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求发展 改革助腾飞

转型求发展 改革助腾飞
——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回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2008年,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3.94亿元,有效推动了我市的转型发展。近两年,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批东北新一轮振兴的政策性文件“中发7号文”“国发62号文”“吉政发41号文”等,极大地鼓舞了我市创新转型的士气,也再次为我市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煤兴城,枯竭转型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因煤而兴,我市煤田自1911年开采至今亦有百余年历史,纵观我市经济发展既受益于煤,也一度受制于煤。“一五”时期,“西安竖井”是全国156个重大项目之一,煤炭产量当时占到全国的1/29,被国家选定为抗美援朝和一汽、鞍钢建设的煤炭专供基地。据统计,1947年至今,我市煤矿累计生产原煤3.12亿吨,上缴税收58.5亿元。长期以来,我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我国、吉林省推进工业化进程作出了竭尽所能的贡献。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市煤炭资源日渐枯竭,再加上产业结构未作及时调整,一业独大的工业经济失去“先天优势”,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结构失衡、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困难。这一时期我市出现了大量企业关停、工人下岗,在岗职工工资长期拖欠等现象。基础设施老旧,城市功能退化,市容环境破败。东辽河污染严重,占城市建成区43%的采煤沉陷区无力治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曾发生过大量矿区企业退休职工占据铁路拦截火车的惊险场面。这当中除了受资源开采的客观规律影响作用之外,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上的原因。


    抢抓机遇,积极整改

    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我市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经过十余年的转型发展,并且在国家和吉林省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下,我市转型发展先后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02年到2007年,主要是突出经济转型、致力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阶段。确立了以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为工作主线,提出重点培育成长性较强的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和纺织袜业等六大接续替代产业。
    第二个阶段,从2008年到2015年,主要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全面协同发展阶段。转型的侧重点开始由单一的经济转型向推进城市、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转型过渡。产业发展重点由原有的“六大接续替代产业”调整为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和高精铝、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五个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模式。
    第三个阶段,始于2016年,主要是突出创新转型、致力于培育和发展新动能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纺织袜业、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产业园区,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实行园区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在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完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创新举措、持续发力,在振兴中抢占发展先机。
    目前,我市接续替代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正处在基本转型向成功转型快速迈进阶段。


    产业多元化,转型助发展

    转型伊始,辽源市委、市政府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核心之举,尤其是把产业多元化发展放在首位。几任书记、市长坚持换届不“变焦”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以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提效益、增后劲为核心,把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多元化作为发展目标。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针对辽源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坚持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稳增长,严把项目准入关,以项目的精准来保证投资的合理有效性。
    近五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81个,主要集中在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社会事业和重大生态环保等领域。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一大批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吸纳就业、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支持。每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都达到60%以上,年均滚动实施150个左右工业技改项目,滚动实施了利源精制轨道车体材料深加工、麦达斯轻合金板带箔材、元隆达冲压件生产线等工业重点项目,目前投达产项目贡献工业产值增量达到75%以上,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建设精品农业市和畜牧业强市为主攻方向,坚持走集约、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有机杂粮、优质水稻、果蔬花卉、食用菌和中药材等附加值较高的特色产业。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和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推进农产品和畜牧业精深加工提档升级,蛋鸡、肉羊、梅花鹿等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德东辽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金翼蛋品公司蛋鸡养殖规模保持国内最大,鲜蛋加工能力世界第一,是国内首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我们抢抓“中国制造2025”、工业转型升级行动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契机,在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做文章,率先实现了东北袜业、鸿图锂电、利源精制等一批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速钢铁、煤炭、水泥、建筑机械、矿山装备等传统行业转产新产品,将鑫锐工矿、煤矿机械等一批原生产工矿机械配件、建筑塔机的企业向城市智能化立体停车设备、汽车零部件、智能夹具和机器人零部件等方向转产,并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市的“两大主导”和“五个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0%,可以说,接续替代产业已撑起了半壁江山。另外,我们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了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4%,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90%,民营企业户数达到8699户。我市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4部委评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
    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产业提升的加速器,完善发展规划,推进企业退城进区,优选大项目、大企业进入园区,提高投资强度,推进优势企业集群发展。按照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园区化要求,辽源市重点建设八大工业园区,即在辽源经济开发区打造高精铝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纺织袜业、生物制药和电子产业园;在东西孟工业区和北部工业园区打造碳纤维制品、绿色食品、高档家私产业园;在寿山工业区打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产业园;在渭津工业区打造建筑机械、建筑材料产业园;在东辽工业集中区打造矿山装备、大型锻造产业园;在东丰经济开发区打造梅花鹿产业园;在白云工业区打造冶金铸造产业园。
    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先提质、再提速,致力于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我们构建并逐步完善了服务业攻坚政策支撑体系,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三年滚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艺、冰雪旅游、连锁经营、网上金融等服务业新业态,推进龙山科技智慧园、龙山汽贸园、东辽同城医药物流、东北袜业园、中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大辽源袜业、安恕中国蛋都、那丹伯北方畜牧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力度,对现有产业集聚区嵌入文化旅游、宜居等新业态。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我们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着力培育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和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突出抓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普及和推广科研成果,强化与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三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科研领军作用,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重点企业技术难题开展攻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企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华纺静电和誉隆亚东两项发明专利在第22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获发明创业金奖,东北袜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4年,辽源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由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立足本地、瞄准产业、精细谋划,开展务实精准招商活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充分利用“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辽源国际袜业交易会”“浙商吉林行”等各类平台载体,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吉林商会企业到辽源考察,成立了北京吉商辽源商会。招商引资的触角延伸到北美、欧盟、东南亚、东北亚等国家,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经济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有IBM东北云计算中心、德国嘉利达、宁波均胜、大连美罗、浙江莎普爱思、重庆三圣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辽源。同时按照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加强与浙江省绍兴市定向对口合作,建立健全两市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方案,目前两地政府已签订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两地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正在有序推进。


