报实施65个项目,累计完成拆迁9.94万户,拆除棚户区房屋457.4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和购买保障性安居工程10.81万套,727.9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42亿元。
    用焦点访谈中专家的话说,辽源创造了“资源欠发达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样本”。
    转型,转的是产业、转的是环境、转的是民生,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良好的政务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对此,辽源的做法依旧可圈可点。
    2016年,在全省“放管服”改革满意度测评中,辽源市在全省九个市州中排名第一。2017年,在国务院推进国家政策落实第四次大督查中,我市营商环境等三项综合指标在全国18个省被抽检单位中排名第二,获得“省对市县正向激励转移支付”定向奖励资金500万元以上。
    据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组长杜立智介绍,辽源在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工作中,着力推动“一次办”“一门办”“一网办”“马上办”“就近办”,让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事项过程中充分体验快速、高效、便捷、通畅,让政府真正成为百姓的政府,人民的政府。
    2016年12月,辽源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多条非紧急热线资源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打造了优质高效的“一号通”平台,全天候受理市民诉求,有效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各种“燃眉之急”。并与110公安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全面启动12345进社区工作,开通法律咨询、“一号挪车”“求医问药”等公共服务事项。
    2017年,辽源市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在涉及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是针对过去群众和企业办理投资项目审批、企业开办耗时长、环节多,以及不动产登记交易、公积金、社保、医保、就业多次跑、排长队等“痛点”“难点”问题,组织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将不动产登记交易涉及的业务整合到不动产登记分厅,把过去需要跑7个地点、多个窗口变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开设18个综合窗口,平行受理业务,通过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只跑一次”,过去最长3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审批事项,现在多数可以实现即时办理,最短15分钟即可出证。
    2018年,辽源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将市发改委、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等15家审批涉事单位整合到综合窗口,在各县区、经济开发区设立了代办中心,制定了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操作规程,依托全省企业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推行“联合会商”“多规选址”“多评合一”“联合图审”“容缺受理”“全程代办”等高效审批工作机制,并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采取“政府定标准、企业做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减少了企业刚性交易成本,打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使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十年风云眼前过,转型岁月一纸间。      
    十年间,辽源化危为机、奋力探索,实施产业“再造”、修复生态“痼疾”、打造“高效政府”、化解社会“包袱”、提升民生福祉,所有这些绝非一纸可书。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转型重任在肩,未来任重道远,辽源仍在努力、孜孜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