    及时总结经验,稳步推进转型

    资源枯竭城市的情况千差万别,转型发展方式也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用。回顾十多年来我市转型发展的历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不能自然生成、自发实现,必须依靠政策牵动、行政推动、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来支撑和保障。仅靠国家的帮助和扶持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我们资源枯竭城市本身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并以前瞻性、国际化的思维视野去探索创新和一以贯之地不懈努力。
    观念转型是关键。资源型城市打着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资源枯竭是我们面临的直接问题,但更大问题是观念、体制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辽源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在观念转型上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制定出台《关于解放思想加快推进辽源经济转型的意见》等务实举措,让全市上下在实践中形成转型发展的浓厚氛围。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地不断转变和提高,是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
    规划引领是前提。科学规划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编制了《吉林省辽源市仙人河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吉林省辽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吉林省辽源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吉林省辽源市西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辽源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国务院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落实意见》《吉林省辽源市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确保转型工作目标方向明确,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推动项目建设是载体。转型发展的成果在很大层面上要得益于项目建设。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结构调整、存量盘活和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同时注重提高项目建设的集中度,使项目建设成为推进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点。我市东北袜业园作为纺织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有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达产达效,成为了辽源项目建设的领跑者。
    建立多元产业支撑是核心。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行稳致远的根基,要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以特色化、集群化、规模化为目标。一方面,产业发展要瞄准高端化,通过孵化培育、聚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快引导和改造传统产业,大力鼓励、支持其他非矿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创新驱动是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就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推进转型过程中,我们先后与一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了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中心。我市以动力电池、锂电隔膜、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制造为主,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代表性企业鸿图锂电就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是国内最早生产一次性电池隔膜的企业,填补了锂电池湿法隔膜的空白。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保障。优质的营商环境、“亲”“清”的政商关系是企业成长的土壤,是吸引企业集聚的平台,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力和生产力。全力为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排忧解难,提高他们在辽的获得感和归属感,鼓励各级干部坦荡真诚地同企业家接触交往、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真情的感召下赢取企业的信任。


    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攻坚克难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老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逐步化解的同时,也会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瓶颈。辽源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市在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首位,但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终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趋同和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全市耕地85%以上仍然种植籽粒玉米,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能力有待提高;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加工型居多,占比达到80%以上。企业自主研发、技术系统集成、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较弱,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为6.4%;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零售、房地产、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现代物流、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服务业新业态发展尚不完备。
    地方政府可用财力不足。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纳税大户和产业项目,再加之“营改增”、减税降负、办公用房停止出租等政策性减收影响,辽源的财政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而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生态环境治理,保民生、保运转等支出却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由于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比较超前,当时各级补助资金较少、初期负债经营等因素,地方政府形成了较大的债务包袱。
    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制约转型发展。我市融资平台规模普遍偏小,担保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中小企业授信额度低,直接造成企业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企业建设。另外,受宏观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为防控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在放贷方面更加审慎,存在抽贷断贷现象。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导致企业想要发展,只能通过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渠道进行融资。另外,部分企业在创业初期实行“短贷长投”,连年不断的高财务成本,导致企业面临“两难”的尴尬困境。
    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我市煤矿由于长期开采和超常开采,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目前,我市的采煤沉陷区达18.9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43%,而且再次开发利用的价值小,不宜人居。尽管近几年我们也积极开展土地恢复治理工程,建设了在城市区域内的矿山湿地公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缺少资金等问题,矿区土地复垦率仍然较低。同时,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努力寻求突破,探索转型新思路

    寻求国家政策倾斜。城市转型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资金在“退坡式”减少至退出,我市接续替代产业的体系尚不完备、基础远未巩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财政收入矛盾异常突出,政府性债务负担十分沉重。全市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亟待国家延长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期限并提高资金额度。
    申请政府债务减免。我市可用财力一直极其有限,是典型的“吃饭”财政,保基本运转还有一定缺口,发展建设主要依靠融资和上级支持,且目前还有近一万户居民的棚改任务尚未完成。目前,我市政府债务集中到期,进入还款付息高峰期,再加上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政府面临资金压力空前,财政风险日趋突显。
    争取进入国家试点范围。我市的采沉区面积大、再次开发利用价值较小且不宜人居,进入国家新增试点将能够加快推进采沉区在避险搬迁、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共享发展。
    开发梅花鹿产业。目前,我市梅花鹿饲养量超过23万头,发展梅花鹿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希望国家出台扶持梅花鹿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梅花鹿独特的品种价值,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向高品质发展,提高地方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版稿件由市发改委 提供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整理
    本版策划 咸凯慧